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3月19日報道,隨着政策制定者加大刺激措施以穩定增長並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中國銀行業正在將消費貸款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在金融中心上海以及重要科技中心杭州等較富裕地區,銀行間正展開價格戰。根據在線廣告顯示,貸款年利率最低已降至2.58%,以鼓勵消費者餐飲消費和購物。而在大約兩年前,消費貸款利率最高曾達10%。
北京方面正尋求刺激消費支出,刺激國內需求,以幫助長期陷入困境的經濟減少對貿易和出口的依賴。
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周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包括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優化資源配置。
瑞銀集團(UBS Group AG)亞洲金融研究主管May Yan稱,創紀錄的低利率反映了銀行間的激烈競爭,而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對收入增長和經濟前景的預期較弱,
May Yan說道:「低息貸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但銀行仍需加強風險控制,以避免不良貸款增加。」
提供最低利率的銀行包括江蘇銀行,該行正推廣一項優惠政策,在3月底前,最高100萬元人民幣的消費貸款可享受2.58%的年化利率。寧波銀行則為首次借款人提供2.68%的年化利率,最高額度為20萬元人民幣,並承諾最快1分鐘內審批通過。
彭博社指出,自疫情結束以來,促進消費一直是北京方面面臨的挑戰。零售銷售一直低迷,而消費者價格在2月份陷入通貨緊縮,這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
然而,這些貸款舉措也使銀行陷入困境。作為中國政府引導資金流向特定領域的重要工具,銀行正面臨創紀錄的低利差,在貸款需求依然低迷的情況下發放低息貸款。
知情銀行官員稱,這意味着銀行必須在惡性競爭中從同行手中搶奪現有的消費貸款借款人,其刺激消費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一些銀行家警告稱,此舉可能會帶來更多信用不佳的借款人,從而引發人們對收益可能不足以覆蓋違約風險的擔憂。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