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三教並立,神人輩出

唐朝有個唐武宗,在位時為了遏制佛教過度膨脹,推行「滅佛」政策,下詔把全國佛寺拆了。

這可把天下僧尼急壞了。在江南,有座寺廟的和尚擔心佛像被毀,於是想到一個法子,他們將大殿中的佛像抬下來,加上冠巾,送到附近的道觀,請道士們保管。道士們二話不說,仗義相助,將佛像暫留寺中,對外宣稱這是一尊「老子像」。

不久後,道觀的香客察覺其中端倪,在這尊偽裝成老子的佛像旁題詩:「赤土坡頭古寺基,老君元是一牟尼。時難只得同香火,莫信他人說是非。」這是說,大家都知道這尊像是怎麼回事,但仍對其照拜不誤,不管是什麼像,靈驗就行。

此時,佛教與道教已在江南並存數百年,二教有調和共融的跡象。這個唐代的小故事,便是一個例證。

直至今天,江南寺廟、道觀林立,在這片氤氳着文脈風華的土地上,目之所及,皆是人間的佛國、眾生的福地。

▲[明]仇英《仙山樓閣圖》。圖源:網絡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東漢時期漢明帝的一場夢。

永平年間(58—75),漢明帝劉莊夢見金人飛空而至,醒來後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遠赴天竺(今印度)訪求佛法。東漢使團在西域遇見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邀請二僧回京。漢明帝對佛教徒的到來表示歡迎,在洛陽建起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

佛教東傳百餘年後,東漢末年,丹陽(今安徽宣城)人笮融,被徐州牧陶謙任命為督管下邳(今江蘇睢寧)、彭城(今江蘇徐州)、廣陵(今江蘇揚州)三郡運漕的官員。笮融掌握着三郡的經濟命脈,可不差錢,他利用職務之便,在徐州至揚州一帶斥巨資修建佛寺、佛塔,用金、銅鑄造佛像。禮佛之時,佛像外塗黃金,身披錦彩袈裟,三千名佛教徒在寺中誦讀經文,路旁設席長數十里,前來觀看和就食者多達萬人。

笮融為人驕橫奢侈,後來戰敗,逃至深山而死,他耗費錢財修建的寺、塔轉瞬成空。但是,佛教已然在東南一隅綻放花蕊。

三國時期,吳主孫權統治下的建業(今江蘇南京)成為江南的佛教中心。

當時,作為月氏後裔的僧人支謙為避戰亂,南下吳地,得到孫權慕名召見。月氏是位於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古國,與中原有着緊密的聯繫,也是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橋樑。季羨林先生說,在漢代,佛教文化是通過「有些今天名義上己經不存在的民族,如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國傳入的,這從最初譯經者的姓名以及梵文譯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支謙出生於洛陽,通曉六種語言,到吳地後,他翻譯了《維摩詰經》《首楞嚴經》等佛經,他力倡翻譯和注釋佛教典籍時,應該文麗簡略、暢達經意。據說,孫權十分信任支謙,讓他輔佐太子孫登,但孫登不幸早逝,沒能繼承權位。學生去世後,支謙告別吳主,在位於今蘇州西部的穹窿山隱居,後來圓寂於此。

▲孫權畫像。圖源:網絡

另一位高僧康僧會,祖上是西域康居國的商人,但他不像支謙那樣從中原南下,而是經海上絲綢之路,到達交趾(今越南河內)後,再輾轉來到吳地。康僧會「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在吳傳播佛法,也得到了孫權的禮遇。

相傳,康僧會求得舍利,帶到東吳,孫權大為感動,為他修建寺廟。今上海龍華寺、南京大報恩寺等名寺,都流傳着康僧會獻舍利的故事,但孫吳時期修建的寺廟原址早已不存,這些寺院皆為後世重建。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成型可追溯到時局動盪的東漢後期,其中,「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是道教的早期教派。

漢靈帝在位時(168-189),太平道的創立者張角假託神靈傳道,靠着一本《太平經》廣收門徒,並將尊奉的至高神稱作「中黃太乙」。桓靈之世,朝廷昏暗,民不聊生,越來越多的貧苦百姓集結到太平道的旗幟之下,最終演變為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遍及各州的信徒群起響應,皆佩戴黃巾,組成三十六方的軍事集團。

張角自號「天公將軍」,為起義軍喊出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後來,黃巾起義被鎮壓,太平道也走向瓦解,逐漸銷聲匿跡。

「五斗米道」的影響更為深遠。

五斗米道的創始人,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後裔張陵,後世稱為「張道陵」。張陵少年讀《道德經》、研究圖緯之書,又入太學,博通五經,還當過東漢的地方官。兼學儒道的張陵認為,儒家救不了世人,於是從《道德經》得到啟示,宣揚人君需按「道」治國、循「道」愛民,而在養生方面,則要從「命」(人體)和「性」(精神、品德)兩方面進行鍛煉。

於是,張陵開創了「正一盟威」之道,後形成一個教團組織,在巴蜀、漢中等地廣為傳播。信奉的人需交納五斗米,時人稱為「五斗米道」,後來發展為道教的正一道,道教徒稱張道陵為「天師」,故又稱天師道。

▲江西龍虎山正一觀。圖源:攝圖網

張陵逝世後,其子張衡繼續傳教,後世稱為嗣師;張衡去世後,其子張魯以漢中太守的身份繼續傳道,後世稱為系師。張魯以政教合一的方式割據漢中近三十載,後來投降曹操,五斗米道的組織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在三國、兩晉時期繼續傳播,隨後流向江南。

陳寅恪先生在《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一文中說,東晉南朝的許多世胄高門信奉道教,「青徐數州、吳會諸郡,實為天師道之傳教區」,「多數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遺家訓子之傳,實為惑世誣民之鬼道,良可慨矣」。這是說,很多世家大族在儒家「名教」的下面,都藏着「鬼道」的底色。

比如,出身琅邪王氏的書法家王羲之信奉道教,退休後跟着道士許邁「共修服食,採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此外,吳地的世家大族,如顧氏、陸氏、張氏等,也不乏道教的擁躉。這也可看作是,士大夫與道教徒的早期交流。

當衣食無憂的世家大族追求道教的養生之術時,寒門士族也依靠道教發動下層民眾,企圖奪取政權。東晉末年,江東五斗米道的教主孫泰見晉朝國祚將傾,有意起兵,被東晉宗室司馬道子所殺。孫泰的侄子孫恩逃到海上,聚眾亡命,以五斗米道號召民眾,形成一支起義軍,於隆安三年(399)起兵,三吳震盪,兵亂四起。

孫恩起義軍攻打會稽時,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擔任會稽內史,負責抵禦起義軍。王凝之也是個五斗米道信徒,手下皆請戰,他自己卻無動於衷,在家裏焚香禱告,自稱請來「鬼兵」相助,結果城破被起義軍所殺。

孫恩後來被東晉將領劉裕擊敗,投海自盡,信眾稱其為「水仙」。之後,孫恩的妹夫盧循堅持抗爭到義熙七年(411),起義軍才被平定。

孫恩盧循起義的一個重要背景,正是道教在江南的迅速發展。

東晉至南朝時,江南湧現出了葛洪、陸修靜、陶弘景等道教學者,他們對道教進行改革,使之進一步走向成熟,並發展出了靈寶派、上清派等新興宗派。

東晉的葛洪,是較早從理論層面對道教做出革新的學者,著有《抱朴子》。他把儒家的綱常名教和道教的出世追求結合在一起,宣稱想要長生成仙,光靠內修外養是不夠的,還要積善立功,以忠孝和仁信為本。葛洪還是一個煉丹師,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丹藥並不科學,但葛洪並非整天埋頭煉丹製藥,他對中醫也有研究,著有《肘後備急方》,收集了很多治病的方子,明朝的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時也參考過這本書。

後來,人們在杭州西湖湖畔寶石山西的葛嶺上修築了抱朴道院,紀念這位道教宗師。

▲浙江杭州抱朴道院。圖源:攝圖網

從漢末三國到南北朝,四百年間,以建業為中心,江南先後建立過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政權,史稱「六朝」。當道教在江南開宗立派時,佛教也在六朝漸漸興盛,很多江南古剎始建於這一時期。

鎮江金山寺,這座始建於東晉的寺廟,因中國著名神話故事《白蛇傳》而家喻戶曉。然而,歷史上的金山寺不曾經歷過「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浩劫,那位不懂愛的法海倒是有跡可循。據《金山寺志》記載,法海俗姓裴,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法海初來金山寺時,寺宇傾毀,雜草叢生,他與僧徒、民眾一同修寺建屋,重繼香火,終於延續了金山寺的輝煌。

自古以來,金山寺聳立於長江邊,寺門別具一格地朝西而開,在寺門眺望,可見「大江東去、群山西來」的壯麗景色。寺廟依山而建,形成「寺裹山」的奇景,遠看只見寺塔,不見青山。時至今日,金山寺還保留了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龍洞等名勝古蹟,並藏有「鎮山四寶」:周朝銅鼎、諸葛亮戰鼓、蘇東坡玉帶和文徵明《金山圖》。那些美麗的神話傳說,也為金山寺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江蘇鎮江金山寺。圖源:攝圖網

談到江南的另一座古寺——杭州靈隱寺,有人會想到狂放不羈、扶危濟困的濟公(道濟和尚),他曾在靈隱寺剃度出家,或是傳說中從印度靈鷲峰飛至杭州的飛來峰,還有自民國時期失散77年,直到2004年才重歸靈隱寺的鎮寺之寶「生天堂古缸」。而說起靈隱寺的歷史,同樣可以追溯到東晉。

東晉咸和元年(326),北方戰亂未休,逃至南方的士民剛剛站穩腳跟。此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西湖岸邊、飛來峰下,認為這是一處地靈水秀的「仙靈所隱」之地,於是面山建寺。這就是靈隱寺的肇始。

此後,靈隱寺初具規模,享有盛名,鼎盛時有9樓、18閣、72殿堂,僧房1300間,僧眾3000餘人,發展到宋代,時人品論江南各佛寺,以靈隱寺為首,明清時兩度重建,清康熙帝題名「雲林禪寺」,至今仍欣欣向榮。

▲浙江杭州靈隱寺。圖源:攝圖網

江西九江市廬山西麓的東林寺,始建於東晉太元九年(384),為時任江州刺史桓伊,幫助高僧慧遠籌建而成。

慧遠的老師道安,是當時享譽南北的佛教學者,早年在北方師從於佛圖澄,後來南下襄陽注釋佛經。前秦苻堅攻破襄陽時,得知道安在此,大喜道:「朕以十萬之師攻取襄陽,唯得一人半。」於是將道安請到長安,推崇禮遇。

道安再度北上,而他的高足慧永、慧遠避難來到江南。慧永先到廬山,在廬山北麓香爐峰下結茅而駐,發展為西林寺。後慧遠來到廬山與師兄相會,在江州刺史桓伊的相助下,也建起了一座寺廟,因在西林寺以東,故取名「東林寺」,寺前臨溪,山不甚高,有松林清泉環繞台階,自東晉建成,幾度興衰,現山門三字為康有為親筆所書。

東林寺建成後,慧遠住持30餘年,授徒沙門上千人,開創淨土宗,成為江南的佛教領袖。因此,東林寺是淨土宗的祖庭。

東晉末年,掌管朝政的桓玄有稱帝的野心,聽說了慧遠的名聲,寫了封信寄到東林寺,想要拉攏他,聲稱沙門受到王權德澤,理應禮敬王者。慧遠卻回信道,沙門屬於塵外之人,不應致敬王者。野心勃勃的桓玄敬重慧遠,日後稱帝也沒有為難這位名僧。

值得一提的是,慧遠所處的時代,是東晉門閥政治的末期,士族的勢力尚能與皇權分庭抗禮,所以慧遠才能堅持「沙門不敬王者」。若是皇權獨尊,宗教也不得不向權力低頭。

▲在東林寺眺望廬山。圖源:圖蟲創意

沙門不敬王者,王者卻敬沙門。南北朝時期,南朝帝王大都推崇佛教。

從寒門逆襲的宋武帝劉裕,常常禮遇高僧,以此為自己提高聲望。劉裕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常與高僧討論佛理,贊同佛教的社會教化功能,說:「若使率土之濱,皆純此化,則吾坐致太平,夫復何事!」

南齊宗室、竟陵王蕭子良,尤喜佛法,在雞籠山的王邸中「招致名僧,講論佛法,造經唄新聲,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雞籠山成為江南的佛教勝地,著名的雞鳴寺就建在其東麓山阜上,慧遠的弟子雷次宗也曾在此開館授徒。

南朝最有名的一位崇佛皇帝,是梁武帝蕭衍。梁武帝在位時,四次捨身同泰寺,脫下帝袍,換上僧衣出家,要群臣捐錢才能贖回。他甚至以九五之尊,接受法名和菩薩戒,成了一個「皇帝菩薩」。有學者認為,梁武帝之所以尊奉佛教,是想以一人獨居「兩界」(世間、出世間)的最高統帥之位,顯示出絕對權威和特殊地位。

印度禪僧菩提達摩自海上入華後,聽聞梁武帝篤信佛教,於是前往建康(今江蘇南京),見到了梁武帝。在佛教禪宗的史料中,梁武帝和達摩有過多次對話,卻因觀點不同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相傳,梁武帝問達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

達摩答,這些並無功德。

梁武帝聽了,自是不悅。達摩接着說,您做的這些都是小善,何況這些事不過如同人的身影,雖有非實。

梁武帝又問道:「那什麼才是真功德?」

達摩答:「真功德無形無相,世俗求功德之心無法得到。」

有人認為,達摩主張的是普渡眾生,梁武帝雖表現虔誠,在梁朝大興佛教,但更多是追求自我修行,他們心中的「佛」是不同的。因此,達摩只好辭別梁武帝,渡江北上。此後,達摩作為中國禪宗的創始人,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理;而一生力行戒律的佛教徒蕭衍,卻因為接納了北朝叛將侯景,最終被侯景背叛,死於非命,江山盡毀。

▲梁武帝畫像。圖源:網絡

魏晉南北朝時,江南佛教衍生出了諸多宗派,除了前文說到的淨土宗、禪宗外,還有三論宗、天台宗等相繼出現,並廣為傳播。唐代詩人杜牧有一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說的是南朝佛教興盛,放眼望去,千里江南,山水勝處,無數琳宮梵宇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

這些寺廟中,有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的南京棲霞寺。這座寺廟建於棲霞山上,南梁僧朗於此弘揚三論教義,三論宗遂以棲霞寺為祖庭。晚清時,棲霞寺一度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後於1919年重建。

另一座建於南朝的名寺是靈谷寺。該寺在南京中山陵東1公里處,始建於南粱天監十四年(515),乃梁武帝之女永定公主為寶志和尚所建。寺內有中國現存最大的無梁殿,寺中玄奘院供奉有玄奘法師的部分頂骨。目前,靈谷寺中的諸多歷史建築與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紀念塔一起並稱為「靈谷景區」。當年響徹南朝梵音的古寺,如今安靜地守護着烈士的英靈。

▲江蘇南京靈谷塔。圖源:攝圖網

蘇州的寒山寺亦始建於南梁天監年間。寒山寺自古為人嚮往,不僅僅在於名僧、佛像等有形之物,更在於寒山寺獨特的文學意境。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使這座蘇州城外的古寺,成為天下聞名的勝地: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佛教徒興建寺廟,道教徒則修築宮觀,俗稱道觀。

道觀的選址大有講究。道教專門用「洞天福地」來指神仙、真人所居的名山勝境,具體而言,分為「十大洞天」,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三十六小洞天」,是「上仙統治之處」;「七十二福地」,「上帝命真人治之」。

道觀往往就建在這些被譽為「洞天福地」的名山大川之上,與自然環境融合於一體,仿佛人間仙境。在道教流傳已久的江南地區,可以看出道教對「洞天福地」的追求。

▲江西蘇州玄妙觀。圖源:攝圖網

江蘇玄妙觀,位於蘇州觀前街,為江南地區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道教宮觀,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觀中有南宋畫家臨摹唐代吳道子的老子像碑,這是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碑上有唐玄宗的題詞,唐朝皇帝姓李,十分尊崇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耳,對唐代道教的發展亦有推動作用。

玄妙觀中的「三清殿」建於宋代,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結構,由40根兩人才能合抱的大石柱支撐。三清殿是道教宮觀中的重要建築,供奉「三清」,中為玉清元始天尊,兩側分別為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江蘇九霄萬福宮,坐落在「七十二福地」之首的茅山。茅山相傳是「三茅真人」的修行地,不只是上清派(茅山派)的祖庭所在地,也有正一道、全真道的道場。九霄萬福宮始建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今還藏有宋哲宗賜給茅山道士的「鎮山四寶」:玉印、玉圭、哈硯和鎮心玉符。在民間故事中,茅山道士也是驅邪降魔的一把好手。

▲江蘇九霄萬福宮。圖源:攝圖網

江西有一處道教聖地龍虎山。

位於江西省貴溪縣上清鎮東的龍虎山上清宮,是歷代天師供祀神仙之所,相傳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修道,因此,魏晉以來,正一道的活動中心向東轉移至龍虎山。為表示對張天師的尊崇,上清宮的建築和皇宮相比,僅矮一尺,原是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道觀之一。

龍虎山上,還有一座天師府,全名叫「嗣漢天師府」。當初,張陵的四世孫張盛攜先人印劍、經籙遷回龍虎山,從此,天師家族在龍虎山代代相傳。宋元兩朝皆賜封張天師後人,使其總領江南諸路道教事,與北方的全真道形成並立之勢。

杭州洞霄宮,位於餘杭名山大滌山,道教將其列入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四,名大滌玄蓋洞天。宋代,皇室崇尚道教,作為江南名觀的洞霄宮盛極一時,尤其是在建炎南渡後,南宋皇帝常到大滌山築行宮避夏,一些退休或遠離朝堂的名臣被授予「提舉洞霄宮」的閒職,如名相李綱、將領張浚等曾名列其中,時人稱洞霄宮是「半個朝廷」。

位於江蘇南京冶城山上的朝天宮,則是江南現存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組宮殿式古建築群。目前,朝天宮已成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館藏文物有10萬餘件,是研究江南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江蘇南京朝天宮。圖源:攝圖網

這座宮觀堪稱儒、道結合的代表作,其名稱為明太祖朱元璋所取,意思是文武官員及官僚子弟學習朝見天子禮儀的場所。晚清時,朝天宮毀於戰火,曾國藩李鴻章在原址對其進行重建,又將江寧府學遷於此地,朝天宮從原來的道教建築變成了儒家的文廟,殿內供奉孔子的牌位。

事實上,在文化包容的江南地區,這種宗教建築相互轉換的現象並不少見。

比如說,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曾經是一座道教名山,位列七十二福地,建有開元觀、仙壇宮等道觀。到了唐天寶年間(742—756),信奉佛教的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華,上九華山東崖岩,尋一處僻靜之地苦行修煉。當地人見金喬覺飄洋過海來到九華山修行,整日靜坐石室,唯有觀音土加少許米烹而食之,深為感動,於是捐錢買下一塊地,為他修建廟宇。金喬覺駐錫九華數十載,一生行善積德,僧眾認定他是地藏菩薩化身。

此後,九華山佛寺林立,成為地藏菩薩道場,清代達到鼎盛,有寺廟300餘座。如今,九華山「護國肉身寶塔」北門廊下,還有橫匾用金字小篆寫着地藏菩薩誓言,「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為民國總統黎元洪所書。

▲安徽九華山風景區。圖源:攝圖網

江南另一處佛教名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狹長形小島。

普陀山也有道教背景,據說,秦安其生、漢梅子真、晉葛稚川等方士、道人都曾來此修煉。後來,普陀山的道教色彩卻漸漸變淡,取而代之的是佛教文化。

唐咸通四年(863),有名日本僧人從中原請得一尊觀音像,想要回國,途徑普陀山,遇風受阻,觀音像隨船漂到了岸邊。人們認為,這是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的徵兆,於是在船到之處建廟供奉,建了一座「不肯去觀音院」。此後,普陀山變成了供奉觀音的道場。至清末,全山已形成三大寺、88禪院、128茅蓬,每逢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儼然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圖源:攝圖網

隋唐時期,佛教各宗在南北各地開枝散葉,其中,禪宗在江南深深紮根,到宋代,江南禪院形成了「五山十剎」的格局。

當初,達摩告別梁武帝,北上修行傳道。以達摩為祖師的禪宗,經過幾代傳承,到五祖弘忍時已經隆盛起來,聞名天下。投於弘忍門下的弟子日益增多,這其中就有神秀、慧能。

有史料記載,弘忍為了考驗弟子,讓弟子們各作一偈。

神秀主張漸悟,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主張頓悟,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二者不同主張,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此後,禪宗各流派在東西南北各據一方,北宗禪系以神秀為代表,以洛陽和荊州為中心;南宗一派以慧能及其弟子為代表;西面有智詵在資州弘揚的淨眾保唐禪派;東面以金陵(今江蘇南京)為中心,活躍着牛頭宗一系。

▲慧能畫像。圖源:網絡

在此,說一下唐宋時期江南流傳的南宗禪和牛頭禪。

六祖慧能之後,南宗禪由其親傳弟子分出3支法系: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和菏澤神會。唐貞元(785-805)、元和(806-820)年間,南嶽系的重要人物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懷海倡導的洪州宗禪學迅速崛起,成為南宗禪之大宗。

馬祖道一在南昌佑民寺傳法的時間最長。這座禪寺至今仍在南昌市的鬧市區。馬祖道一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意思是,求佛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自己的身心上,培養自己的平常心。

百丈懷海作為馬祖道一的弟子,在今江西奉新縣的百丈山上創建了百丈寺,繼承馬祖農禪合一的思想,在白雲繞山的禪寺中一邊參禪,一邊耕作。百丈懷海也是一位宗教改革家,他為禪宗叢林制定了《禪門規定》,確立了禪宗的基本戒律《百丈清規》。

有人問百丈:「何為心解脫?」百丈答道:「不求佛,不求知解,垢淨情盡;亦不守此,無求為足;亦不住盡處,亦不為地獄縛,不愛天堂樂,一切法不拘,始名為解脫無礙。」

▲牛首山上的寺廟。圖源:攝圖網

這一時期,在江南廣為流傳的還有牛頭禪。

牛頭宗因其開創者法融居於金陵牛頭山(今名牛首山)得名。牛頭宗禪系的名寺眾多,其中,位於金陵的延祚寺和天寶寺已經無處可尋,牛首山上留有一座建於唐大曆九年(774)的佛塔。另外,位於鎮江黃鶴山下的鶴林寺也曾是牛頭宗的重鎮,宋代的書法家米芾仰慕此寺,來到這座禪寺後,自願永護名勝,去世後葬於此地。

宋代,士大夫與佛教的關係更加緊密。

蘇軾在杭州為官時,在徑山寺(萬壽禪寺)創立了「十方住持」的選舉制度,這是一種官府為寺院選住持的方法,有助於佛教領域人才的選拔和流動,對後世影響深遠。禪宗亦尊重蘇軾,一些禪寺設有東坡祠。

▲浙江寧波天童寺。圖源:圖蟲創意

蘇東坡經常和江南的禪宗僧人打交道,他說:「吳越多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

據說,有一次,蘇軾寫了一首詩贈給好友佛印禪師: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詩中的「八風」,指的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結果,佛印禪師收到信後,只回了兩個字:「放屁。」蘇軾一看就急了,立馬坐船過來和佛印理論,結果在佛印的僧室外面看到一張紙條:「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佛印的意思是,既然「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都不值一提,那您為何還會因為一句「放屁」渡江而來呢?

北宋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滅後,宋室南遷,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當時,臨安城分佈着諸多禪寺,西湖岸邊即是坐擁南屏晚鐘、雷峰夕照的淨慈寺,稍遠處為靈隱寺,往西有徑山寺,朝廷上下得到佛學的薰陶。

於是,南宋朝廷從江南禪寺中選拔出「五山十剎」,作為等級最高的禪院。「五山」依次是杭州徑山寺、杭州靈隱寺、杭州淨慈寺、寧波天童寺、寧波阿育王寺。「十剎」有錢塘中天竺寺,湖州道場寺,溫州江心寺,金華雙林寺,寧波雪竇寺,台州國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靈谷寺,蘇州萬壽寺、虎丘寺,主要集中在今浙江、蘇南一帶。

「五山十剎」的確定,使歷史悠久的江南寺院得到朝廷官方禮遇,士大夫和寺廟的往來更加密切。

▲[元]顏輝《虎溪三笑圖》:相傳,慧遠居東林寺時,送客不過溪。一日名士陶淵明、道士陸修靜來訪,三人相談甚歡,送別時不覺過溪,虎輒號鳴,三人大笑。圖源:網絡

可以說,經歷千百年來的傳承,佛教、道教在江南興盛並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江南的地理氣候。凡有山林之處,必有寺廟、道觀,江南遍地佳山秀水,氣候四季分明,自然得到僧、道的青睞,故自古寺廟、道觀林立。

二是南方經濟的崛起。歷次中原戰亂,導致多次衣冠南渡,大量人口湧入江南,既為經濟重心南移提供了勞動力和商品,也帶來了富有活力的學術氣息,儒家士大夫與佛、道二教的交流更加自由。

宋元以降,專制加強,儒家獨尊地位更為突出,士大夫「不惟儒服,而兼取釋道」卻成了時尚,三教合一的趨勢愈發明顯。明代刻印的《一團和氣圖》(《三教混一圖》)中,取儒、道、佛三教合一之說,把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聖的畫像融為一體。

▲[明]《一團和氣圖》。圖源:網絡

出生於晚清時期的著名史學家、江蘇蘇州人顧頡剛,回憶起小時候家中懸掛的神軸:

玉皇大帝坐在第一級,旁邊立着男的日神,女的月神。很慈祥的觀音菩薩是第二級,旁邊站着很活潑的善財和龍女。黑臉的孔聖人是第三級,旁邊很清俊的顏淵捧着書立着。

第四級中的人可多了:有穿樹葉衣服的盤古,有溫雅的文昌帝君,有紅臉的關老爺,有捧刀的周倉,有風流旖旎的八仙,又有很可厭的柳樹精在八仙中混着。第五級為搖鵝毛扇的諸葛亮,捧元寶的五路財神。第六級為執令旗的姜太公,弄刀使槍的尉遲敬德和秦叔寶,伴着黑虎的趙玄壇。第七級為歪了頭的申公豹,踏着風火輪的哪吒太子,捧着蟾蜍盤笑嘻嘻的和合(二仙),嗔目怒發的四金剛。第八級是神職最小的了:有老憊的土地公公,有呆坐在井欄上的井泉童子,有替人管家務的灶君。

江南地區三教合一、思想交融的現象,在學者的童年回憶中留下了如此生動有趣的一筆。而今,分佈在江南各處的寺、觀,依舊在講述着貫穿古今的風物故事,江南文脈,延綿不絕。

參考文獻:

[梁]僧祐編撰,劉立夫胡勇譯註:《弘明集》,中華書局,2011

[梁]慧皎:《高僧傳》,中華書局,2023

顧頡剛:《顧頡剛民俗論文集》,中華書局,2011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嚴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王媛編著:《江南禪寺》,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沈驊編著:《江南文化十六講》,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

王俊:《中國古代寺廟與道觀建築》,中國商業出版社,2022

王衛平等:《江南文化概論》,蘇州大學出版社,2023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最愛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102/212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