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王維洛:北京周邊水庫的戰略安全問題

作者:

「與其被動看着別人炸,不如自己先炸,還能留有轉移的時間」。為了防止蘇聯北京採取軍事行動,林彪藉此提出了「炸掉密雲水庫,保衛北京」想法。

想到這裏,他馬上給周總理打電話,要求連夜轉移中央領導和北京居民,炸掉密雲水庫,把水全部放掉,以防蘇軍藉此搞破壞。

如此勞民傷財的行動,一夜之間怎麼可能完成,周總理斷然拒絕了,說道:「你也不要太過敏感了,我料他們再怎麼大膽,也不敢在全世界面前,在我們國慶節這天搞突然襲擊。」

周總理為什麼這麼肯定蘇聯不會搞突然襲擊呢,其實,周總理之所以極力阻攔炸掉密雲水庫,是因為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當時北京正值乾旱季節,水庫里的水只有一半,即便水庫被炸決堤了,對北京居民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反倒是如果我們自己提前把它炸了,對靠近水庫下游的幾十個村莊來說,會造成重大的人身財產損失。

正如周總理所料想的那樣,國慶節當天,敵人沒有任何行動,其實如果單就從軍事方面來分析,林彪可能是對的,但對於和平年代經常周旋在各國之間的周總理來說,從國際形勢方面來判斷蘇軍的行動,就更加準確了。(摘錄完)

圖6:密雲水庫庫容43.75億立方米,俯瞰整個北京城,距離北京市區僅13公里,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概括起來,三種描述都涉及這樣一個事實:在1969年10月1日前,林彪面對蘇軍對中國進行核打擊威脅時明確地指出,北京的密雲和官廳等三個水庫將是蘇軍轟炸的第一目標,並於9月30日親自視察了密雲水庫,實地考察了潰壩之後的風險。55年前李彪元帥的分析和判斷對今天的中國人、北京人依然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五、密雲水庫距離北京市區僅13公里,一旦被炸,整個北京就會被瞬間吞噬

林彪是中共將領中最早對水庫安全有所了解的人。1949年之前,中國只有20多座水庫大壩,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是日本人在滿洲國時期建造的,如豐滿水庫、水豐水庫等等。而東北地區是解放戰爭時期林彪領導的第四野戰軍的根據地。

1949年之後,毛澤東從蘇聯老大哥那裏引進建設水庫大壩的經驗,說是既能防洪,又能抗旱,還能發電,就在中華大地上大力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最早建造的水庫大壩工程就是北京的官廳水庫大壩工程。

官廳水庫大壩工程位於北京和河北省交界處,大部分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柔區,小部分屬於北京市延慶區,垻址處距離天安門廣場約有90公里的距離。官廳水庫上游桑乾河與洋河交匯形成永定河,注入官廳水庫,另有媯水河也匯入,下游為永定河。

官廳水庫大壩工程開始建設的時間是1951年10月,1954年5月13日竣工。在竣工前的1954年4月12日毛澤東視察了工地。竣工時的水庫總庫容是22.7億立方米,比垻址處的永定河的平均年流量略大一些,用普通人的話說就是可以裝下一年的流量。垻頂高程海拔485.27米,比北京城平均高程高出許多。由於官廳水庫大壩工程的安危直接影響到北京城的安全,所以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萬年一遇洪水校核,這是中國水庫大壩建設的最高標準。聽起來挺不錯的,但是實際上差距就很大,只是達到25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危庫病垻。所以之後官廳水庫大壩工程經過許多次擴建和加固工程,目前的總庫容為41.6億立方米,是竣工時的近2倍。讀者可以從2023年7月、8月北京市門頭溝的洪水災情來了解官廳水庫大壩工程泄洪時的危害,也可以想像潰壩時的可怕情景。官廳水庫大壩工程號稱有總庫容41.6億立方米,而在2023年洪水過程中總共只攔蓄洪水0.7億立方米。為什麼?因為它是危庫病垻,如果按照過去的設計攔蓄洪水,水庫中的水位越高,潰壩的風險越大。從地理位置和地形上來分析,官廳水庫大壩工程潰壩造成的風險對北京市而言不如密雲水庫大,一大部分洪水會淹沒河北的保定等地。目前官廳水庫大壩工程正在花費約400萬元人民幣做水庫大壩安全鑑定,再決定還要花費多少錢來做加固工程。

密雲水庫大壩工程則完全是大躍進的產物。從理論上來說,有了官廳水庫就可以充分保證北京市的飲用水水源。按照最初的設計,密雲水庫主要是保證北京、天津的農業灌溉用水,為大辦農業、大辦糧食服務。後因官廳水庫水質污染,才由密雲水庫來擔當北京市飲用水水源的任務。有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後,密雲水庫則承擔飲用水備用水源的作用。

密雲縣原屬河北省管轄,1958年6月底國務院作出了於1958年着手修建密雲水庫的決定,密雲縣則劃歸北京市管轄。密雲水庫大壩工程於1958年9月1日開始修建,當年密雲縣只有30萬人口,其中20萬人投入水庫大壩工程建設。工程於1960年9月建成。密雲水庫的總庫容一直在不斷擴大之中,現為43.75億立方米,相當於150個昆明湖,垻頂高程160米,防浪牆頂高程161.0米。萬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58.5米,千年一遇設計水位157.5米,汛限水位152米。就是最低的汛限水位也要比北京城的一般高程高出100多米。

這樣就有了林彪的觀點,密雲水庫面積180平方公里,庫容40億立方米,俯瞰整個北京城,而且距離北京市區僅13公里,一旦被炸,掙個北京就會被瞬間吞噬。

六、唐山地震,密雲水庫發生大壩滑坡所產生的潰壩風險證實林彪的觀點是正確的

1958年中共中央決定建設密雲水庫大壩工程,大壩按抗震烈度IIIV度(8度)設防,就是說,發生地震,地震烈度不大於IIIV度(8度),大壩就是安全的。工程也是按照這個標準驗收的。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河北省唐山市發生8級強烈地震(一說7.8級)。這場地震摧毀了唐山,還影響到周圍廣大地區。密雲水庫的地震震級為6.8級,地震烈度為IIIV度(8度),還在大壩的設防標準之內,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中國的許多水庫大壩在紙面上的標準是挺高,卻都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密雲水庫的白河主垻受到了重創,白河主垻迎水面、防浪牆以下的壩體發生大面積滑塌,情況萬分危急……從北京市水利局的文獻資料中找到了這場地震對白河大壩造成損壞的文字記錄:根據肉眼觀測,大壩……500米範圍內發生滑坡。壩體已滑動部分在水下,水上約有20米高壩體未滑動,但是已經失去支撐,如果有強餘震,就會加深震害,造成嚴重的險情。

事後根據測算,如果當時密雲水庫壩體特別是白河主垻發生滑坡或決口,那麼整個北京乃至天津市、寶坻、河北的薊縣等地區都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還有報道說,如果白河主垻決堤,水到天安門廣場將有兩米深……

為修復水庫大壩,解放軍首長和地方上的領導研究決定,把走馬莊附近的一座山炸開,開山取石補垻,防止潰壩現象的發生。炸山用了很多噸炸藥,爆炸時只見一朵蘑菇雲升起,就像原子彈爆炸了一樣。為了減低水庫壓力,搶險指揮命令開閘放水,一共持續了半個多月,直到把水全部放光。

圖7:華國鋒視察密雲水庫白河大壩受損的情況,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圖8:2023年7月底8月初北京市門頭溝被淹之後的情景,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如果1976年密雲水庫白河主垻發生滑坡或決口,那麼整個北京乃至天津市、寶坻、河北的薊縣等地區都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如果白河主垻決堤,水到天安門廣場將有兩米深……這些都證明了1969年林彪對蘇軍轟炸北京的第一目標地和被炸後的災害效應的分析和判斷是非常專業也是正確的。

雖然中共政府緊急炸山取石補垻暫時阻止了潰壩災難的發生,為水庫放水和緊接着的密雲水庫的加固和擴建工程的進行贏得了時間。但是當時中共決策層根本沒有料到,之後十幾年華北連續大旱,引發了另一場生態災難——北京、乃至華北平原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和嚴重的地面沉降……

參考文獻:略

【議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