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出了名的長壽。這背後是否存在遺傳方面的因素呢?在受到生活習慣和醫療體制等環境因素影響巨大的背景下,許多大型研究正在尋找與長壽相關的遺傳因素。目前已經發現了一些微小的差異。
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長壽呢?日本大阪大學等研究團隊分析了約70萬名日本與歐洲人的基因組(全部遺傳信息)後指出:「從現代人整體來看,高血壓是最影響壽命的原因」。
相關研究調查了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33項健康風險。高血壓對壽命的影響最為顯著,它與心肌梗塞和腦卒中等排在死因前列的循環系統疾病密切相關。
日本人是否存在自身的特點呢?通過研究地區差異發現,歐洲人比日本人受到肥胖的影響更大。儘管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眾所周知,日本人更不容易肥胖。大阪大學的岡田隨象教授指出:「比起肥胖,日本人更容易患腎臟疾病或糖尿病」。
日本人產生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島素」的能力只有白人的一半左右。胰島素分泌較多的人即使飲食高熱量,也能將大量血糖攝入體內並以脂肪等形式儲存起來。相反,胰島素分泌較少的日本人雖然不容易堆積脂肪,但血糖水平較難降低。這種體質的差異可能對壽命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從100歲以上的「百歲老人」的基因組中也發現了與長壽相關的要素。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新井康通教授等以日本國內的1000名百歲老人為對象實施了研究。專任講師佐佐木貴史表示:「擁有不容易患上痴呆症、糖尿病和循環系統疾病的遺傳背景的人(百歲老人),比一般日本人更多」。
不易患上上述三種疾病的遺傳特徵帶來長壽的現象並不僅限於日本,世界其他地區也發現了類似趨勢。不過,如果逐一深入分析,也存在差異。
例如,在與痴呆症相關的基因中,「APOE4」受到關注。APOE存在結構略有不同的2型、3型和4型。據說,4型存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從父母一方繼承了4型基因的日本人的發病風險會提高至3~4倍。
在日本的百歲老人中,APOE4的攜帶者較少。據說日本人中約2成人攜帶該基因,但在調查的100~104歲人群中,攜帶該基因的只佔約11%,而在110歲以上的群體中僅3%,年齡越大,攜帶者越少。專任講師佐佐木貴史說:「APOE4不僅是痴呆症的風險基因,也可能是長壽的風險基因」。
關於糖尿病,已有報告指出日本人與歐美人之間的差異。東京大學的山內敏正教授等人研究了與2型糖尿病發病相關的基因組區域,發現日本人難以分泌胰島素的變異與發病風險高度相關。儘管歐洲人也有這種變異,但其發病風險並沒有變化。日本人本身胰島素的分泌量就少,如果受這種變異影響,更難分泌胰島素的話,患糖尿病的風險有可能增大。
關於不容易患循環系統疾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報告了相關發現。為了尋找與向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疾病相關的基因特徵,該研究團隊分析了日歐共計6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
(資料照片)
研究團隊在部分日本人中發現了名為「PCSK9」基因的變異,這種變異在歐洲人中並不存在。該基因的作用減弱,血液中的膽固醇更容易被內臟器官等吸收。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下降,就不容易發生動脈硬化。這是降低日本人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的「保護性變異」。
這一特徵看似是在保護日本人,但單一特徵帶來的影響微小。相反,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增加風險的變異。在此次的研究分析中,日歐共有約180個與冠狀動脈疾病風險相關的基因位置。理研的研究團隊負責人伊藤薫指出:「日歐人之間誰具有更高的遺傳性發病風險尚不明確」。
眾所周知,決定壽命的因素中,來自環境因素的影響大於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對壽命的影響被認為佔到10~25%。容易患上某種病與許多變異有關,有時單一疾病可能與數百、數千個變異相關,因此難以綜合評估影響。能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掌握的情況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