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史縱緯:「9.13事件」若干細節之我見

作者:
突變發生在23點40分。胡萍打來電話,告知潘計劃有變,當晚就要飛行。潘景寅立即要求給飛機加油。從另一渠道獲悉林立果已經從北戴河出發,潘當即叫醒3位機械師先去準備飛機——他們要把飛機的蒙布、堵塞、夾板等拿掉,需要一定時間。潘應該是打算等準備工作差不多之後,再叫機組其他人員。然而,又一個突發情況出現了。0時22分,林彪汽車疾駛而至。葉群、林立果高喊着有人要害林副主席,要飛機馬上起飛,這是潘景寅完全沒料想到的。催促之下,他發動了飛機,並指示機械師邰起良通知機組其他人員登機。

依據多年所收集到的資料,筆者對"9.13事件"中的人物及若干爭議較大的細節,談點看法:

1,面對廬山會議後的政治險境,林彪會積極應對還是聽天由命?

以林的性格,不會選擇後者。從他放言"文的不行、搞武的行"、到他教誨林立果吸取南唐李後主的教訓,都決定了他不會像有些描繪的那樣病病歪歪,任人宰割。如果有,那也是他有意偽裝出來的假象,如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白菜

2,林立果制定的"5.71工程紀要",林彪是否知情?

筆者認為他一定知情,至少也聽林立果詳細講述過。制定計劃原本就是林彪給兒子佈置的任務,焉能不了解、不過問?至於"上中下"三策,則有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大體上講,林彪傾向於到廣州後與毛對峙、談判,葉群傾向於逃到蘇聯,而林立果更希望刺殺毛。

3,為什麼至今沒能解密黑匣子的內容?

因為林彪乘坐的"三叉戟"並沒有"黑匣子",即使有也不知道用。當時的中國缺乏黑匣子的知識。回憶當年傳達林彪事件時,可曾有人想到飛機上的黑匣子到哪裏去了、記錄什麼嗎?親歷者可以捫心自問。

黑匣子並非飛機製造商生產,而是另由專業公司製作。黑匣子也不像錄音機,隨時錄也可隨時聽,而是必須由生產公司解碼。林彪乘坐的三叉戟是1970年中國從巴基斯坦買來的二手貨,從沒檢查過黑匣子是否存在或是否工作。黑匣子的製造商也從未收到過該機的黑匣子及解碼請求。

至於說黑匣子目前在俄羅斯不解密說法也站不住腳。俄羅斯連"卡廷慘案"都沒有隱瞞,有什麼必要對三叉戟上的黑匣子保密至今?

4,林彪的"9.8手令"是否偽造?

懷疑"9.8手令"是偽造的,理由不外兩點:

a.手令有橫板和豎版兩份;

b.林彪有秘書模仿林的筆跡。

有兩份就能證明手令不存在?筆者不知這個說法的道理。在中國普遍實行"介紹信"的年代,出差辦事往往除了一份正式的介紹信,還要預備一些空白介紹信,以防出現某些事先未想到的變化。同理,林立果為何不能請求父親寫出兩份手令方便行動?這樣,林立果和周宇馳各拿一份,免得兩人分頭行動時因此誤事。所以筆者認為手令有兩份就懷疑是偽造的說法站不住腳。

此外,有橫排、豎排區分也很好解釋:便於劃分責任。至於說林辦秘書模仿林彪筆跡確有其事,但"9.8手令"是其所為則沒有任何證據。"9.13"後,林辦工作人員被關"學習班"數月乃至數年,經歷了專案人員像篦頭髮一般的審查。如有秘書偽造林彪手令,不可能瞞得住;如果是專案人員逼迫秘書造假,時至今日也早已應大白天下。何況9月8日在北戴河的秘書是宋德金,不是模仿林彪筆跡的那位。

5,林彪是否可能問"伊爾庫茨克有多遠?"

不知為什麼不可能。即使林彪以前知道北京至伊爾庫茨克的距離,也未必知道北戴河至庫市的距離;即使都知道,上了年紀的人一時想不清楚、問一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何況還有另一種可能——林彪有意拿這句話試探李文普和司機楊振剛的態度。在那個對"蘇修"充滿仇視的年代,那個連電信接線員都敢擅自拒接蘇共領導人電話的年代,林彪要逃往蘇聯,確實是一個難以啟口的命令。林彪以此試探一下李、楊二人,總比上飛機之後再開口好一些。事實也證明了李文普確實未經得起"考驗"。

持林彪不可能有此問者,根子還在於相信林彪是被欺騙的。事實上,林豆豆在事發後寫給中央的報告中,已經披露了林彪知情的內容。而那時,她還處在被中央一再表揚"大義滅親"的階段。甚至她還受此鼓舞,又寫了一些內幕材料,連毛澤東都看不下去,傳話給她別再寫了(可惜這批材料未能公諸於世)。並不是半個世紀後她改變說法,聲稱是被逼供信。逼供信確實有,但不是林豆豆最初寫報告那個時段。

6,李文普中途下車之謎

否定了林彪說過"到伊爾庫茨克有多遠"之後,馬上就會面臨李文普為何中途下車的難題。作為跟隨了林彪數十年的警衛秘書,林彪對他的信任甚至超過了葉群,他為何會在汽車開出沒多遠就果斷下車呢?難道李文普吃了豹子膽、放棄警衛首長——而且是副統帥、黨章規定的接本人——的職責,這可是殺頭之罪啊!

僅憑這點就可推斷,即使林彪沒有說到庫市有多遠的話,那也一定是林彪一家在車上的談話,使得李文普認定他們的確是要逃往蘇聯。否則李文普的行為沒辦法解釋。別說林彪了,你可曾見過哪些軍隊首長的警衛員敢在隨行中下車、放棄警衛職責的?說李文普是"臥底",更像是按正常邏輯無法解釋,不得不編造出來的故事。

7,如何解讀"中央"要求林立衡也跟着上飛機?

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可以設想,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深知毛林間爭鬥的底細,知道毛南巡的目的。此時,忽然林彪的女兒密報林彪要外逃,而且山海關機場也確實停有林彪的專機——這將是一個怎樣級別上的危機?!稍有不慎,後果難以想像。對林豆豆的話,周是不敢不信——那後果太嚴重;又不敢全信——如不屬實,貿然行動將造成嚴重的政治事故。這確實是一個大難題。讓林豆豆也跟着一起上飛機——她畢竟也是林家的一員——則是最好的方法。一則不必採取強制措施得罪副統帥,二則又能通過林豆豆掌握林彪的動向。周做此選擇一點也不奇怪。

而林豆豆為什麼難以接受?因為她與任何人不同——林彪外逃,對她而言是確鑿無疑的。不僅林立果曾幾次向她吐露了實情,而且,極可能她也已經從林彪處得到了確認,只不過"9.13"後她不肯承認罷了。所以,讓她跟着上飛機就等於害她——墜機前,就是逼着她投靠蘇修;墜機後,那簡直就是要斬草除根、不留活口了。

8,警衛部隊為什麼沒能攔截林彪的汽車?

這是林豆豆一再責怪警衛部隊乃至北京方面失職的說法,其實是很荒唐的。首先,她把自己看成什麼人了?你一句話,警衛部隊就得執行?於公,一個《空軍報》的副總編有什麼權力限制一個中共副主席、一位政治局委員、外加一位空軍作戰部副部長的行動?於私,女兒限制父母也是不合情理的。

其次,林豆豆說他們要外逃——無法確定真偽。從警衛部隊到北京的中央,最多也只是將信將疑。萬一林彪是正常出行,攔截林彪汽車的責任誰負得起?別說在北戴河的警衛部隊,就是周恩來,能下命令攔截副統帥的車嗎?充其量也只是要求警衛部隊注意觀察、隨時報告。畢竟此時林彪還是毛的接班人,不能拿後來他已成為"投敵叛國分子"來說以前的事。

順便說一句,在"9.13事件"的相關爭論中,這種用林彪是"叛國"、"投敵"結論來審視事件發生前的現象比比皆是——為什麼不攔截?為什麼不阻止?等等。這並不是一種探討歷史真相的科學態度。

9,為什麼"四大金剛"對要飛廣州一無所知?

這簡直太好理解了——一句話,火候不到。

林彪要飛廣州與毛分庭抗禮,這可是大逆不道,猶如發動一場政變。知道的人越多,泄密和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

大量的資料披露:林立果的"小艦隊"對安排黃吳李邱飛廣州,是做了周密計劃和充分準備的。不僅胡萍專門準備了八架飛機、規劃了實際的和對外佯稱的飛行路線;空軍副參謀長王飛專門召集了會議,研究和佈置具體的分工——細緻到了黃、吳、李、邱分別由哪一組負責登機、對拒不服從的秘書和警衛員如何處置;還安排了專人保持機場電話暢通,一旦四個人中有人質疑,則由林彪親自與他們通話。

當然,由於林豆豆告密,周恩來採取了果斷措施——派8341政委楊德中"協助"吳法憲,到西郊機場控制了胡萍準備的飛機;派李德生坐鎮空軍司令部;電令李作鵬,不准停在山海關機場的三叉戟起飛等,使得第二日飛廣州的計劃泡湯。

四個人不知情是事實,只不過是因為還沒有到需要通知他們的時候。如果因此就輕言沒有這個計劃,則不符合事實。

10,葉群為何阻止了林彪給毛的信?

1971年5月,林彪給毛寫了一封信。主旨是:貫徹九大的團結路線,保證批陳整風以後"黨中央和中央政治局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保持鞏固的團結",提出"暫定十年之內,對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的大軍區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實行不逮捕、不關押、不殺、不撤職等四不",並將這一規定傳達到"北京以至其他必要城市擔任衛戍部隊的每一士兵"。

林彪的信傳達了哪些含義?首先,鞏固和維持"九大"路線,就是維護文革路線,防止劉鄧為代表的走資派死灰復燃、捲土重來。而這些要靠什麼?當然是林彪的軍人集團——能指靠江青張春橋等人嗎?這是對毛澤東的一次提醒和警告,實質上就是以維護毛的文革路線來換取林彪集團的人身安全,與反毛、反四人幫沒有半點關係。

那麼,葉群為什麼要阻止林彪這封信的發出呢?並非她不同意信的內容,而是覺得不是時機。白紙黑字,鐵證如山,如果被毛抓住,做為林反毛、為廬山會議翻案的證據大加批判,就事與願違。這或許也是毛一直想找而不得的由頭。到那時,林彪分分鐘都有下台被清算的可能。想必葉群的理由說服了林彪,才把這封信壓了下來。

事實上,如果林彪攜黃吳李邱等人飛到廣州,成功逃脫了毛的控制,這個時候再發這封信就是最好的時機、也就能真正地發揮作用了。

11,三叉戟飛行路線之謎

林彪乘坐的三叉戟從山海關機場起飛後,在空中劃了一個大弧線。有人解讀為林彪獲悉"被騙"後,要降落卻被周恩來下的禁空令所阻。這個說法不值一駁,飛機起飛到周恩來下達禁空令,中間隔了相當長的時間,且不說中間還有周恩來對飛機喊話,不論在哪兒降落,周都會親自去迎接。還有人說地面上看到飛機在空中劃了一個問號,更是無稽之談。按照飛機航線,別說地面上看不到什麼問號,即使在雷達上、地圖上也沒畫什麼問號。

但飛機確實不大正常,平時2分鐘便能完成的轉向,三叉戟整整用了20多分鐘才完成。而且飛機轉向後一直向西飛,接近中蒙邊界後才向北越境。這又是為什麼呢?雖然無法確切知道駕駛艙里發生的事情,但,無非是幾種可能:

林彪等人暫時沒想出如何向潘景寅亮明目的地;

也可能是潘景寅知道飛行目的地後,內心受到了強大的衝擊。所以,飛行方向顯得猶豫不決。

還可能是有意向西飛一段時間,目的是迷惑地面。等接近中蒙邊界後再突然轉向、出境,地面來不及採取措施。

這原本就是林立果為了避開各地的雷達,事先規劃的路線。

12,三叉戟為何在機組人員不全的情況下起飛?

由於三叉戟上人員全部罹難,不可能有目擊者第一手資料,所以各種猜測令人眼花繚亂。其實,還原現場,情況十分簡單,並沒有也不需要那些五花八門的離奇故事。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事發太突然,以至於機組人員猝不及防。

原飛行計劃是第二天一早。當晚,潘景寅佈置次日早6時30分起床,7點吃飯。但當晚發生的事情——吳法憲奉周恩來之命,追查三叉戟飛山海關一事,胡萍一再打電話訂立攻守同盟等,都會讓潘景寅預感到不同尋常,他整夜未睡,守着電話。

突變發生在23點40分。胡萍打來電話,告知潘計劃有變,當晚就要飛行。潘景寅立即要求給飛機加油。從另一渠道獲悉林立果已經從北戴河出發,潘當即叫醒3位機械師先去準備飛機——他們要把飛機的蒙布、堵塞、夾板等拿掉,需要一定時間。潘應該是打算等準備工作差不多之後,再叫機組其他人員。

然而,又一個突發情況出現了。0時22分,林彪汽車疾駛而至。葉群、林立果高喊着有人要害林副主席,要飛機馬上起飛,這是潘景寅完全沒料想到的。催促之下,他發動了飛機,並指示機械師邰起良通知機組其他人員登機。

按說林副主席正常的出行程序,至少要等飛機的舷梯送到才能登機,還要有一定數量的警衛部隊跟隨。潘景寅叫醒其他機組人員的時間是綽綽有餘的。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了。

當邰起良用電話通知、並在飛機下等待機組其他人登機時,林彪等人則開始從駕駛艙的工作便梯爬進艙門。恰在此時,山海關機場參謀長佟玉春找潘景寅未見,就把不准起飛的命令告訴了邰起良。邰聽後茫然不知所措,最後還是被持有手槍、最後登機的林立果趕上了飛機。在扶梯上邰起良還頻頻回頭觀望。

就這樣,在一片急促地混亂中,在葉群、林立果威逼下,潘景寅並沒有時間多想。飛機起飛後,潘才發現機組人員並未到齊,但為時已晚。(此情節純屬筆者猜測,僅供參考)或許這也是飛機起飛後猶猶豫豫,一個正常2分鐘轉彎的動作就用了20分鐘的另一個原因。

0點32分——林彪汽車到達機場僅10分鐘——三叉戟騰空而起,把其他機組人員丟在了正跑向停機坪的路上。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華夏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903/209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