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重新上台的這兩周內,埃隆·馬斯克對很多美國政府機構開刀了,尤其是針對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這兩個長期推動全球民主、影響國際事務的美國政府機構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他的行為已經不僅是批評和審查,而是想直接削弱甚至摧毀這些機構。
最近,馬斯克在X上轉發和放大攻擊NED的言論,指控它是「美國的政變機器」、「製造全球不穩定的幕後黑手」。
他聲稱NED過去在烏克蘭、委內瑞拉、白俄羅斯等國家「煽動政變」,並暗示它是美國政府用來操縱全球政治的工具。
之後,馬斯克下令對X平台上與NED相關的賬號進行「流量限制」。
2025年1月28日,X曝光了一批據稱是泄露的NED內部文件,暗示它在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秘密行動」。
儘管文件的真實性存疑,但馬斯克本人率先轉發並評論:「這就是美國人民的納稅錢被用來製造混亂的證據。」
馬斯克還公開指責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美國的「影子外交機構」。
馬斯克在X上發帖稱:「USAID早已不是援助機構,而是一個全球操縱機器。」
他特別強調了USAID在烏克蘭、中東、非洲的行動,指責它利用資金影響別國政府,並稱其是「美國政府用來隱藏真實議程的偽裝組織」。
X平台放大了右翼媒體對USAID「腐敗」的指控,稱其在烏克蘭的資金被濫用,並懷疑它支持了某些「可疑的組織」。
與USAID合作的非政府組織(NGO)的社交媒體賬號在X上遭遇「審查」,流量大幅下降。
這些都與俄羅斯和伊朗等國說法幾乎一致。
在馬斯克的推動下,川普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對這些機構進行重大改革:接下來可能會削減預算,甚至直接取締這些機構。
於是問題來了,馬斯克為什麼要這麼做?
有人認為他的是在削弱政府對他的監管,目的是經濟利益。
馬斯克希望減少美國政府對他的公司(SpaceX、特斯拉、X)的干預,而NED和USAID等機構往往與政府監管體系聯繫緊密。
削弱這些機構,意味着美國政府在外交和國內政策上會更加分散,無法集中精力針對馬斯克本人的商業行為。
另外,SpaceX、特斯拉對美國以外的市場依賴巨大。而俄羅斯與其他國家和國際能源市場的關係都會影響馬斯克的生意。
也有人說,他可能被某些勢力操縱了。
但上述的說法都不是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馬斯克在個人意識形態方面的追求,這背後有一個驚天的「大棋」。
馬斯克的行為,表面上看,是迎合川普和共和黨極右翼的「孤立主義」傾向。實際上,他是在通過幫助川普,換取未來更大自由,實現他的反全球主義。
馬斯克的許多行為和立場,與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反民主理論有着深刻的聯繫。
彼得·蒂爾是著名的科技投資人,他和馬斯克都是PayPal聯合創始人,他還是川普的早期支持者,早在2016年,馬斯克還反對川普的時候,蒂爾就已經是川普的支持者,並為川普捐款數百萬美元了。
蒂爾同時也是矽谷最著名的自由至上主義(Libertarianism)和反民主思想的推崇者之一。他主張精英治理、科技獨裁、反全球主義,並認為民主制度已經走向衰落。
許多人認為,馬斯克近些年深受蒂爾思想影響。蒂爾的理論也為馬斯克的許多行為提供一個「思想框架」——比如破壞傳統民主機構、挑戰政府權威、推動科技至上主義、鼓勵企業家取代國家權力。
彼得·蒂爾的反民主理論體系是什麼呢?
蒂爾在2009年發表過一篇著名文章,標題是:《民主與自由已經不再兼容》(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No Longer Compatible)。他在文章中明確表達了他對民主制度的批判,並提出了一種科技精英主義的世界觀。
他的核心觀點如下:民主制度已經走向衰落:現代民主太過注重大眾參與,導致庸才治國,拖慢了社會進步。
自由市場優於民主:市場經濟應該比民主政治更重要,因為市場能自動篩選出最優秀的人,而民主選舉反而讓無能者掌權。
科技精英應該掌握權力:他認為,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不是政客,而是科技企業家和工程師。因此,科技精英應該取代政府,成為社會的真正統治者。
彼得·蒂爾認為:「自由主義」和「民主」已經背離:過去,人們認為自由和民主是互補的,但蒂爾認為,現代民主正在破壞自由,比如政府監管科技公司、增加稅收、干預市場等。
他希望由少數像他、馬斯克、扎克伯格這樣的精英來制定規則,而不是讓普通人通過選票來決定國家政策。
蒂爾的理論,不僅僅是對民主的批評,更是一種反對民主、主張科技精英統治的政治哲學。他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種由科技公司和超級富豪主導的新社會秩序。
他提出了幾個關鍵概念:
1.「科技創業國家」(Startup Societies)傳統的國家形式已經腐朽,他主張科技精英應該建立自己的「新國家」或「獨立城市」,像創業一樣運營社會。他提出過海上城市計劃(Seasteading)——即建立漂浮在公海上的無政府科技城邦,不受任何國家法律約束。
2.「創新專制」(Innovative Autocracy)某些模式的專制制度更有利於科技進步,而民主國家的官僚體制阻礙創新。因此,他更傾向於某種「科技獨裁」模式,即由企業家、工程師、風險投資人來統治社會,而不是政客和選民。
他曾公開表示,人工智能(AI)將取代民主,因為AI更高效、更精準,不會犯人類的錯誤。
蒂爾在矽谷有一家叫做帕蘭提爾(Palantir)的大數據分析公司,已經被美國政府和一些歐洲政府採用,用AI來分析全球情報信息,為政府提供超級監控技術,這本質上也是對民主透明性的極大威脅。
可以看出來,馬斯克在踐行蒂爾的理論,打造「科技獨裁」。
馬斯克開始掌控核心基礎設施,SpaceX和Starlink已經成為全球關鍵基礎設施,他掌握的權力甚至超過部分國家政府。如果政府與他發生衝突,他甚至可以通過關閉其通信網絡來進行要挾。
馬斯克在烏克蘭戰爭中單方面決定Starlink的使用範圍,證明自己可以繞過政府,直接影響戰爭結果。這正是蒂爾的理念:用科技公司取代政府,直接影響全球事務。
馬斯克和蒂爾,都在推進一種去國家化、去民主化的科技統治模式,最終可能導致一個由科技寡頭主導的新世界秩序,他們希望建立一個「超國家科技帝國」。所以馬斯克的許多行為並非偶然。
未來,如果政府不能有效監管,世界可能會逐步走向「科技封建主義」,馬斯克、蒂爾這樣的科技寡頭,將成為新世界的真正統治者。
因此,在幫助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馬斯克正借着川普這種孤立主義的東風,在推動一場反全球化、反民主的變革,削弱傳統政府機構,讓科技公司成為全球權力中心。而川普,不過是他的一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