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學世界 > 正文

「虢」既不讀hǔ,也不讀guō,正確讀音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學中,經常會提到「虢國夫人」這一人物,她是唐代著名的美人之一。那麼,「虢國夫人」中的「虢」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虢」字又該怎麼讀呢?

有的人把它讀作hǔ,也有人讀作guō,但實際上,這兩種讀法都是不正確的。「虢」字的正確讀音是guó,同音字參考:國。

「虢」字怎麼解釋

先單個看,「虢」這個字主要指的是一個古代的地名和國家名字。虢國有兩個,一個是西虢,在今陝西寶雞一帶;一個是東虢,在今河南三門峽一帶。此外,「虢」字還可以用作姓。根據《說文解字》:「虢,周文王弟虢仲、虢叔之國」,意思是虢是周朝時由文王的弟弟虢仲和虢叔建立的國家。兩字連起來組成詞語「虢國夫人」,實際上指的是唐代楊貴妃的姐姐楊玉瑤,被封為虢國夫人。

「虢」一詞的由來

虢一詞的由來,主要是指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地名和封國名稱。這個詞語最初用於描述周朝時期位於現今陝西、山西一帶的虢國,虢國在當時有東虢和西虢兩個分支。

久而久之,這個詞語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與歷史事件和人物相關的記載中,包括但不限於史書、地名的考證等。此外,虢也常用來形容某些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歷史時期相關的事情。

「虢」字在古文獻中的運用

集靈台·其二

(唐)張祜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虢,指虢國,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這裏特指虢國夫人,唐玄宗時的一個寵妃。在該詩中,虢字即指虢國夫人楊玉環的姐姐楊氏。

全詩的作者張祜,通過描寫虢國夫人享受皇帝恩寵的情景,以及她那自然美麗不需要濃妝艷抹的姿態,表現了她在宮廷中的受寵和獨特風采。全詩大意為:虢國夫人承蒙皇帝的恩寵清晨騎馬進入宮門。她嫌脂粉會玷污自己的美麗,只是淡淡地畫眉就去見至尊。

分享一些與「虢」相關的成語及其故事

假途滅虢 [jiǎ tú miè guó]:

在春秋時期,有兩個鄰近的小國,虢國和虞國。虢國的國君虢公一向驕橫,而虞國的國君虞侯則為人仁厚。一次,強大的晉國大將衛仲謀佯稱要經過虞國的地方去攻打另一個國家。虞侯雖然有些猶豫,但為了保持鄰里友好,最終同意了衛仲謀的請求。沒想到,衛仲謀在取道虞國後,直接進攻了毫無防備的虢國,將虢國滅亡。虞侯意識到自己中了計,但為時已晚。這一事件使「假途滅虢」成為成語,用來形容一個國家借路侵犯他國,或借用某種手段達到侵略目的行為。

暮虢朝虞 [mù guó zhāo yú]:

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大將名叫司馬仲謀,他謀略過人,性情果斷。一次,晉國決定同時進攻兩個小國,虢國和虞國。司馬仲謀決定先發制人,他在傍晚時分率軍攻陷虢國,迅速滅虢而戰果輝煌。翌日清晨,他又整兵齊武,趁勝出擊,一鼓作氣拿下了虞國。這次兵不血刃的行動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後人便用「暮虢朝虞」來形容行動迅速、連續取得勝利的戰法。

假道滅虢 [jiǎ dào miè guó]: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兵家叫李國衡,善於運籌帷幄。他策劃了一場舉世聞名的戰爭,假借向虞國借道的名義出兵討伐虢國。虞國國君信任李國衡,將道路開放。李國衡率軍順利通過虞國,進入虢國領域,出其不意地迅速攻陷了虢國。這一計策不僅滅了虢國,還使虞國生出了對晉國的不信任感,「假道滅虢」這一成語由此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假借某種手段進行侵略或擾亂他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歷史大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612/206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