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下行工作難找 中國年輕人開始熱衷存錢

作者:

中國大陸失業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年輕人,生活壓力增大,很多年輕人開始存錢。圖為找工作的年輕人。(網絡截圖)

隨着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年輕人,生活壓力增大,很多年輕人開始存錢,以應對更不確定的2025年。

1月20日,據路透社報導,在中國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上,許多30多歲的年輕人在分享減少工作午餐和節約購物開銷的心得。一些網紅則在講述如何將「少花錢」轉換為生活方式的技巧。有關如何省錢的帖子已經超過150萬以上,而總觀看量更是高達1.3億人次。

26歲的蘇女士表示,「我覺得經濟狀況相當不好,似乎大家賺錢都很難,所以我認為看好自己的錢包至關重要。」

蘇女士去年畢業後,被阿里巴巴錄用,得到了一份相對體面的工資。她表示,互聯網行業「不太穩定」,因此她已經大幅削減了衝動消費,並制定了長期存款計劃。

據「餘額寶」的數據顯示,00後存錢的頻率越來越高,截至2024年底,年輕人的存錢次數比同年5月份提高了一倍,而5月份的數據又比去年提高了10%,平均每個人的賬戶存有大約3000元,同比增加了10%。

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這種悲觀情緒已經導致從汽車到奶茶的價格連續下跌,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內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洪浩峰(Ho-fung Hung)表示,新冠(中共病毒)疫情、經濟疲軟以及政府對高科技領域和私營經濟的打壓,令當今的年輕一代不得不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洪浩峰說:「這種樂觀情緒的喪失是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

報導稱,過去兩年來,中國16歲至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這一年齡段的人口高達一億。

2023年6月,中共官方發佈數據稱,青年失業率達到21.3%的歷史新高,之後暫停發佈相關數據,去年12月,當局稱,經調整統計方法後青年失業率則為15.7%,但被認為遠遠低估。

現在的中國年輕人與之前的中國「月光族」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指的一些80後和90後,每月花光所有工資。

隨着經濟形勢的每況愈下,近來,年輕一代開始選擇「躺平」,即以一种放棄追求的生活態度表達不滿。他們感嘆社會過於「內卷」。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表示:「這種『內卷』趨勢可能會加劇價格競爭,並在內需疲軟的大背景下推動通貨緊縮。消費降級可能會架空中端價位的產品和服務,並在長遠上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

在中國知乎平台上,也有一些年輕人分享存錢的經驗,「今年吃了超前消費的苦,沒想到日子過得越來越難」「我也就是去年才開始有意識的養成存錢的習慣的,雖然少,但是存下的錢就是生活的底氣」「2024年很多人都不太好過,着手改變,2025年多存點錢。不要再被提前消費支配,無論工資多少,都可以有一個存錢計劃」。

也有年輕人感嘆,「工資低怎麼存,又要房貸車貸,養孩子,感覺生活真是太難了。」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失業潮蔓延,中共當局加劇對民眾的盤剝,民眾生活日益艱難。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121/216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