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關稅飆升,中共東部出口樞紐義烏——全球最大批發市場——遭受重創。《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客戶已從義烏市場銷聲匿跡,凸顯高關稅對中共製造業及全球供應鏈的深遠衝擊。義烏市場擁有7.5萬個攤位,佔地超1000個美式足球場,長期以低價供應汪汪隊毛絨玩具、巴拿馬草帽、玩具狙擊步槍等商品,吸引大量美國消費者和廠商。如今,145%的美國關稅讓這些交易失去經濟意義。
義烏市場分為五個區域,其中第四區一樓部分區域專營襪子,主要產自浙江省諸暨市。中共官媒新華社稱,諸暨某街道年產250億雙襪子,佔全球三分之一。國際貿易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中共佔美國襪子進口的56%。但襪子利潤微薄,製造商難以通過降價抵消145%的關稅,進口商被迫削減利潤或推高美國消費者價格。
諸暨襪子製造商今日視界(Vision)每年向美國出口約50萬雙襪子,總部負責人楊小姐透露,自今年關稅上調後,美國訂單已完全停止。46歲的楊先生表示,其工廠數百名工人生產的襪子每雙售價約25美分,30%銷往美國,其餘銷往中共及其他市場。面對關稅壁壘,Vision陷入困境。
其他國家如巴基斯坦、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雖也生產襪子,或可彌補部分缺口,但難以匹敵中共的價格、速度及熟練工人規模。《華爾街日報》指出,若美國突然將數百萬雙襪子訂單轉向他國,可能遭遇產能瓶頸,美國消費者恐需支付更高價格。義烏襪子製造商周先生坦言:「其他國家或能供貨,但能否媲美中共的製造能力,我很懷疑。」
部分義烏供應商寄望通過銷往其他市場生存,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讓他們困惑:閃光鑰匙圈、棒球帽、咖啡保溫瓶,美國人將從何處購買?美中貿易戰不僅重創中共出口經濟,也迫使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義烏的困境正是這一亂局的縮影。
示意圖(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