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清代名醫的3味藥,舒暢氣機,疏通耳竅,解決耳聾耳鳴的問題

不管是對於中醫還是西醫而言,耳聾、耳鳴都是非常令人「頭痛」的耳疾,就以耳鳴來說,它雖算不上是大病,但卻會在心理上讓患者更受折磨。在中醫看來,耳鳴其實並不是虛證,而是一類典型的實證,有些醫家也會將耳鳴視為腎虛來治療,但卻總是療效甚微。

其實,在《黃帝內經》裏就曾說過:「耳郁不能聽聲」,也就是說,耳朵若是堵住了或是耳竅不通暢,那麼就會引發耳鳴或耳聾。

那麼,要想疏通耳竅,究竟該怎麼做呢?在這裏,就要說到這位清代名醫王清任了,王清任被後世醫家稱為「化瘀第一人」,他一生研究、創立了很多活血化瘀名方,比如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等,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劑藥方,就是專門用於疏通耳竅的「通氣散」,而且是通過疏肝理氣來治療耳鳴病症的。

通氣散是王清任收錄在《醫林改錯》中的藥方,方劑組成很簡單,僅含三味中藥,即柴胡、香附各30克以及川芎15克,具有疏肝理氣的效果,可以治療肝鬱氣滯,耳聾不聞雷聲。患者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病症表現,酌量添加一些其他的中藥材,以更好地緩解病症。

通氣散的中藥配伍雖然很簡單,但卻大道至簡,三味藥材都是以通為主,專門通利耳竅的氣機,讓耳竅更加通暢,如果將耳竅比作笛子的孔竅,那麼當孔竅變小後,裏面的氣機流動也會受到影響,與此以來,便會出現耳鳴。正常情況下,耳竅里的氣機流動是有定數的,造成氣流增多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怒則氣上」、耳朵堵塞等,而且這些也都是耳鳴的原因所在。

方中的香附是「氣藥之總司」,具有理順全身氣機的作用;而川芎善行頭面,屬於血中氣藥,可以將頭面七竅的瘀血化解;柴胡歸入肝經,是少陽經的要藥,具有疏肝理氣的效果,而肝主疏泄,最大的作用就是疏泄全身的氣機運行,所以,這三味藥材雖都是醫家常用的中藥,但都以「通」為主,可以疏通氣機的運行,進而緩解耳竅出現的耳鳴。

當然,王清任這一藥方的妙用並不僅限於此,其中藥配伍也非常合理,如果將這個藥方比作一道「主菜」,那麼其他藥材的酌量加減,就是「佐料」,比如,可以根據具體病情,在原方的基礎上增添石菖蒲。

石菖蒲同樣也是開竅要藥,能夠直接開心竅,開頭面七竅,同時,石菖蒲還具有芳香的氣味,芳香辛散,可以疏通氣機的運行,因此,不少人也認為石菖蒲是一個可以讓人變聰明的藥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聰目明」。

而除了石菖蒲外,白芍和黃芩也同樣具有此效,白芍酸收,主入肝經,具有柔肝緩急,補益肝血的效果,而黃芩雖說是清熱藥,也同樣入肝經,當肝火內盛時,利用黃芩的寒涼就可以泄肝膽之火,因為人們在生氣時,也會導致膽火上升,進而將無形之痰帶到耳竅。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周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0209/201581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