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被打殘了!北京軟肋露出森森白骨

—北京下令中企多用國產晶片 分析:政令難敵現實

作者:

示意圖。2022年9月16日,台灣新竹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展出的矽晶片。(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在迅速升溫的美中貿易戰中,中國企業仍然高度依賴美國高階晶片的軟肋立即暴露出來,迫使北京當局悄然取消了中國企業進口美國晶片的關稅壁壘。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已下令中國汽車製造商,至少確保生產中使用的晶片四分之一是國產貨,但業內人士坦言做不到,現實狀況讓北京的意圖難以實現。

《華爾街日報》5月2日報導,隨着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尤其在高階晶片方面的薄弱之處凸顯出來。北京當局急切地希望中國企業擺脫對美國高階晶片的依賴,但顯然僅靠官方的行政命令,無法扭轉無情的現實。

報導稱,有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當局已經向中國汽車製造商下發通知,要求這些企業「確保今年生產所用的晶片至少有四分之一是國產」。但業內人士表示,這個目標很難實現,因為截至2024年年底,中國的汽車製造企業所使用的國產晶片比例僅約15%。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的分析指出,車用晶片設計通常需要1年半到2年時間。考慮到更嚴格的安全要求,車用晶片還需要額外2到3年的時間進行測試和驗證。況且大型的全球半導體公司都傾向於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而中國汽車製造商人也不願轉向未經市場檢驗的本土晶片製造商,畢竟這些廠商只能提供1種或少數幾種產品。

報導直言,儘管中國晶片製造商經常打出「國產」和「使用中國芯」之類的口號,但現實是,部分對汽車和其他工業品至關重要的晶片,中國企業仍然高度依賴於從美國進口。

過去10年,儘管北京當局一再要求中國企業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但中國的晶片進口金額卻持續成長。中國海關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已達到4120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0%。

今年4月底,在中國汽車製造商遊說之後,中共當局悄悄下令對從美國進口的超過90%的晶片豁免125%的關稅,也顯示出美國在高階晶片領域仍然掌握着主導權。

甚至,就連受到中國官媒大力吹捧的中國AI語言大模型DeepSeek,據報也是靠着暗中繞道購買了大量美國科技公司英偉達(NVIDIA)的高階晶片及處理器,並使用於對AI模型的訓練,才得以「研發」成功。

今年4月16日,在川普政府的壓力下,英偉達發佈公告稱,公司已接到美國政府發來的通知,今後如果要向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等被政府指定的國家或地區出售H20晶片,以及任何其他性能達到H20內存帶寬、互連帶寬或其組合的晶片,都必須獲得政府的出口許可,以避免相關產品可能被用於或被轉用於中國超級計算機的風險,而且這項要求將「無限期有效」。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05/221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