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24日宣佈,將對美中「經濟與貿易協議」進行「合規審查」(compliance review)。分析師認為,新政府可能將總統川普在2020年1月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視為兩國貿易關係的起點。此舉將使中國處於被動地位,而美國則能佔據推動中國讓步的有利位置,並重塑美中談判的框架。
USTR表示,此次審查旨在確認中國是否遵守協議中的承諾。聲明補充道,此審查是根據川普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進行的,符合他上任後立即簽署的多項行政命令和備忘錄之一。
南華早報報道稱,USTR的聲明未明確表示是否將對川普第一任期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進行審查。然而,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上周的任命聽證會上向參議院表示,川普將這一協議作為美中貿易關係的起點。此外,川普任命的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擔任USTR幕僚長時,參與了第一階段協議的所有談判。
葛里爾是一名貿易律師,曾深度參與2018年川普政府對中國370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行動。川普在任命葛里爾時表示,他在「打擊不公正貿易行為」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分析人士認為,以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作為起點將為美國政府帶來優勢。由於中國未能完全履行協議要求,導致中國處於防禦地位,而美國則可利用這一點迫使中國做出讓步。
此外,美國可以通過威脅延遲川普在選戰期間提出的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關稅的措施,逼迫中國重新回到談判桌。川普在21日暗示,可能從2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征10%關稅。
2020年1月,美中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由於疫情等因素,中國未能兌現採購承諾。(法新社)
根據協議,中國承諾在兩年內額外採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但這一目標從未實現,部分原因是疫情的爆發。
美國智庫彼得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指出,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提高關稅與補貼措施,以及拜登政府上任後的一系列政策,中國對美國的採購總額甚至低於2017年的水平,更別提額外採購2000億美元的目標了。「可以說,這份協議在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
2020年1月美中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過因疫情等關係,中國從未兌現採購承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