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政治局會議:明年擴大內需 穩住樓市股市

據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等事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承諾在2025年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被指意味着未來將進一步降息,並轉變已堅持14年的「穩健」戰略。

 

12月9日,一名男子騎着摩托車經過一塊巨型屏幕,屏幕上播放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片段。©路透社圖片

報導指,會議認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會議指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新聞稿還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由24人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月度會議上承諾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提高了人們對北京在明年3月份的年度兩會會議上將財政赤字從3%擴大的預期。這將為中央政府借更多錢來支撐低迷的經濟打開大門。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等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政治局12月會議「發出了十年來最積極的刺激基調」,並補充稱「儘管基調非常積極,但實施仍不確定」。據彭博社報導,離岸人民幣收復跌幅,走強0.1%,因市場押注中國經濟將在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復甦。周一的解讀也提振了地區貨幣,澳元上漲0.3%,新西蘭貨幣減少了跌幅。

雖然官媒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宣讀從未透露新的經濟數字目標,但措辭含糊的聲明為未來政策提供了重要線索。12月的會議為更大規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了議程,該會議將制定年度增長目標等優先事項。

中共高層領導人幾乎針對了困擾中國經濟的所有主要問題,並直接承諾「穩定」股市和多年低迷的房地產業。幹部們首次吹捧了反周期政策調整的「非常」措施,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暗示着將加大債券發行或設立穩定基金以支持股市。

高層決策者們還提升了促進消費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會議的首要目標,這可能意味着預計於周三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內需作為2025年的優先事項。在習近平推動製造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美國和歐盟抱怨中國廉價商品充斥其市場,並呼籲中方讓本國消費者消費。

據悉,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今年經濟形勢和明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官媒報導指,習近平稱,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首先必須堅定必勝信心。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主動塑造於我有利的外部環境,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習近平強調,當前,我國發展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要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通過不懈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據了解,中國上一次採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當時中國採取了「火箭筒」式的經濟刺激計劃來支撐經濟。北京隨後誓言避免重蹈覆轍,在不增加債務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支持,以實現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然而,政治局的宣讀向市場傳達了一個信息:習近平感到了新的緊迫性。宏觀研究公司Exante Data的高級策略師拉斯穆森(Martin Rasmussen)說:「這提醒我們,最高領導人對經濟形勢的看法與上一季度相比發生了重大轉變」。

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乏力後,決策者於9月底開始推出刺激政策。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在今年年底前,銀行必須保留的現金儲備將再次削減,而利率調整則更有可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進行。

除了日益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中國還在與本世紀最長的連續通貨緊縮作鬥爭。周一早些時候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生產者價格連續第26個月下降,這一問題顯露無遺。消費者價格也以五個月來最慢的速度上漲,在零上下徘徊。物價下跌削弱了今年迄今為止4.8%的經濟增長,吞噬了企業利潤,迫使企業削減投資和工資。雖然央行多次降低利率,並為銀行提供更多現金,但當局發現很難刺激更多的借貸。

政治局承諾「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但並未直接提及通貨緊縮問題。這可能預示着「舊車換現金」計劃會有更多輪的實施,該計劃作為一種消費券,鼓勵人們以折扣價購買新的電子產品,以換取他們的舊產品。

周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與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內的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會面時,誓言要「我們將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力實施宏觀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下更大功夫解決突出問題,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長期以來一直呼籲中國擴大內需。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10/214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