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又一鄰國被北京坑了

老撾正面臨飆升的通脹壓力,而老撾主要欠中共國的巨額貸款讓壓力雪上加霜,其中大部分是一系列大型工程的欠款。

人口近800萬的老撾已經推遲了部分付款。但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說,北京可能會開始要求老撾提供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作為補償,可能會擴大中共國在老撾的影響力。

物價上揚

亞洲開發銀行(ADB)說,老撾的通脹率從個位數躍升至2022年的23%,去年又升至31%,為全亞洲最高。亞開行預計,通脹在2025年前將保持在20%以上。

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2023年漲幅接近40%。亞洲開發銀行說,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給老撾大多數家庭帶來沉重打擊,許多人被迫減少進食,甚至使用飼料以彌補他們再也買不起的食物,而老撾已經是東南亞大陸飢餓率最高的國家。

老撾古都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的一位居民對美國之音說,「所有東西都在漲、漲、漲,越來越高。」由於擔心遭到這個共產主義國家獨裁政府的報復,這位居民要求匿名。

他說,牛肉價格過去一年上漲了一倍多,現在一頓普通的飯菜或者一條街邊小攤的烤魚的價格是過去的四倍。

貨幣不穩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猖獗歸咎於幾個因素,包括全球油價上漲,以及當地貨幣基普(kip)大幅貶值,因為其他國家的央行提高了利率,推高了本幣匯率。

印尼東盟和東亞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蘇克尼蘭·科拉(Souknilanh Keola)指出,老撾多年來未能積累足夠的外匯儲備是主要原因,這迫使老撾政府現在大量購買外匯來支付與其他國家的債務,導致基普匯率下跌,進口價格上漲。

但他和其他人都認為,償還老撾巨額公共債務的負擔使問題惡化。

世界銀行最近指出,老撾的債務達13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08%,「不可持續」。老撾欠其他國家的債務為105億美元,其中一半是欠中共國的。

大部分債務用於為老撾支付一些大型項目的費用,其中一些得到中共國的支持,包括湄公河上的水電大壩和一條價值60億美元、途經老撾連接中共國和泰國的高速鐵路。

科拉說,「由於中共國債務,確實給外匯帶來了壓力,」「他們必須盡一切努力在市場上購買外幣,這給老撾基普帶來了貶值壓力,導致通脹上升。」

世界銀行說,基普兌美元匯率2022年下跌了一半,今年前三個季度又下跌了五分之一。

經濟學人智庫研究分析師謝文崇(Wen Chong Cheah譯音)說,必須償還如此多的債務也導致基普貶值,因為這降低了投資者購買、交易或持有基普的吸引力。

老撾觀察人士認為,中共國實際上不可能袖手旁觀,讓該國違約。

資料照片:中共國在老撾建設鐵路項目中的老撾萬象火車站。

有用的促進

謝說,老撾今年作為東盟主席國一直促進中共國的利益,淡化有關南中共國海行為準則的討論。

東盟多年來一直在與北京就南中共國海有約束力的準則進行談判,中共國與東盟其他成員國在南中共國海有重疊聲索。內陸國家老撾對南中共國海沒有任何聲索。

分析師說,中共國被普遍認為在拖其後腿,寧願與競爭國家一對一打交道,以充分發揮大國優勢。

謝說,「老撾為中共國在東南亞提供了聲音,」「不讓老撾違約符合中共國的最佳利益,因為如果老撾違約,它可能會向西方國家或多邊組織尋求援助,這將削弱中共國的影響力。」

債務交換

他說,中共國可能會繼續推遲償還部分債務,但另一種明顯的可能性是進行更多的債轉股,即中共國用部分債務換取土地或礦產權等股權。

2021年,老撾將一家中共國國有電力公司與老撾國有電力公司合資企業的多數股權轉讓給中共國。這筆交易讓北京有效控制了老撾電網,包括向鄰國出口電力。

美國本特利大學全球研究助理教授蓬·索萬納森(Pon Souvannaseng)說,「我認為這些重組形式——它們不是簡單的『債轉股』——可能會增加,但這取決於中共國想要什麼樣的資產來實現其更廣泛的戰略目標,」「我認為他們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不難。」

儘管中共國向老撾提供的貸款條款不透明,但美國弗吉尼亞州威廉瑪麗大學的研究機構AidData說,貸款確實包括一些土地和自然資源作為抵押。科拉說,老撾的礦產可能是未來為老撾電力安排的互換或重組的選擇。

索萬納森說,這引發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如果中共國在關鍵資產中的股份繼續增長,其對老撾本已相當大的影響力還會增加多少。

她說,「美國等外部國家應該思考,事實上的宗主權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老撾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關係,以及它將在多大程度上開始在那些中共國希望得到支持的關鍵議題上協調與中共國的外交政策。」

謝也表示,「風險是存在的,」「電力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04/213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