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失業問題逐漸惡化 建造業成重災區人工劇減3成

香港建造業過去一年失業及開工不足人數持續惡化。路透社資料圖片

港府公佈今年次季失業率維持3%,就業不足微升至1.2%;其中建造業繼續是「重災區」,但失業及開工不足人數持續惡化突破3萬人,較外勞抵港前多4,700人,重回疫情時水平,不少人更遭壓價至少30%。但值得留意是,該行業一直被港府和商界強調「人手短缺」,支持數千大陸外勞南下「援港」。有紮鐵工人向本台稱,他們正受到經濟不景與輸入外勞雙重擊,擔心香港城市發展出現金字塔式崩盤現象。有經濟學者指,雖然此危機暫未出現,但現在已確定問題會不斷惡化。

炎炎夏日,建造工人飽受煎熬,但更為難受的或者來自權貴的壓榨。要求匿名受訪的紮鐵工人「德仔」(化名)正有同感。在新冠疫情期間,他為組織家庭而被逼由表演工作者投身做裝修和地盤工人,但他說近月與同行感受的經濟壓力比疫情還要大。

德仔說:「搵工難了,任何工種都是,外勞幾百個、幾百個地下來。要不斷打電話,去問不同師兄、蛇頭、師傅有沒有工作,還要不要人?」

重災區紮鐵工開工不足達三成

據發展局指,去年7月推出的「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連同「補充勞工計劃」,截至今年6月,已批出49份公營工程合約,輸入共7917個大陸外勞配額,其中紮鐵工占約1成,並去年10月始陸續抵港。

據統計處周四(20日)公佈最新資料(見下圖一),外勞抵港後,建造業失業及開工不足人數及比率持續上升,截至最新今年第二季不足1年多4,700人,達30,500人,重上2022年底至2023年初疫情期間水平。工聯會屬會「建造業總工會」指,紮鐵工是首當其衝的工種之一,而據建造業議會數字指,現時約9000名註冊紮鐵工中,約有3成一周開工不足30小時。

勞工短缺根源在工資被大幅壓低

不過,港府和建造商界一直表示,因行內人手嚴重不足而爭取大陸派「援兵救港」,但為何本地大批工人「無工開」?

德仔說:「大家都知道政府的玩法是,如果(招聘廣告)貼出來一、兩個月,無人報名,即認為你(本地人)夠野做啦。但問題是價錢不合理,那些職位等人用的,藉故說請不了人就輸入外勞。行內比較有牙力的公司請一大堆外勞,去壓低幾十年經驗老師傅的價錢。他們覺得預算不足,不如請大批外勞抵銷(開支)。」

德仔又質疑,在賣地和樓市緊隨大陸步入寒冬之下,港府和商家催谷外勞政策背後,主因「是缺錢而不是缺人」。他指出,行內眾所周知,外勞被承建商、人力公司等「食回扣」,美其名食宿費、交通費、介紹費等,實際日薪遠低於本地工逾1半,僅500至700港元,「3個外勞等於一個本地熟手師傅」,根本違反港府要求的「外勞價不得低於本地月薪中位數」。不少本地具資格和經驗的師傅因而被搶走「飯碗」,亦加劇壓價情況,最高級的「大工」日薪由2,700元減至1,800元,至少失3成收入。

德仔說:「這幾年很多人賣樓走人,很多新樓無人買,發展商亦不敢投地,最近亦流拍很多次。當一流拍,做完手上工作又沒有新盤開,死局來的。」

地產市道陷蕭條後果逐步浮現

事實上,公開數據亦反映草根基層如何受累於「金字塔」頂層的衰弱。過去1年在香港經濟持續下行,樓市陷入蕭條,樓價、地價大幅貶值至少1至2成,積壓貨尾單位屢破頂至2萬個,加上高息環境,四大地產商和承建商頻爆出負債纍纍,達數以百億計,導致大幅削弱投資意欲和嚴控開支力求「保本」,令市況近乎「冰封」。

據港府數字,就賣地方面,去年內出現6幅地皮流標,是「史上最多」,包括一幅位於東涌東站可建1200個住宅單位的發展項目,10年半以來首次出現「零入標」,而今年上半年港府不推出住宅用地,至今未見有賣地成交。

私樓動工量大跌超過兩成

不過,即使過去幾年有賣地成交,不少發展商亦傾向推遲發展。綜合港府和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最新數字,至今年3月底,今年首季私樓動工量約4,300伙,則按季跌幅約21.8%。若以屋宇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首季動工量僅有1148伙,按年大跌約40%,3月私樓更出現「零動工」,為逾1年來首見。

不少土地開發減速,最近就連發展商部署多年的收購舊樓強拍,都罕有「臨陣縮沙」。據土地審裁處資料,由2020年11月起已有5宗「強拍流拍」;而今年迄今首5個月更沒有強拍申請個案,近14年來首次錄「零」申請。

私人新開發工程量萎縮,德仔嘆言,工人可「搵食」場地集中港府的交椅洲、機場「三跑」以及資助房屋等。

德仔說:「香港(政府)基建不會停,無論如何是長期需要,以後公營盤都會成為主打都會擠都會擠出來。香港很多人走,大陸有很多下來,住屋需求,以前是公私平分秋色,當地產勒緊褲頭不去投地開新地盤,由政府背起責任。能否與2000年代興旺、人人有開工是不可能的了。」

更令人憂心是,有工開亦無糧出。由於經濟環境差,大部分投標傾向價低者得,在成本上漲,建造商入不敷支,建造行業已出現「爆煲潮」。繼今年3月老牌建築商馮祥記涉拖款1.5億元而宣佈清盤後,再有港府常用、有78年歷史龍頭承建商的「保華建業」,被追款逾730萬元工程款,還未計大批追薪。負債逾千億港府堅持大舉發債「大興土木」,被質疑能否能付數以千億元的工程費用。

若以金字塔來形容城市發展,香港是否出現金字塔式崩盤現象?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以文字回複本台指,「目前還沒有發生」,但如果房地產市場仍然表現不佳,政府收入減少,開發商仍然支付高息,他們的收入也會減少,加上零售及餐飲市場疲軟,物業估價亦下跌,過多一、兩年有可能出現」。

發展局回複本台指,目前並沒有接獲涉嫌聘請外勞相關違規的個案,強調建造業失業率近年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馮祥記」並沒有任何未完成的工務工程合約,「保華建業」則仍有15項工務工程合約,並正在施工中,沒有收到欠薪投訴。

對於本地建造業的失業率和開工不足率惡化,香港建造商會則回應指情況「僅為暫時性」,但隨着人口老化,短期內,在保證施工質素及安全的大前提下,業內人才培訓存在困難,「業界預計未來技術工人不足的可能性,比起持續出現本地工人開工不足的可能性為高」,又引述4月「需求調查」強調供應與需求相差8.22%,反映目前人手仍然短缺。

雖商會未有提供目前有多少間承建商出現資金問題,但稱「注意到一些會員被拖欠工程費,而引致資金流動問題」,需要透過貸款以獲取足夠現金流;另有會員反映,所負責的工程項目出現現金流不足,「以私人項目情況尤其普遍」。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21/207017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