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在中國南方廣東省廣州舉行的廣交會上,參展商在洗衣機展位上。(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首先來關注中國廣州的廣交會。這個被稱為「中國出口風向標」的大展,今年卻異常冷清。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初宣佈,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征145%關稅後,很多中國廠商在展會上都說,美國訂單不是被推遲,就是直接取消。有企業甚至形容,美國市場「凍結了」。
一家醫療器械廠商康茂電子(Conmo Electronic Co.)的市場經理李女士表示,公司六七成營收來自美國,現在貨出不去、錢收不到,「這關乎生死」。
今年廣交會有3萬多家廠商參展,展館面積比200個足球場還大。但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海外買家只來了17萬人,比去年11月少了三成。來自美國和歐洲的買家更是銳減,只佔10%左右,不到上一屆的一半。
深圳藍盾環保(Shenzhen Land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的銷售人員黃先生說,他們的智能馬桶和水過濾器,美國客戶沒有退單,但都說要「先等等」。美國市場基本停了。
美國進口商Air Esscentials總裁史彭斯(Levy Spence)在展會上說,他來找香薰產品,但根本沒打算下單,因為「每天醒來,關稅政策都在變」。
面對變化,不少中企開始轉向東南亞。有廠商想把產線搬去越南、菲律賓。但問題是,這些國家的產品,也被川普政府列入加稅清單。越南產品一度被加稅46%,菲律賓17%,雖然現在臨時降到10%,但三個月後能否達成協議,還是未知數。
生產Micro SD卡的愛培拓(Apexto)原本也想去東南亞設廠,但銷售經理韓先生說,計劃已經擱置,因為「怕白折騰一場」。
音響廠商Zealot也受到衝擊。公司原本接到Skechers一筆3萬個音響的大訂單,準備銷往美國門市,但隨着關稅消息一出,訂單被迫擱置。不過,公司早在2015年就開始佈局非洲市場,如今試圖靠其他市場分散風險。
但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後路可走。康茂電子的李經理就表示,公司沒法馬上切換市場,接下來恐怕要縮短工時,甚至裁員。要是僵局繼續下去,員工工資怎麼辦?那就是失業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