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北京發「安民告示」?A股公司恐難逃一劫

—中國財政缺口逾萬億

作者:

近日,在美國的中共問題專家、學者何清漣說,A股多家上市公司遭遇「補稅」,有的面臨近5億元的巨額補稅,有的要補繳長達15年時間的欠稅。「查30年的稅欠50年的債」成了中國財政困境的標籤。中國發行50年期國債這事倒並非首創,早在2019年9月3日,美國福布斯網刊就發表《百年債券?為何全球已有14個國家發行「超長期」國債》,只是買與不買的選擇權在買方。但倒查30年的稅,卻是國家稅務機構行使國家權力,企業無所逃遁。

儘管6月18日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為此發了「安民告示」,稱稅務部門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已有的只是近期針對相關企業的查稅補稅,但安撫作用有限,中國政府財政饑渴嚴重,國人對政府稅收擴張的衝動早有警惕。

6月24日,彭博社發表《中國財政收入降幅創一年多來新高》(China’s Fiscal Income Drops at Quickest Pace in More Than a Year)一文,該新聞社用中國財政部數據計算得出,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在內,1-5月總收入同比下降4.1%,至11.36萬億元人民幣(1.6萬億美元);同期這兩項下的支出合計同比下降2.2%,至13.61萬億元。財政缺口因此為2.25萬億元。

填補財政缺口,不管是哪種體制下的政府,都會用以下三種方式彌補,一是增稅,二是發債,三是發行貨幣。區別在於:法治國家的增稅有立法程序,但追繳欠稅的操作空間很大,中國這種國家很容易「人治」當家。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日子很不好過的情況下,政府對企業進行徵稅緊逼,會導致殺雞取蛋現象發生。

中國自朱鎔基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央與地方「分灶吃飯」。約從20年前開始,土地財政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政支柱,近年房地產市場低迷導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這項收入大幅下降,經濟成長放緩又拖累稅收收入,導致政府預算吃緊。地方官員因此殺雞取卵,要求多家企業補繳回溯幾十年前的稅款,以填補地產危機造成的財政缺口。

被要求補交稅款的公司當中,維維股份、博匯股份等公告了公司或子公司涉稅情況。其中,維維股份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枝江酒業」)在1994年至2009年的15年間,累計欠稅8500萬元被追繳;博匯股份對芳烴抽提裝置等進行停產,此前該公司收到稅務事項通知書,公司「重芳烴衍生品」被要求按「重芳烴」繳納消費稅,有人測算,據說高達數億。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存在補繳稅費情況的還有順灝股份、北大醫藥、藏格礦業、華林證券、聯建光電等。上述公司的補稅原因包括政策變化、少計稅、未按規定申報等。一時間,關於A股公司是否面臨補稅潮,上市公司稅務是否要「倒查30年」的討論四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8/207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