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教出戰神戚繼光的抗倭英雄死後卻被抹黑

十六世紀東亞戰場上公認殺招,當屬大明戚家軍的鴛鴦陣。

十二人一組的古怪隊形,群狼般沉默碾壓上前,管他倭寇韃虜,敢沖大明呲牙,一概誅殺!恐怖殺傷效果,如戚家軍主帥戚繼光臨終前的強音:南北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

但高調的戚繼光,每當被人夸這鴛鴦陣時,卻常十分低調:不是我原創的,多虧一位高人點撥。

以戚繼光《紀效新書》回憶:早年戚家軍初建,碰上倭寇卻傷亡慘。正憋屈時,一位高人飄然而至,傳他兵法武藝,令他幡然開竅,悟出鴛鴦陣,這才橫掃南北,天下無敵!

這奇幻如武俠小說的橋段,等戚繼光說出高人名號,聞者清一色信了:他?合理!

這位高人,正是大儒王陽明心學第三代傳人,明代文武全才的傳奇宗師:荊川先生唐順之。

一、王學傳人,直言諫帝遭貶官

唐順之,字應德,號荊川先生,正德二年(1507)生於江蘇常州

但凡這類宗師級人物,早年都少不得磨難。典型陽明心學締造者王陽明,官宦家庭出身生活無憂,卻還是在科場上碰個灰頭土臉,當了好些年落榜生。

但類似事放在唐順之身上,卻是好到惹人羨慕:同是官宦子弟,二十二歲(嘉靖八年)中會元,接着廷試二甲頭名(全國第四),成了亮眼官場新星,仕途也接着順,雖說幾起幾落,可還是順利進了翰林院,又做了太子朱載壡屬官,等於進了升官快車道,十分春風得意。

但是,他此時的內心,卻是相當痛苦:雖說是官宦子弟,可他卻是個純真熱血青年,從小樹立了匡扶社稷的遠大理想。誰知進了官場,趕上「大禮之爭」的年月(是指發生在1521年到1539年間的一場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在皇統問題上的政治爭論),聽的看的全是掐架,深信的聖賢道理,半點也用不上。毀三觀的次數多了,竟也消沉迷茫。

就在這迷茫年代裏,一位鐵杆老大哥,卻輕鬆把他拽出來:同科狀元羅洪先。

在一直心氣高的唐順之眼裏,羅洪先是個神奇人,科考是狀元,且還文武全才。多憋屈的事情,他幾句話就所開朗。被開解了很多次後,唐順之也好奇了:你就比我大三歲,咋這麼厲害?結果問出一個醍醐灌頂的答案。

羅洪先告訴他:自己十五歲那年,得到一位聖人的著作,此後精研十年,總算小有成就。這部著作叫《傳習錄》,它的作者,正是傳奇聖賢王陽明。

在滿腹的好奇中,唐順之也開始讀《傳習錄》,竟也是擊節叫好。然後在羅洪先牽線下,開始走進這個新學派——陽明心學。先和好些弟子們往來,又參加了心學的講學,就好似身入了奇幻風景般,真箇流連忘返,也終於做出了決定:紮根!

他拜入了王陽明弟子王畿門下,成為陽明心學第三代弟子。唐順之後來感慨:就是在接觸心學後,他才知道聖賢的道理,原來可以這麼近;人與人之間,還有這樣的平等思想交流。成為其中一員,真心很幸運。

但打擊也突然來了。嘉靖十九年(1540年),身為太子東宮官屬的唐順之,大膽苦勸嘉靖帝,勸嘉靖帝不要沉迷煉丹修道,結果把嘉靖帝惹得暴怒,一下將他貶官為民。輝煌的仕途生涯,頓時全數清零。

雖說罵皇帝在明朝不稀奇,可放在唐順之這時,卻真叫罕見。嘉靖帝出名暴脾氣,先前就有御史楊最上書勸說,結果被活活打斷氣,有這前車之鑑,唐順之卻依然上奏。這是真勇敢。

如此勇敢,也令唐順之成了當時名震京城的剛正人物。當然好些人也暗自惋惜:不管這時多紅,他的仕途路算是徹底結束了。才三十三歲年紀,就只能回家收幾個徒弟,寫兩本回憶錄,後半輩子養老去了。

養老?屬於唐順之的傳奇,這下才剛剛開始。

二、刻苦修身,為保家國再出山

罷官回家的唐順之,這以後隱居在陽羨山里,以他自己說:夏不扇,冬不爐,行不輿,食不肉,備嘗苦淡。自找苦吃十多年,修成全能強人。

有多強?文學脫胎換骨,獨創了強大流派「唐宋派」。我們所熟悉的「唐宋八大家」稱號,歐陽修蘇軾們的「八大家」名分,都是唐順之給的。

連冷門的數學,他都鬧出動靜,漂亮破解了郭守敬算法。晚明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嘲笑明朝數學,氣的明朝士大夫們搬出唐順之,一下引得這些洋人們連連讚嘆,給大明找回場子。

但以唐順之的自嘲說:這些都是些皮毛才能,遠比不上自己這些年修煉的最強項——軍事!

因為唐順之追求的,絕非個人利祿,卻是陽明心學倡導的精神:習武善戰,以趨報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百度百科.TA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