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有人就提出一個問題:蘇聯那樣一個強大的工業體系,為何在短短二十年裏消失得幾近無影無蹤?最近我查找了一些資料,將其整理並形成一些初步看法如下:
蘇聯經濟最強盛的時候,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雖然當時的統計數字無法確切比較,但有人估計,當時蘇聯經濟總量曾一度接近美國的70%,比日本要高得多,是公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國已經失去二戰以來在科學和技術上的優勢。同時,蘇聯有超過20種關鍵產品,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其國家財政收入更是達到了美國的98%。
但從1980年開始,蘇聯經濟出現下滑趨勢,到了1986年,其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到了1990年,即蘇聯解體前夕,蘇聯經濟更是全面惡化,呈拋物線下墜。
可以說,蘇聯經濟的興衰漲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如果我們拋開政治等因素不談,單純從經濟角度說,蘇聯的教訓至少給人們兩點重要的啟示:第一,科技發展與經濟脫節。第二,經濟發展與生活脫節。正是這兩點,使得實力雄厚的蘇聯經濟無法實現正向的循環,而走上了一條畸形發展的道路。
撇開體制等因素,蘇聯早期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有關。
第一個事件是30年代大蕭條。1929年,30年代大蕭條爆發,而美國恰好是處在旋渦的中央。這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一方面是美國產品、工程師和熟練工人的過剩供給,一邊是蘇聯對物資和技術的巨大需求。在這個背景下,美國技術、設備甚至技術人員源源不斷進入蘇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其設備基本上是從美國的拖拉機廠拆運組裝。構成蘇聯日後汽車工業框架的三大汽車廠,完全是美國福特汽車的翻版。當時,有兩萬來自美國的專家在蘇聯工作。斯大林說的直截了當:"蘇聯所有的工業,有三分之二是在美國幫助下建成的。"
第二個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蘇是並肩作戰的盟國。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對中國的援助僅有8.45億美元,只佔對蘇援助的7.7%。斯大林說,"這場戰爭如果沒有美國的生產就會輸掉"。赫魯曉夫在回憶錄里寫道:"沒有美國大量的軍備援助,蘇軍不可能組織任何一次大會戰,沒有這些援助,很難想像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調動大量的軍隊。"二戰對戰後蘇聯經濟的影響之一,是德國戰敗後在東歐地區為蘇聯留下的巨大空間,使得蘇聯很快建立在東歐建立起經濟互助組織,蘇聯也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將本國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
這兩件事情,對蘇聯的經濟發展,乃至其發展的特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首先,科技發展與經濟脫節。應當說,蘇聯時期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與美國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科技的競爭。因此,蘇聯在科技的投入上從不吝嗇。1950年,蘇聯科研經費投入佔國民收入的1.35%,1970年為4.0%,1985年為4.2%,解體前夕的1989年,佔比達高4.7%。而在2020年,美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例為3.45%,中國為2.4%。在上個世紀80年代,蘇聯科研工作者人數居世界之首。
這種脫節,在星球大戰的競爭中達到巔峰。對於美國《星球大戰計劃》在拖垮蘇聯過程中的作用問題,在人們的解讀中有些被誇大。因為,星球大戰計劃是1983年提出的,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就停止了應對計劃。所以,在僅僅兩年多的時間裏就拖垮強大的蘇聯,顯然不現實。但之所以有種種誇張的解讀,也恰恰說明,當時的蘇聯經濟給人的就是這種印象:蘇聯科學家搞出許多基礎科學創新,大多數都沉睡在繁瑣陳腐的科研鏈條中,而無法進入真實經濟世界。
其次,是經濟發展與生活脫節。先說一個有趣的事情。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同一年,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導彈在蘇聯試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遨遊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但你知道蘇聯是什麼時候生產出第一卷手紙的嗎?是1969年末,而且,其設備還是從英國購買的。這比起美國人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張衛生紙足足晚了112年。
經濟與民生脫節,除了過於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蘇聯把輕工業轉移到周圍的衛星國家,而由蘇聯全力發展重工業,因為重工業才有戰略意義。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立馬就出現了日常生活用品十分短缺的情況。因此中國當時還出現了許多走私生活用品到俄羅斯的情況,直到現在俄羅斯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非常依賴於中國。
上述的兩個脫節,也會反過來影響到科技的發展空間。下面的故事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在電子工業上是不分伯仲的。但不久,就形成了電子管與電晶體兩種發展道路。蘇聯堅持的是電子管道路,電子管的特點是體積大、耗電多、效率低,但其抗干擾能力強,適合軍用。開始的時候,美國的很多官方科研人員也想繼續使用電子管,但問題是,使用電子管無法適應市場小型化的需求,適合民用。於是,轉而使用電晶體。
最早的電晶體是用在收音機等家用電器上的。也正是在這種市場力量的推動之下,又把把電晶體升級成了集成電路,這也就是晶片。其後就是電腦、電視、微波爐、助聽器等等。而蘇聯的電子管,卻只能依靠政府撥款,在電子管里打轉轉。即使後來模仿西方的晶片設計,但生產出來的晶片嚴重缺乏應用場景。只能為這些山寨晶片強行安排一種應用場景——軍工。
蘇聯的教訓告訴人們,科技、經濟、生活是一個整體,只有在這三者之間能形成一種暢通的正向循環的時候,發展才會有源源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