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樂尚嘉:真實的滿洲

作者:

《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由台灣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發行,是日本歷史學者宮脅淳子的近著。這本書的副標題是,"1894-1056年中日滿糾纏不已的'東北'如何左右近代中國"。該書的中心內容就是圍繞着滿洲的中日俄,乃至外圍美英與中日俄的國際關係史。

作者站在日本的立場上看待這段歷史,她批判日本國內史學界主流史觀,認為他們過份傾向英美認識,過份受到馬克思史學觀影響。這也正常。

作者對這段歷史的大部分敘述和看法,我是不認同的。在此並不展開。

我想說的是,一部分是有點認同,一方面是覺得有所啟示,另一方面又覺得有點疑惑,作者好像沒有說透。還有一部分,作者對某段歷史某些事物的看法,很有道理。

日本政略明確但展開模糊

作者認為,日本和日軍在這五十多年裏,其在滿洲在大陸的大的舉動,基本上是因應的,而不是有什麼既定的戰略,遵循既定的戰略一步步走過來。她例舉了1895年日清戰爭、1905年日俄戰爭、蘇俄赤白內戰時日軍出兵西伯利亞並在其他各國撤兵之後仍遲遲不撤,直到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支那事變(七七事變),在九一八至七七中間還有日本國內的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乃至之後的挑起太平洋戰爭,似乎每次都有近期或當時急迫的理由,而且許多事變、戰爭並不是由大本營統帥部事先計劃設計安排隨後發動的,而是在戰前昭和時期是日軍中習以為常的"下克上",即由中下級軍官發動的。

更有甚者,在1939—1941年間,日本日軍連向南向北向西的戰略方向都猶疑不決不能確定。

日本日軍似乎真像作者所述,這五十多年是沒有既定戰略的,是莽撞幼稚的,日本人不大有政治頭腦更沒有國際政治頭腦。

這好像也應了國際史學界一個認識,戰前日本日軍中除了石原莞爾外沒有有戰略頭腦的人物。

然而,在這看似沒有軍事戰略的幾十年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我分明看到了日本的國家戰略,或者叫政略的展開:日本的全力向外擴張,先渡海占朝鮮,然後向北再占廣袤富庶的滿洲。

為了佔領滿洲,日本克服重重困難,有時進有時退,譬如日清戰爭後佔得旅順、大連、南滿,可在俄法德干涉又歸還遼東;再譬如北進西伯利亞,幾年之後撤退了。就是南進中國華北,也是為了鞏固滿洲。只是後來日軍打順手了,才有更大的擴張野心——大東亞圈。日本擴張的國家戰略(政略)自明治維新到日本戰敗始終存在。

不過,宮脅淳子說的每次事變都有因應的,也是事實。許多次並不一定是日本或日軍事先預謀策劃的,譬如,根據現在發現的史料來看,七七事變的確是突發的,但是日本日軍有意華北確是事實,蔣介石和中國政府此時也確有"日軍若再進一步就奮力抵抗"準備。

宮脅淳子在提示我們,對日本對外侵略史中的每一次事變,要注重細節。

主權與開發

關於滿洲究竟是否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本進入滿洲及以後建立滿洲國是否是有計劃的蓄意侵略?

這是作者提出的另一個令我震驚又疑惑的問題。

作者認為,歷來"中國是一邊和遠方進行貿易一邊擴張勢力,若無爭端即無劃清國境界線之必要,故而滿洲人的國境概念亦是相當薄弱。"(第52頁)

十九世紀時,"清朝建都北京已久,故鄉滿洲人口漸少,陷入被放置不管的狀態,對於俄羅斯勢力進入的意圖也幾無對應。滿洲雖為父祖之地,但因人口幾乎南下,經過幾代之後,在北京的大臣們也變得不清楚當地事務了。"(第52頁)十九世紀中期,北京派來的官員與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乘機進入滿洲的俄羅斯交涉,北京的清廷官員已經連當地河川名稱都不甚了解。

誠然,中國——中央之國曆朝歷代的邊境國界是含糊不清的,直到清朝。歷朝歷代都把政權影響所及、勢力範圍當作自己的所轄範圍。

不過,這不是除了那些島國,所有國家中古時期的常態嗎?

雖然黑龍江以北是否屬大清?當時也是存疑。然在清廷意識里認為所有藩部都是皇上統治的,甚至包括庫頁島也屬自己統治範圍。至於統治力度怎樣,他們是不管的。

不過,滿洲(現中國東北)偌大一地區,在十九世紀末主權屬皇帝在北京的中國,應該是一清二楚的。

主權者與開發者,其主體可以是同一個也可以是分開的。比起土地荒蕪淒涼與土地上人民的窮困苦難來,開發的繁榮而使土地上的人們生活富足並吸引更多的人們來到開發的土地繼續開發,所有土地上的底層民眾又有幾個人會特別在乎誰是這塊土地的主權所有者呢?

中古時代國家與近現代國家的差別,其領土邊境,前者是模糊不清的,後者是劃界清晰的;前者是荒蕪或粗疏的耕作放牧,後者則是要經營開發的。

我們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滿洲基本上是日本開發的。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就知道,東北的鐵路總長等於中國關內的鐵道總里程。後來又知道,東北密密麻麻的鐵道線基本上都是日本在滿洲國時期及之前建的。

日本所有大財閥都投資滿洲,私人投資也不少,總額十分龐大。僅"一九三七年,日本投入稅金二十六億元,啟動了產業開發五年計劃,重點培育滿洲國重工業。

因為滿洲完全沒有資金,而由日本以產業開發計劃的形式予以投資,通過'重要產業投資法'而開始的這項社會主義式計劃,進行了經濟統制,大致有三十八家特殊公司、二十一家准特殊公司及其其它自由企業,對於重要產業實施'一業一公司'制度,也就是一個業種開設一家公司為限。"(第225頁)

"滿洲國的發展,可分為三期。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為第一期,……由熟悉當地的滿鐵職員從事基礎產業、輸送通信設備的完備。滿鐵不只在北滿洲建設具重要戰略意義的鐵路,亦經營鋼鐵、煤礦、液態燃料、輕金屬、化學工業、電力等企業。日本五年之間對滿洲的投資,總計十一億六千萬元,當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對滿鐵的投資。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第二期,進行了第一次產業開發五年計劃。日本財閥進入滿洲活動,成立了滿洲重工業開發公司(滿業),開始培養重工業發展。日本需要滿洲供給本國欠缺之軍需原料,故而幾次修改該計劃,以因應日本需求。修改重點為擴大鐵、煤炭、液態燃料、電力部門,資金計劃也增為原訂計劃的兩倍。日本的投資達到五十億元,其中在鐵工業部門,鋼材產值為預定值的百分之二百六十四、煤炭產值為預定值的百分之一百七十八、電力產值為預定值的百分之二百四十一,可說是成果斐然。但是,農業部門中,大豆產值僅為原訂計劃的百分之八十五,沒有達到目標。

"j一九四一年大東亞戰爭開始後,滿洲國強制推行了第二次產業開發五年計劃,……產業發展重點為鋼鐵、煤炭與農產品。一九四三年,對日供給開始緊縮,日本卻依然向滿洲不斷索取農產品、煤炭,使得滿洲當地的生活越加窮苦……儘管如此,一九四三年滿洲國的農工業總額達到空前水準"(第226-227頁)

在滿洲國末期,滿洲已經成為當時世界第六強工業國!要知道,當時世界上除了美蘇德英法,還有日本、意大利、瑞典、比利時、捷克等著名工業國,可滿洲國的工業程度工業能力工業總額甚至超過了日本本國。——這一點,是1949中共建政以後出生的我,在滿洲國取得這樣成就以後的六十多年後才知道的。

當然,二戰日本戰敗,滿洲經濟產業鏈原來的上游和下游都沒有了,日本的投資和日軍的軍火需求都沒有了,滿洲的工業第六強是維持不下去的。再加上蘇聯紅軍在滿洲國最後滅亡的一二星期進入滿洲,大肆破壞、拆遷滿洲工業設備。

但,滿洲應該還是有相當的工業基礎。如果抗戰勝利後中國收回滿洲以後能夠和平,隨着滿洲和關內沿海的戰後同步和平復員,滿洲工業產業鏈的上下游可以很快改變成主要是中國關內東部沿海地區,中國現代化的騰飛也可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開始了。

然而現實是,即使是破敗的滿洲工業基礎被蘇軍交給了搶先進入東北的中共,中共也可以此物質基礎,佔領東北,並在此支持下在三年內奪取了大陸政權。

可能,因為滿洲工業是日本政府干預投資打下的基礎,現在看來含有起碼的社會主義因素,東北的工業能夠勉強支撐支離破碎的毛澤東式的社會主義大陸經濟。而毛澤東之後,大陸改革開放,而政府經濟模式的東北經濟對整個大陸經濟支撐有限,很快變成了整個大陸經濟的累贅。

可惜了!曾經世界第六強的滿洲工業。

"結果中心史觀"的錯謬

大陸史學界曾經長期侵淫在所謂范郭翦的史論史觀(也就是毛澤東史論史觀)中。1949之後的大陸官方教育(大中小學,社科類研究、出版機構,文藝宣傳)都是這種範式,即使毛澤東去世以後,改革開放之後,官方無論於史或者於當今,都是宏大敘事,要麼把具體事情套在既定框框裏,要麼就對不符框框的事情視而不見。

大陸史學界史學界可以說七十四年來,這始終是主流。改革開放年代也只是稍微實事求是一點。

本書作者提供了另一種視角,批判大陸乃至中國固有的史論史觀。

"中國的獨特歷史觀,一切以結果為依歸,由結果判斷過去,亦即'因為成功了,所以是正確的'或'失敗者系因沒有天命,而是錯的'。

"中國文明最早的史書,是司馬遷於公元前一世紀所完成的《史記》,其後還有《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二十四部正史也至《明史》為止書寫不輟。所謂正史,系每當王朝更迭,解釋為何前一王朝失天命、次一王朝得天命的史書。因此,建立王朝的創業君主,大抵最初被冠為太祖、其次是太宗等廟號,他們會被寫為有德行的優秀皇帝。若無德行,即是天命未降的緣故。王朝覆滅之際的皇帝,多半被寫成愚鈍、病弱、淫亂,或是性格殘酷而濫殺無辜,究其原因,系因失去天命。

"因此,現在統治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說的都是正義,而在戰爭中落敗(雖說不是敗於中國而是敗於美國)、被趕出大陸的日本所做的任何行為都被視為錯誤。"(第11-12頁)

"現代中國雖由共產黨掌握政權,但是中國人原就只是為了方便起見而採用馬克思主義。現在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際上卻是放棄了共產主義。中國人所說的歷史,是在馬克思主義上,外加了中國獨有的'結果中心史觀'。"(第11頁)

誠如斯言,現代范郭翦式的史論史觀原是承繼了二千年傳統的帝制專制文化,只不過多加了一襲現代極權主義的外衣。

2023.12.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231/199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