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接棒蔡英文 礦工之子賴清德拼了 台灣大選倒數計時

—接棒蔡英文 礦工之子賴清德拼了

台灣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接棒總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角逐2024年大選,希望延續執政路線和政績。不過,他過去的言論被視為具有較多的"台獨"色彩。若當選台灣的總統,賴清德的外交和兩岸路線是否會與目前不同?這個問題引發輿論關注。賴清德是位出身清寒家庭的礦工之子,他的成長和從政歷程都成為本次選舉中的焦點。

擁有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的賴清德曾任國大代表、四屆立法委員,兩任台南市長,以及行政院長、副總統。他棄醫從政二十七年,出自民進黨內最大派系的「新潮流系」。

賴清德當選新潮流會"整碗端去"?

曾反對賴清德出任蔡英文副手的新潮流大佬林濁水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認為,賴清德個性擇善固執,但心胸相對寬闊。

林濁水說:「雖然他台獨立場很堅定,中國發生新冠肺炎一開始沒有口罩時,他是台灣在民進黨裏面少數幾個公開主張行有餘力,應該把我們的口罩對中國支援。這種個性很大方,會把權力都攬在自己幾個親信手裏面?這個不像啦。」

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曾延攬黨內立委谷辣斯擔任發言人。谷辣斯是蔡英文政府首位女性發言人,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擁有原住民血統的發言人。

谷辣斯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說,她不是新潮流,不屬於任何派系,只有在立法院質詢、討論法案和賴清德有交手經驗,並無私交。她談到,賴清德是少有第一次見到她,就喊對她原住民名字「Kolas」發音的人。當時,大家正在討論《礦業法》。賴清德馬上能講出她作為原民立委最在意的法條是什麼,給她第一印象是:「賴院長」做足了功課。

接下蔡英文政府「化妝師」一職,谷辣斯回憶賴清德與她的對話:「他說,非常意外我會接受。他說,你一個立委做得好好的,任期有保障,政務官動不動總辭、改組,充滿不確定性。他覺得我好像一個俠女,這麼勇敢,敢來接這個工作。他非常客氣,即便是對下屬都說『謝謝你來幫忙』。」

用人哲學

谷辣斯跟在「賴院長」身邊參加大小會議,賴清德當上副總統,谷辣斯也升任總統府發言人。她認為,賴清德決策冷靜、理性、有彈性,不會隨波逐流。

谷辣斯說:「他有一種理想性格。你可能很難想像他的用人,可能是有一個人在不知名時寫了一篇社論,可能因為一個人於公於私曾有過怎樣的表現,有某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東西。我覺得,這反映在他自己內心對他的期待,對國家政府的想像。他經常說,要做一個『讓血會熱』的工作,這體現在他做事、決策和用人。」

「選對的人,走對的路」,是賴清德、蕭美琴主打的競選標語,也是賴清德的用人哲學。

賴清德找駐美代表蕭美琴搭檔,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副總統,喊出"信賴台灣"、"選對的人走對的路"競選口號。(路透社圖片)

谷辣斯說:「他非常授權。他說,我信任你,你就講你要講的、你應該要講的話。你可能很難相信,但這就是他管理的哲學。他要信任你,所以他當然要挑對人。」

曾擔任賴清德競選大台南市長「執行總幹事」的現任立委林俊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也提到,和賴清德共事有成就感,除非調動升官,局處首長几乎都跟着賴市長七年。人事的穩定,對政務推動非常重要。

看重政見自豪能落實承諾

相識二十五年,林俊憲以「師兄」稱呼賴清德。他說,賴清德競選時,對每個政見都親自參與、很計較、很在意,認為是對選民的承諾。

林俊憲透露:「他說,任期滿了,選民可以拿政見白皮書校對,有沒有做到。有幾個比較難的,我本來劃掉,如拆除中國城改建為河樂廣場,蓋美術館。每任市長都說要做,但很難做。我說,你真的要寫進去當政見嗎?他說,他一定要把它做到。就寫上去,也做到了。現在是台南必去景點,每年參觀人數超過台北故宮。」

賴清德市長任內,曾拿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第一,在「人民幸福感調查」獲評90分,居五都第一。

林俊憲提到,賴市長花最多錢是治水。一次大雨淹大水去勘災,養豬場、房子和豬舍全淹在爛泥巴里,面目全非。養豬農傷心地說:「你不懂,一輩子養豬存的錢都沒了,淹一次水就等於死掉一次一樣」。賴清德一查發現,台南縣是台灣淹水面積最大的地區,他開始擴編預算,爭補助,找專家大力治水。

體察民意的故事

賴清德還克服用水用電問題,成功爭取到台積電的5奈米、3奈米項目到台南設廠。

林俊憲說,賴清德市長一次去看貧戶,看到一對小姐妹沒有父母,由老阿嬤帶大,住在廟旁一處破舊房子,沒有客廳、臥室、廚房,連浴室都沒有:「姐妹輪流把風,在廟裏面洗澡。賴清德相當震撼,想說竟然有這麼可憐、辛苦的家庭。他就組工人團隊,幫他們把房子整修好,也不漏水,還做了隔間、開了窗戶,有水電有浴室。」

賴清德還找到水電土木工人組成「做工行善團」,十年幫助獨居老殘、弱勢家庭修了220戶,他並協助募工錢和建料費。

立委林俊憲表示,賴清德很喜歡邀請身邊的人到他萬里老家看看,在簡陋小屋坐一坐,聽聽他成長的故事,其實位置偏僻沒有特殊景點,但他喜歡在這裏靜下心來思考從何而來往何處去,也希望更多人記得台灣礦工們的故事。(林俊憲委員辦公室)

從政二十多年不願打身世悲情牌

林俊憲說,賴清德孝順出名,這次大選,國民黨攻擊他萬里老家,他出身自貧困礦工家庭才廣為人知:「以前選舉要拿他家庭故事打選戰,他都不要。他說,太過於賣弄可憐的事情他不願意。他很保守。這次因為選總統,成了大家關注焦點。原來,他未滿一歲,出生95天,爸爸就在礦坑中毒過世,媽媽當雜工養6個小孩,全家擠在那小木屋裏。」

林俊憲提起,小時候全班曾捐錢給賴清德,他高興地拿回家給媽媽。媽媽卻要他將捐款全部退還老師、同學,並告誡他人情最難還,千萬不要欠人人情。64歲的賴清德念舊、不忘本,很喜歡邀請身邊的人到他萬里老家,聽他成長的故事,了解台灣早年礦工生活的辛苦。

林俊憲說,親自走一趟才知道,他讀的小學很偏遠:「我說,你真的念這裏?你怎麼來?他說,走路來。我說,怎麼可能,嚇死人,怎麼走得來?7歲的小小孩跟大小孩每天天還沒亮,就走1小時去上學,下課再走回來。礦坑口離他家大概200米。他說,他小時候常看到,沒多久就會見到礦坑口地上躺着人,蓋着白布,旁邊有人在哭。那時礦工很危險,他成長過程很苦難。」

外公也曾是礦工的律師童文薰對賴清德的經歷有不同解讀。她認為,賴清德不拆萬里老家法理站不住,民進黨提礦工居住權是拿廣大的礦工作墊背,還以外省眷村改建相比,刻意撕裂族群,這是總統不能做的事。她更擔心,賴清德自幼的傷痕、抑鬱,恐怕會導致他帶着怨恨治國。

林濁水則說,礦工住宅問題沒有得到政府應有立法規範,賴清德擔任立委期間沒有設法推動是該道歉,但那房子值不了幾塊錢,不是他愛特權,而是珍惜成長悲悽命運的那份情感,他「要依法卻無法可依,不是有法卻去違法」。選總統拿這議題打對手太冷血,是給自己製造危機,得付出代價,藍營民調都掉了。

擔任市長曾230天不進議會

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曾以議長李全教涉及賄選為由,偕同一級主管等28人,230多天不進議會,遭市議會控告瀆職等罪,監察院以首開地方自治史「官員集體不進議會」惡例彈劾。

童文薰批評:「就這件事來說,他死不認錯、不守法、非常硬頸的人,是非常糟糕的人格特質。你當總統如果沒有任何彈性,不知道怎麼處理問題,尤其處理眾人之事,不能用你私人脾氣、感受,必須要無我無私處理。」她還說,賴清德被質疑台獨,就改口說不會宣佈台獨,明顯選擇性固執、選擇性立場轉彎。

林俊憲則說,當時賴清德在立法院推動地方議會正副議長選舉必須記名,這種大動作令國民黨不敢反對,促成立法。

童文薰另提到,過去她擔任法輪大法學會法律顧問期間,法輪功學員為反對北京奧運、反對活摘器官等問題在各地成立分團。賴清德以一個醫生立委身份,在藍綠沒人敢站出來的情況下,擔任亞洲分團團長,並在立法院疾呼關注中共活摘器官問題。但當上市長後,賴清德疑受商界友人勸阻,就辭掉分團長身份,令她對賴清德的立場產生懷疑。

賴清德標榜最能捍衛主權,但他過去高舉「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旗幟,引起美中兩國關切。國民黨對手侯友宜也在政見會要求賴清德表態,民進黨是否放棄台獨黨綱?

谷辣斯反問,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誰反對?賴清德不斷復誦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就是務實,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國民黨等有心人士刻意忽略了「務實」,卻不成比例地放大他的「台獨」主張,這是政治的操作。

賴清德強調外交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路線(賴清德臉書)

多國對中都碰釘子討好北京的台灣領導人可能例外?

林俊憲強調,是習近平改變,不是台灣改變,不是民進黨搞壞兩岸關係。中國跟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印度、馬來西亞都搞不好關係,周邊國家都抗中,這是習近平的霸權路線讓中國跟全世界關係都變壞,不是民進黨造成的,賴清德講的並沒有更強硬。

童文薰主張,對抗不是唯一取得和平的方法,反而是最糟的。應該促進彼此了解、溝通,協助中國走向民主,對抗沒辦法改變人心。

林濁水不諱言,賴清德執政,習近平很可能延續8年拒絕與蔡英文政府互動的狀況,「這確實是個僵局」。要北京喜歡,還是要捍衛主權?中國反台獨只是手段,目的是要統一。習近平跟拜登見面時,要求拜登公開反對台獨並支持統一,口氣這麼兇悍,拜登都沒有接受。

林濁水說:「一天到晚要統一你的國家主席,你說拜登做不到的、川普做不到的,我侯友宜來,我柯文哲來,這話能信嗎?太幼稚了嘛。要討中國歡心,你必須要主權讓步,那就統一了啊。布林肯都說,台灣和中國不是內政關係。美國才有立場幫你。要選總統的人,否定台灣有獨立主權,要認同兩岸是內政關係,不是拆美國的台嗎?要北京喜歡到可以跟美國唱反調,我看也不是很聰明的作法。這就兩難,這沒辦法,這要面對。」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31/199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