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顏純鈎:積極抵抗:在失敗的教育制度下保護孩子

作者:

一位大陸女學生因不堪功課壓力而輕生,她父親拍了一個視頻,聲淚俱下展示女兒兩大箱作業和試卷,控訴那個絞肉機式的教育制度。中共制度之非人性,在教育方面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香港比起大陸,只能算是五十步笑百步。我在香港生活四十年,我有一點體會,不妨與大家分享。

一﹑不要要求孩子考第一第二,只要求他們成績在中上就可以了。成績反映的只是操練,有中上水平已表示學到知識。只求中上水平,孩子可減少很多壓力,家長也減少很多痛苦。沒有中上,中也可以,沒有中,下也應該接受,有的孩子就是不適合讀書,他可能音樂好叻,體育好叻,不要只看成績。

二﹑不要追求名校,寧為雞口不為牛後。名校競爭更大,孩子壓力更大,與其在一級學校居尾,不如在二級學校居前,前者多挫敗感,後者增強自信心。我女兒中學分到何東工業學校,我安慰她說,沒關係,這個學校出過一個亦舒。

三﹑如班主任約見家長,就直接表示家裏不想給孩子太大學習壓力。教師聽到這一句話會驚,因為如對孩子施加太多壓力,孩子出什麼問題他們要負責,我說了這句話後,就沒有老師來約見。學校放棄我們,我們就自生自滅,沒什麼大不了。班主任有壓力,他們的習慣是把壓力轉嫁給家長,家長再把壓力轉嫁給孩子,最後受苦的是孩子。

四﹑不要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就責罵,應以安慰和鼓勵為主。孩子已經盡力,平日若稍為貪玩也是孩子的天性,考不好是制度問題,與孩子無關,不要把制度缺陷讓孩子去承受。考試成績只要不導致留級就可以了,其實留級也沒什麼,只是浪費孩子的時間。

五﹑為孩子報讀興趣班要非常有節制,有的家長逼孩子學四五樣課餘愛好,那是在糟塌孩子,每個孩子若可以在他一生保持一兩樣愛好,已經很不錯。孩子的天性有近邏輯思維,有近形象思維,二者不可兼得,有前者必然缺後果,反之也然。因此,不要同時催谷孩子學四五樣東西,寧肯試一樣,觀察孩子的反應,有興趣就學下去,沒有興趣就換一樣,到最後什麼都沒興趣,那就只讓他去上英語補習班。

六﹑對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成績,是他的人格成長和心理健康,要培養他有正向思維,有同理心也有同情心;要培養他獨立思考,自己去找答案;要鼓勵他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由家長去幫助他解決問題。

七﹑多鼓勵和參與他的課外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一生受用不盡。帶他去圖書館,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童書,與他分享故事。

八﹑做父母的最要緊是言傳身教,言要傳,身也要教。父母親沉迷打麻將,你希望孩子好好讀書,那便是難事。相反的,如果父母工作一天,回家後還要做家務,加班加點,還要抽空自己補習和閱讀,增進個人修養,那比你成世嘮叨更有用。

九﹑注意孩子交的朋友,注意他們的言行規矩,有不妥的不應姑息,要及時糾正,有正確的要給予鼓勵。

十﹑要為孩子尋找一些正面的榜樣,介紹一些個人努力的成功案例給他知道,李嘉誠黎智英都只有小學程度,兩個人英語都朗朗上口,事業更成功。學習是人一生的功業,活到老學到老,學位證書只是證明你受教育的程度,不能證明你掌握知識的程度。

可能還有一些,一時未能想全,注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想事情。家長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什麼律師﹑醫生高人一等?世上最成功的不是律師醫生,而是那些改變我們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態的開拓性人物。

那天看到一個視頻,中國人發明自動麻將洗牌機,已經發明到第五代,功能超卓,非常神奇。與此同時,馬斯克在發明星鏈,黃仁勛在開啟下一代產業革命。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用在什麼地方,他們的孩子有樣學樣,步其後塵,即使讀博士碩士,也未必會有出息。

河北衡山中學採取封閉式管理,學生讀書像軍訓,背書像念經,考試像打仗,那不是學習,那只是糟塌生命。衡山中學升學率很高,家長趨之若鶩,但有聞中國人才從衡山出來的嗎?

香港教育制度問題很多,積重難返,要改變很難,唯一的辦法是積極對抗,多給孩子爭取一點自主空間,給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機會。至於考不考得上大學,那就聽其自然,考不上大學,人生還有大把可能性。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作者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3/207071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