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記者小舞(X@reporterxiaowu)
安然度過了今夏的北戴河會議之後,習近平依循每逢10年紀念的慣例,在8月22日這天,以中共中央名義高調「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並在鄧小平子女的現場見證下,讚揚鄧小平「功勳彪炳史冊、永勵後人」,直言對鄧小平最好的紀念「就是把他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中共三中全會之前,習近平曾在新華社被撤稿件中被冠以「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顯然,縱使改革家的名號還沒有徹底坐實,至少,習近平本人還是非常享受官方媒體頻繁將他與鄧小平比肩的敘事方式,畢竟,加速倒車的「人民領袖」習近平可能在內心中已經自認為超越了中共政權的締造者毛澤東,中共元老中,能夠讓他自愧不如的大概率也只有製造六四屠城悲劇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了。
內憂外患,經濟嚴重下滑之際,憑藉三中全會釋放的改革訊號,在歷史的垃圾堆里翻撿出在公眾心目中擁有極高改革威望的鄧小平來為自己站台,可能是習近平在塑造改革家道路上為數不多能夠藉助的階梯了,只是,誠如習近平不小心在紀念講話中吐露的一句實話「該改的堅定不移改,不該改的不改」揭示的那樣,習近平認知中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跟公眾期待的方向,跟外界預期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簡單來說,習近平的改革充其量只是對經濟領域暴露出的不適宜政策進行小修小補,並不會觸及「政治體制」,可以預見,在習近平治下,中共所謂的改革就是進一步集權獨裁,進一步鉗制言論思想,進一步限制自由。
任何時候,痴迷終身制,渴望效仿毛澤東、鄧小平終身對權力保持影響力的習近平都不可能成為外界期待的改革家,他只能是那個夢想着統治中國人民萬萬年為紅色政權續命的「獨裁國賊」。
登基12年來,集黨、政、軍權於一體的習近平,禍國殃民,罪責深重,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梳理下他的九條重大罪狀,是為「九評習近平」。
第一條,非法修憲謀求終身連任。
慶豐初年,習近平還想着通過親自到北京月壇北街慶豐包子鋪排隊吃包子釋放親民形象,但隨着刁組長「小組治囯」逐步集權,以黨代政,習近平野心膨脹,最終隨着國家主席、副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憲法限制在2018年3月11日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習近平的皇帝夢正式有了立法保障。
說起來,習近平稱帝野心很早就在海外輿論中流傳,但真正昭告天下,還是源於這年2月25日下午3時55分,新華社發佈的一條英文簡訊,新華社信息非常明確,標題直接為《CPC proposes change on Chinese president’s term in Constitution》(中共中央建議修改憲法中國主席的任期),內文直言「中共中央建議從憲法中刪除國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能超過兩屆的表述。建議於周日發佈」。瞬間刷爆中國人朋友圈,舉國上下一片哀嚎。
兩小時後,新華社再以中文發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修憲建議全文,卻沒有單獨為建議主席任期修改發通稿,就這樣,習近平成功以非法手段完成憲法修正,中共控制的輿論工具最大聲浪對外鼓吹,修憲「符合國家事業發展需要、順應人民意願」。
面對終身制和稱帝質疑,人民日報發文狡辯,表示「黨的總書記、黨的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的任職規定保持一致,是符合我國國情、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設計」。修改國家主席任職規定,是着眼於健全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在憲法上作出制度安排。這一修改不意味改變黨和國家領導幹部退休制,也不意味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環球時報》引述權威解讀表示,任期限制取消不代表恢復領導幹部終身制,而是要保持並完善「三位一體」的領導機制。環球時報還說,支持修憲既是理性也是信仰。
相比中共官媒,海外的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美國之音、《紐約時報》、德國之聲及香港《明報》評論認為,本次憲法修正案「是對鄧小平努力推動和建立的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並建立任期制的破壞和打擊」,削弱集體領導模式的制衡能力,同時可能會重新發生文革時期的個人崇拜等問題。
藉此,中國成為朝鮮之外,全球唯二的領導人可以有機會終身任職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今的現實已經說明,習近平並沒有效仿他的前任江澤民、胡錦濤在兩屆任期屆滿之後退休,而是成功開啟了自己的第三個任期,只要他喜歡,就能像毛澤東一樣直接干到死。
之所以說習近平是非法修憲,一如《紐約時報》所披露的那樣,即便按照中共的程序也並非那么正當,「習近平利用速度、保密和恐嚇,壓制了黨內外潛在的反對者。他略過了前任領導人修憲時所採用的、旨在建立共識的大會。他任命效忠者起草並支持修正案。他將整個過程置於共產黨的嚴格控制之下,甚至在黨內也幾乎不允許辯論。」
第二條,倒行逆施,將中國重新拉回「文革軌道」,中斷改革進程。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路徑在1989六四屠城之後就被屠夫鄧小平按下了暫停鍵,1992年已經退下來的鄧小平南巡之後,中共也只是將改革框定在經濟領域,即便包括胡溫在內的中共黨魁很清楚,「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但卸任之際,他們對習近平推進改革的希冀還是很快落空。
按照中共官媒的說辭,2012年11月17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就對堅持黨的領導提出明確要求,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提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指出「黨的領導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方面」。
不止在語言方面全面回歸毛澤東時代,習近平的施政方向也是肉眼可見的後退,2016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重新將此作為一項政治原則。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通過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該政治原則寫入黨章。2018年兩會通過了修憲方案,在中國憲法正文第一條中增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言下之意,就是以憲法的形式確定了中共永久統治中國的權限和資質。
2019年秋,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的一次開班講話中使用了58次「鬥爭」一詞,新華社就此發表《「鬥爭」!習近平這篇講話大有深意》一文,指出「這篇重要講話的核心關鍵詞就是『鬥爭』二字」。9月,胡少江在自由亞洲電台發佈評論文章,認為習近平「以如此「好鬥」的姿態發表主旨演講,這如同公開宣示,習近平意欲超過了建國領袖毛澤東,成為中共歷史上「最好鬥」的領袖」,胡少江分析指出習近平不顧海內外各階層的不滿,「要沿着自己的那條一條極左的瘋狂路線走下去,也表明了他將不惜一切手段對任何不同意見進行堅決的鎮壓」,胡少江表示「當下中國的政治荒謬和輿論一律幾乎與文革前毫無二致」,並表示是習近平在營造文革2.0。
自2020年以來,中國對一部分民營企業的管控令一些公司面臨着巨大困難,而這些監管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於「國進民退」趨勢的討論。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系列的行動是關於確保私營企業不會過於強大,並能夠真正符合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議程。
這期間,從螞蟻科技集團的上市計劃在2020年11月3日被中國監管當局叫停開始,到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12月24日宣佈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再到2021年3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因存在「不正當價格行為」對美團旗下的社區團購業務美團優選處以150萬元罰款,以及2021年7月2日,中國國家網信辦宣佈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都讓我們看到了習近平治下對民營經濟的戕害。
面對經濟下行和百姓強烈不滿誘發的維穩壓力,習近平意圖藉助紀念鄧小平為自己打造改革家形象,實質上,習近平的改革出發點並非為百姓謀福利,只是他用來延續政權生命的權宜之計,忽悠老百姓的話術罷了
習近平口中所言的「不該改的不改」,恰恰是中國人民期待的政治體制層面,但在習近平主導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治國方針下,政治體制依舊是無法觸碰的禁區。
中國的改革進程,早就被改革家習近平親自終結。
第三條,拋棄韜光養晦,投入俄羅斯懷抱,製造中美對立。
韜光養晦是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於1990年提出的外交方針,全句「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決不當頭,有所作為」共28個字,堪稱鄧小平外交智慧的精華凝結,雖然鄧小平所謂的「韜光養晦」具有外交欺騙性,但在江澤民、胡錦濤兩朝,恪守這一原則20多年,為中國贏得了廣泛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成功加入世貿組織,迎來同美國建交後的一段蜜月期。
遺憾的是,帶頭扛起社會主義陣營這面被鄧小平丟棄的大旗,在習近平上台之後很快被重新撿起來,野心更大的習近平不滿足於充當早就破產的社會主義陣營老大,而是謀求全球發展中國家的引領地位,與美國領銜的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分庭抗禮。
自認為具備走到「世界舞台中心」資格的習近平,上任伊始就拋棄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採取更具有攻擊性的「戰狼外交」,開始給世界「定規矩」,謀求超級大國地位,與美國平起平坐「共治天下」。
要知道,美國今天的國際地位依託的不僅僅是全球第一的經濟規模和首屈一指的科技軍事實力,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確立的國際新秩序,並且經歷了冷戰洗禮後延續至今,美國的世界領導力是舉世公認,並非領導人自封。
很可惜,野心夠大智慧卻不太足的習近平誤判國際形勢,戰狼外交處處碰壁,導致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幾乎全球所有重要工業大國和經濟體為敵,另一方面,卻堅定的站在人類公敵和獨裁者普京這邊,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提升至「無上限」,哪怕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本土之後,對普京和俄羅斯依然不離不棄,招致美國嚴重經濟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