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博明:中國汲取俄烏戰教訓 可能直接發動全面戰爭而非逐步升級

博明分析指出,中國從俄烏戰爭中汲取教訓下,習近平因為不想被羞辱,所以在考慮使用軍事力量前會非常小心,特別是因為不想被拖入一場漫長且代價高昂的衝突,「如果習近平動用軍事力量,他可能會直接全面出擊,試圖征服台灣,完全吞併台灣,而不是採取逐步升級的步驟。」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李宗翰-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周四(13日)在台北舉行新書發表會上指出,中國從俄烏戰爭學習到從一開始就發動全面大規模戰爭更勝逐步升級式的戰法。他提醒,建立威懾的成本遠比戰爭低得多,台灣與國際社會需做好周全準備,讓台海成為中國難以跨越的"護城河"。

曾經擔任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與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台事務主任的簡以榮(Ivan Kanapathy),共同出席《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新書發表會。

「威懾比戰爭划算多了,戰爭還包含人力和經濟成本。」博明強調,威懾不是偶然發生的,這需要積累大量的設備,並訓練年輕的男女,自然就能達到威懾效果。威懾是一種心理學行為,不是在威懾一整個國家,而是威懾國家的決策者,面對像北京這樣的獨裁政權時,要防止發動戰爭的獨裁者,認為他能在戰爭中達到目的。

博明分析指出,中國從俄烏戰爭中汲取教訓下,習近平因為不想被羞辱,所以在考慮使用軍事力量前會非常小心,特別是因為不想被拖入一場漫長且代價高昂的衝突,「如果習近平動用軍事力量,他可能會直接全面出擊,試圖征服台灣,完全吞併台灣,而不是採取逐步升級的步驟,」他說。

他解釋,俄烏戰爭其實早在201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派兵入侵克里米亞就開始,接着才逐步擴展到烏克蘭其他地區。這種逐步升級方式,使得美國和歐洲國家得以提供烏克蘭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提供作戰訓練。因此,當俄羅斯總統普京最終進行全面入侵時,反而遭到烏克蘭強烈反擊。

中國若進犯外離島反而觸發美國與盟友聯合回應

基於同樣邏輯,儘管中國近來在金門、馬祖等台灣離島升高「灰色地帶衝突」和軍事威脅,博明認為,北京如果進一步進犯離島,北京在戰略層面上反而不會有所斬獲,因為這可能引發西方和日本的聯合回應,包括為美軍進駐台灣本島提供契機。

不過,他也指出,在中國武力一旦攻擊離島,美國是否會採取軍事手段回應的問題上,目前美國態度仍相對模糊。

投資威懾、嚴格訓練、盟友協調可有效嚇阻中國

從俄烏戰爭中,也看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灣海峽正如書中所形容「金城湯池」,使台灣易守難攻。博明樂觀地認為,「通過明智的投資、嚴格的訓練以及台灣與美國、日本、澳洲之間良好協調,可以有效地威懾中國正在建立的龐大軍隊。」

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中)與曾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對台事務主任簡以榮(圖左),及「壯闊台灣」發起人吳怡農(圖右),共同出席《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記者李宗翰攝)

他提醒,核武恐嚇是一種心理戰,當美歐說些普京不喜歡聽的話,普京就開始談論使用核武器。有鑑於此,習近平正在顯着增加他的核武器庫,希望在心理上佔據優勢。「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心理工具,而不是實際使用真實攻擊威脅。」

中國正在改變台海現狀

當兩人被問及是誰在改變台海的現狀時,簡以榮分析,美國非常樂意無限期地維持現狀,只要不發生壞事就好;而台灣方面,絕大多數台灣人也希望維持政治現狀。「問題在於北京,存在日益增長的不耐煩情緒。我認為他們不相信現狀的穩定性。」

他提到,中國對台灣的總統賴清德就職談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表達不滿,並認為必須對此進行懲罰。但是,根據他的研究,台灣的前總統蔡英文馬英九都曾說過幾乎相同的話,因此,中國希望將現狀推向「統一」的意圖,本身就是不穩定因素。

《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新書發表會座無虛席。(記者李宗翰攝)

「很明顯是習近平在推動改變現狀,我認為台灣的領導人並沒有推動這種改變,美國當然也沒有,」博明附和簡以榮的說法表示,習近平通過軍事行動威脅,防止台灣宣佈「獨立」來維持現狀,但檢視習近平使用的語言--「解決台灣問題」--這種表達反應的是「現在中國有責任解決台灣問題,台灣必須政治歸屬於中國,否則會遭受攻擊」。

因此,博明提醒,「當人們說台灣不應該做任何挑釁行為時,現在真正的挑釁是習近平試圖從根本上改變現狀,這個現狀已經維持了將近80年。」

賴清德強調與理念相近國家密切合作

在新書發表會前,台灣的總統賴清德周四上午接見博明一行人。賴清德表示,就如博明多次公開呼籲全球民主國家應加強合作,因應威權主義擴張,台灣的目標也是深化民主夥伴關係。未來,台灣的新政府會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與美國以及理念相近國家密切合作,提升實力,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4/206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