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着諸多盛滿故事的古城。在南方,有這樣一座軍堡古城:由明王朝「調北征南」、「屯田戍邊」而形成,氣韻雄沉的性格里蘊含着許許多多柔美的細節,風骨獨具。這裏就是始建於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的——隆里古城。
官衙、書院、民居,城牆、戍樓、護城河,織機、水碾、龍骨車,蒸米花、炸麻葉、做印盒粑,玩「花臉龍」、「迎故事」、演漢戲
……這些物象,如一幀幀流動的冊頁,流布在這方土地上,延展成隆里古城「七十二人姓,七十二眼井」、「城內三千七,城外七千三」的繁華記憶。
古建築群、古宅門楣上的「郡口」、墨跡依稀的對聯、馬頭牆上的彩繪等等,都以豐富的表情在那裏守望着。讓這座中國和挪威王國國際合作生態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在「調北征南」的軍人後裔數百年生活烙印下,一代又一代沿襲着「有別於這片大山又融於這片大省」的獨特文化傳承方式。
走進時光斑駁的隆里古城,仿佛一腳跨入六百年前的明朝,匆匆的腳步,被這裏的古風古韻輕輕地拽了一下。
古建遍地的明朝古城依舊藏着軍屯的鋒銳
走在古城寬敞、寧靜的大街上,耳畔傳來鼓樓上叮叮鐺鐺的風鐸聲,時光一如千百年來的慵懶姿態,在這片邊鄉僻土上蹣跚着。而龍標書院裏古色古香,流溢着唐宋遺風,銘刻着明清風采的門樓、中廳和一方荷塘,楊柳依依,古風猶存。
隆里古城地處貴州大山深處,位於錦屏縣西南邊沿。攝影/楊勝屏
隆里古城的居民,大多為明代屯軍後裔。攝影/盧文
隆里古城位於貴州省錦屏縣南部,明洪武十八年興建,是一座鮮活的漢文化生態古城,至今生活在隆里的居民還保留和延續着江南的生活習俗。豐厚、斑斕的「多元一體」屯堡文化在跨越了漫長的歷史歲月後,在這裏依舊猶如一顆明珠,璀璨奪目。
隆里古城將貴州的屯堡文化保留完好,時至如今還能看到數百年前金戈鐵馬的影子。攝影/楊爽
因當年軍事需要,支撐這座軍事城堡的骨架是「三街六巷九院子」,「三街六巷」又衍生出二十多條街巷,所有的街巷交叉時,都構成「丁」字形,城中街巷轉彎抹角,錯縱複雜,構成明通暗阻、虛實結合的城防體系。這「古風」的後面,其實埋伏着許多鋒銳的細節。
但到現在,更多人看到的,是那滿街的鵝卵石,被鑲嵌成古銅錢等吉祥圖案,與古民居門楣上彰顯家族聲望的「郡口」互為映襯,加上家家戶戶門前張掛的仿古花燈,呈現出的讓人心動的氣韻。而主街和深巷裏的街面上,那些鵝卵石排列有序,恰似一隊隊遷徙的游魚。徜徉於古意氤氳的街巷中,遙想當年的金戈鐵馬,真有種穿越了時空的快意。
古城有着許多徽派建築,訴說着這裏的根源。攝影/陸宇堃
作為世界上第一座軍屯生態文化博物館,隆里古城已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正是隆里人生生不息的族群文化記憶,正是這種慢板的鄉愁,成就了隆里古城今天的輝煌。
600年的無鄉之旅讓這裏成為貴州最「江南」的地方
整個隆里文化中,核心是對故鄉的精神尋求,這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節日習俗中就很容易感受到。在錦屏、黎平、劍河三縣交界的縱橫幾百里、以高山「花苗」為主的山區中,王姓、胡姓、姚姓、陶姓等隆里後裔一樣保存着漢文化的習俗,操着與當今隆里人一樣的口音。
現在,這些散落大山中的隆里後人年年來隆里祭祖,而隆里人卻又到更遠的地方去尋根。
尋根,是古城居民世代不忘的鄉愁。攝影/陸宇堃
這裏是一個鮮活着鄉愁記憶的地方。現在的古城居民,是明代洪武時期朝廷派駐此地的軍人後裔,他們的祖先來自安徽、江西、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江蘇、福建等九省,從明代洪武初年的一次遠征開始,這些軍人和他們的子孫便開始了生命的無鄉之旅。六百多年來,隆里人頑強地傳承着祖居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包括蘊含着江南文化氣息的語言。
這些中原後裔在苗侗大山中形成了一片「屯堡文化孤島」。攝影/顧嘉瑋
因此,這裏宗祠文化的發達讓人驚嘆:一座周長只有兩千多米的小城,就有王姓、陳姓、江姓等近十座宗祠,而且均為高宅深院、氣勢恢弘的徽派建築,構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同時,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書寫有標誌主人姓氏源流和家族聲望的「郡口」,「三槐第」、「濟陽第」、「五柳堂」表達的是一種尋根姿態,而「科甲第」、「書香第」、「開科第」彰顯的是經綸世務的名望和後世的精神渴求。
每一個「郡口」,都標誌着主人的源流。攝影/顧嘉瑋
隆里的傳統風習中,還有許多讓外人無法觸及其文化核心的東西。
譬如在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黔東南地區苗侗人家曬契約、曬家譜的時候,隆里古城則有着不一樣的習俗——「官街」居民曬官袍,「木馬街」居民則曬鬍鬚。據說這兩條街分別因及第宮帷者冠古城和長壽者眾而自成一方精神領地。
明代洪武時期大規模的「調北征南」軍事行動,在貴州高原上形成獨特的軍屯文化,因為「孤懸」於邊地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這種文化的強勢傳承,激發了隆里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龍標書院之名,是為紀念唐代詩人王昌齡。攝影/顧嘉瑋
在隆里,玩「花臉龍」便是其文化覺醒的精神追問,舞龍者無論男女老少,皆畫花臉,旦、末、淨、丑皆有,一條龍即如一出京劇。舞龍是隆里人精神狂歡的日子,無論是節日玩龍還是平時為遊客表演,隆里人一樣激情四溢。龍,在隆里人的意念中,其實是作為人神合一的精神物象被推崇的,這幫助他們找到最初家的模樣。
花臉龍,是隆里古城激情四溢的精神物象。攝影/盧文
盤根錯節於隆里古城的鄉愁,是如何種下的呢?也許,答案早已凝結在古城宗祠彩繪陸離的飛檐翹角上,涌動在汩汩流淌清泉的古井中,沉澱在隆里人比歲月更綿長的思鄉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