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消失的孩子》中曾有一個故事讓人深有觸動:
袁午有一對愛他勝過自己生命的父母,他從小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交友,都是父母一手包辦。
不管他做錯什麼事,父母都能無原則地包容他,袁午不管在哪裏上學,母親都陪着他上學。
甚至,長大以後袁午的工作婚姻都是父母一手安排,看似這一切都在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下順風順水,直到袁午父母接連地去世,自理能力為零的他,社恐的他,生活變得一塌糊塗,開始自我頹廢,自我放棄,甚至誤入歧途.....
父母愛孩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有些父母愛過了度,時刻將孩子緊握在自己手掌里,剝奪其獨立的權利,看似給孩子營造一個沒有危險的成長環境。
實則,父母的過度保護,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過度保護,正一步步毀掉孩子
作家高世祥說過:「父母的過度保護,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退縮行為,退縮是自卑不堅強的表現。」
《父母的愛,有時是害》裏有這樣一則故事:
7歲前,永梅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孩子。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她想給爸爸一個驚喜,偷偷去爸爸上班地方找爸爸,沒有直接回家,可是因為對爸爸工作的地方不熟悉,走着走着迷了路。
深夜了,父母見孩子還未回家快急瘋了,因為他們夫妻是結婚5年以後才有了永梅。而永梅父親都已經38歲了。兩口子視女兒如命根子一般,十分嬌慣疼愛她。
因此如果女兒丟了,他們可能也活不下去了,好在最後在路邊找到了女兒。
從那以後,媽媽不再讓永梅外出,也不再讓她讀書,而媽媽也辭去了工作,與外界斷絕來往,專門在家伺候女兒
而永梅只需要享福,一切事都由媽媽代勞。
沒有勞動鍛煉,沒有文化知識,沒有與社會接觸,悲劇就是這樣一步步釀成了。當永梅29歲時,她的智力、思想能力、表情仍停留在兒童時期,只會坐在床上玩玩具。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以這樣的方式「愛孩子」,他們覺得自己保護了孩子,避免了讓孩子受傷,其實這種過度保護,恰恰會毀掉孩子。
父母無條件地照顧孩子,看似是愛,實則是害。平時遇事,父母總是代替孩子去做,阻礙了孩子自己嘗試的機會。
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孩子,他們的抗壓能力也會相對較弱,他們很容易表現出對自身能力的不認同。同時,在快樂面前他們也會顯得很被動,很少能體驗到由內而發的幸福感。
父母的過度保護就是一種不加商量的傷害;一種理所當然的控制;一種以愛為名限制孩子獨立成長,將孩子佔為己有。
與其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受到一點挫折,還不如教會孩子如何從挫折中爬起來,讓每一次的失敗經歷,教會孩子堅韌與成熟。
然而,父母不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在「狂風暴雨」來襲時,如何獨自躲避,因為這將會是孩子最堅實的能力。
把溺愛當成「保護」,是父母最大的失誤
知乎上有人提問:「父母如何去愛護孩子?」
一個高贊回答說:「父母應該學會面對孩子的背影,如果硬要孩子轉過來面對你,那孩子只能用背對着未來。」
育兒專家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她兒子走彎路,能做能想的她都替孩子做了。
她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她一手管理,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寫作業,吃什麼,穿什麼,事無巨細都是由媽媽包辦。
孩子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這位媽媽也感到很驕傲,可這份驕傲的背後,卻犧牲了孩子的獨立性。
到了高中,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孩子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生活,人際交往出現了問題,成績也直線下降,最終孩子抑鬱了。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卻不一樣,有的父母錯把溺愛當成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可往往毀了孩子的就是這份愛。
曾在1994年10月發生轟動雲南的一個事件,他叫孫小果,被當地人叫作小霸王。
從小被母親過度地寵愛,17歲的他,光天化日之下侵犯兩名女青年,事發後,並無悔改之意,其母親更沒有進行教育,而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便,讓原本被判有期徒刑的兒子一天牢也沒坐。
有母親的撐腰,孫小果沒有半點悔改,更是變本加厲地加害、侵犯少女、幼女。
其母親任由他為所欲為,但正義終會出現,最後孫小果被繩之以法,判處死刑,他的母親深知是自己的溺愛是害了孩子,一夜白了頭,也被判了刑。
正如捷爾任斯基所說:「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愛不應該是盲目的。」
父母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想滿足孩子的一切。實際上,這種無度的溺愛,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剝奪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他才能有勇氣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也才能走得更遠、更順。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適當「放手」
大詩人於戈亦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經歷不到這些,他就體驗不到對生活的獲得感。」
然而有遠見的父母,如何學會適當放手?不妨試試以下三個方法:
1、父母生活上「偷點懶」,孩子更勤快
古語說:「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媽媽是超人真的會害了孩子一生。」
教育孩子不是養寵物,父母早晚有一天要放手,與其幫孩子代辦一切,不如教他們掌控人生的能力。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他自己動手的習慣。
父母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自己在生活上「偷點懶」,讓孩子在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發展情況下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
2、適當地「放手」,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有專家指出,孩子終歸是要走出家長的視線,早晚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適當不管,做一半,留一半,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機會。
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怕孩子出錯誤,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凡事總幫孩子選好,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容易有依賴性。
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孩子自己選擇和處理問題。這對他們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好處的。
3、父母主動示弱,孩子收穫獨立
安全感和獨立並不是完全割裂的。有些家長在孩子需要安全感的時候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認為幫助孩子搞定一切,不讓他受到任何挫折和傷害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安全感;
一旦,孩子到了該獨立的階段,讓孩子毫無準備之下,將其直接推出去獨立。但是,父母前期的過度保護卻使孩子喪失了獨立的能力。
而真正讓孩子收穫獨立的方法是讓孩子經歷自己該經歷的,讓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他們人生路上遇到的難題。但又可以隨時在他們身邊撫慰,幫助他們。
心理學家曾說:
「人的成長就好比洋蔥,每一層都代表了某個年齡段所要學的東西。成長一次剝一層外衣,如果有一層外皮在當時沒有及時剝掉的話,那麼它就會阻礙孩子那一階段的成長。」
他就要在以後的路上用雙倍甚至更多的時間,來完成那一層的學習。只可惜時光無法倒退,即使以後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惡補,也有可能失去了最佳的成長機會。
有句話:「6歲時你沒教他繫鞋帶,20歲時他的確學會了,但20歲,應該賺錢養家時,他才剛學會繫鞋帶。」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歷經生活的酸甜苦辣並沒有什麼不好,反而可以增加人生閱歷,明白生活的不易並感知生活的艱辛,這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里,父母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協助,不應該是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