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金賽綸、具荷拉、雪莉 韓國娛樂圈為何命案頻發?

2025年過了不到1/4.演藝界卻接連傳出藝人離世的消息,向來「卷得很」的韓國,更是噩耗不斷:演員界「小三金」之一的金賽綸在25歲的年紀棄世;43歲,曾留下不少為國內觀眾耳熟能詳名曲的歌手輝星,也在本月10日撒手人寰,加上此前幾年離去的雪莉、具荷拉、鍾鉉、高恩妃等人,本該以「娛」和「樂」為主要目標、給觀眾帶來歡笑的演藝界,如今卻頻繁傳遞出讓人悲傷的消息,讓人不禁感嘆:那些名字是被韓娛圈和其他地區的不少人記住了,可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流水線」的陰暗面

德國學者米高·富爾的著作《韓國流行音樂》中曾用「不斷根據觀眾喜愛,研發和推出新產品的流水線」來形容韓國演藝界的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積累,「流水線」模式也已成為韓國文化的標籤之一。

然而在新人新劇新歌不斷湧現、一支支偶像團體成果接過前輩留下的槍的表象背後,「流水線」模式的陰暗面以及其對參與者所帶來的身體、心理方面的挑戰,正是噩耗頻傳的重要原因。

多年前在中韓兩地都掀起過熱潮的選秀節目《創造101》(韓版)中,參賽者之一的奇熙賢曾對着鏡頭說出過一句從業者心知肚明,卻鮮少被擺上枱面的話:「經紀公司給出的那紙合約背後,往往有着超乎你想像的期待。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讓公司的期望變成現實,那麼等待你的,只有夢想被擊碎後的冰冷現實。」說得更直白些,經紀公司所謂的期待只有經濟收益,而且是短期內能夠得到的「快錢」,這種情況下,超乎常人能承受強度的日常訓練、工作密度和強度以及創作要求,都成為韓國演藝從業者的家常便飯。

輝星舊照

韓國頂級女團少女時代的成員黃美英就曾在節目中披露,自己一年要工作接近350天,每天12小時,「因為圈內的其他人都是這個強度,甚至更高,如果不能適應,那就只能被經紀公司雪藏,不僅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還會面臨各種法律風險。公司里有很多更加年輕有活力的後輩,她們隨時都可以取代我,相比身體上的勞累,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另一位女團成員金韶情的話,說出了行業的現狀和身在其中的無奈。即便有各類先進的醫學和營養補充手段,失去睡眠,常年熬夜加上長時間處於高壓環境下,身心兩方面出現問題甚至遭遇極端情況的概率,自然要高出許多。

引導者的缺失

近幾年的不少調查顯示,韓國國內願意從事演藝行業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不論是偶像組合還是演員培訓,都不需要為招生而發愁。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些「追夢者」的年齡越來越小。在為小小年紀就有追夢的勇氣而鼓掌的同時,如何正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找到合適的引導者,以便他們未來能以更好的狀態參與社會生活,也是噩耗頻傳所折射出的,韓國演藝圈的嚴重問題。

金賽綸舊照

這幾天,圍繞金賽綸離世的傳言幾乎霸佔了熱搜榜的前幾位,在為這個年紀輕輕,天賦異稟的小演員惋惜的同時,她生前所作出的一些選擇,同樣值得思考:為何明知喝酒之後不能駕車,卻還以身試法,讓自己原本一片大好的演藝事業遭遇毀滅性打擊?為何在不到花季的年齡,就會遇到那些成年人世界裏才會有的感情問題?再回想一下21歲時走在人生十字路口,最終一步步走向悲劇結局的雪莉和兒時遭遇家庭不幸、組合解散失去溫暖陪伴後走向極端的具荷拉,因為過早進入演藝圈而忽視教育等事關人生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短期成功拋棄長期發展,基本已經成為韓國演藝圈的「約定俗成」,哪怕成功後進行補救,之前的缺失也不易彌補。這樣的體系性矛盾,或許也是韓國演藝圈被烏雲籠罩的重要原因。

雪莉舊照

「演藝事業應該是給觀眾帶來歡樂的事業」,不少韓國歌手和演員,在談及自己當初入行的初心時,總會給出這樣的回答,但他們和經紀公司似乎都忘記了一點: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前提,是自己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和狀態,在行業內長久穩定地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民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5/218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