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中國錯失經濟現代化機會:全球化、要素市場和城市化視角

作者:

編按:"文革"結束後,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中共領導人意識到必須改弦易轍,於是在接下來的20餘年中,開啟改革開放,引入市場調節,加入WTO,力圖融入世界。在所謂"中國模式"下,經濟一度高速增長,成為世界工廠。進入習近平新時代後,這種模式遭到空前挫折發達國家正關上大門。它們在剝奪中國正當的發展權嗎?"中國模式"為何漏洞百出?為什麼抗拒要素市場發育,中國的農業和城市化走上歧途?中國現代化還有生機嗎?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榮休教授文貫中先生最近撰文,認為中國經濟已被黨國體制綁架,正失去百年不遇的現代化機會。這個判斷所依據的邏輯成立嗎?帶着這些問題,《中國民主季刊》編輯張杰博士專訪了文貫中教授。

文貫中張杰

張:中國經濟崛起得益於全球化,但近年來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斷限制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和投資,甚至推出了"小院高牆"策略,為何昔日敞開的全球化大門正在對中國關上?

文:中共常說的百年未遇的歷史機遇,指的是全球化的機遇,中共打了個時間差,表現為世界向中國開放,中國沒有同等開放。而百年未遇的變局,則指中共利用了這個時間差,一舉成為'厲害國',自以為羽翼豐滿,已能改變世界現行秩序,由中共主導。中國的兩大全局性改革(見下文)確實使它抓住了第一個機遇。至於第二個機遇,中共高估了"中國模式"的優越性。這個模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因為沒有完成要素配置機制和所需的憲政民主兩者的制度轉換。

加入WTO前,中國做過兩大全局性改革,給世人巨大希望。再者,前蘇聯陣營在1990年代初全面崩潰,其中許多國家立即選擇憲政民主和市場經濟體制。俄羅斯自稱也要學樣。這些變化同樣令人鼓舞。世界對中蘇兩大巨型社會主義國家產生希望,認為兩國會在制度和價值上與發達的民主國家趨同,因而超級全球化值得一試。換言之,發達國家願意在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實現之前,給經濟全球化一個機會,並希望經濟全球化帶來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發達國家同意提前執行WTO對最惠國待遇的規定,在中國完成徹底的市場化改革之前,根據跟進原則,中國可單邊享受這一待遇,以換得中國承諾,在15年內徹底完成市場化改革,向發達國家對等開放。

中國加入WTO前所作的兩項全局性改革如下。第一項,在1980年代,解散人民公社這種當代的農奴制,農民積極性大增帶來農產品產量大增,高達3億之多的農民得以脫離農業,進城打工。第二項,在1990年代,除了保留500家大型國有企業外,私有化了50萬家中、小國營企業,解放了城市地區巨量的生產要素。

沉睡的巨量生產要素正好遇到中國成為WTO成員,世界向中國單邊開放的機遇,在世界要素市場的價格指引下,和湧入的國際資本結合,得以參加到世界分工體系中去,使中國迅速成為世界工廠,中國的城市化率提高了20-40個百分點。如果中國在15年內徹底完成市場化改革,對世界,尤其對中國,都是好事。中國的城市化率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會進一步提升,中國會更接近現代化的實現。因為城市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廣大農村人口,進城定居是他們千百年來所夢寐以求的。

但是,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雖然出於好意,卻引發了楊小凱指出過的後發劣勢的惡性發作。果真,進入WTO之後,中國再也沒有全局性的改革措施,特別是沒有一鼓作氣發育出要素市場。中共反而大力推動國進民退,加固本來有所鬆動的黨國體制。最近十年來,中共更明確喊出,一切都要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這意味着要由黨,而不是要素市場來決定性地配置資源。

這使發達的民主國家感覺上當,因為單邊開放已經給它們本國帶來巨大的調整成本,例如退出某些產業,就業大量流失,引起社會不滿。如果允許通過"黨治"決定要素價格,以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這種經濟體制必定進一步扭曲整個世界的市場價格,造成有利於中國黨國體制的經濟格局。中國更提出通過產業政策,利用尚未充分開放的龐大市場,使國有企業單邊收割規模報酬遞增的增益,加上國庫的津貼,讓它們迅速做大、做強,成為巨頭,使得不到國庫津貼的各國私企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以便中國通過彎道超車,一舉奪得世界經濟老大的桂冠。這些做法違反競爭性市場經濟的原則,違反經濟全球化的高遠目標。所以,歐美日發達國家在中國15年寬限期滿的2016年起,陸續發表官方聲明,否認中國的黨國體制享有市場經濟地位,以防基於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之上的世界秩序受到顛覆。同時,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否認正在加緊擴軍備戰的中國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因為它們的單邊援助和各種優惠是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並不是讓某些發展中國家一邊自稱貧困,一邊大肆擴軍備戰,鞏固獨裁政權的。

發達國家正在說服本國利益集團,從大門洞開狀態逐漸關到和中國的開放度大體對等的程度,所以困難很多。在目前條件下,因為社會制度和普世價值的願景十分對立,超級全球化已不可能。面對獨裁和偽共產主義的願景,歐、美、日出於安全,儘量杜絕為對手提供助攻機會。所謂小院高牆政策,旨在將明確定義的高科技領域和中共徹底脫鈎,以免危害自身長遠安全。在其他領域,發達國家則採取去風險的政策,旨在減少對中共的過度依賴。以安全為理由,發達國家甚至推出自己的產業政策。於是全球化大步倒退。

張:您在"被黨國體制綁架的中國經濟正失去百年不遇的現代化機會"(下稱"綁架")一文指出,要素市場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標誌,中共曾在18屆3中全會上通過決議,呼籲儘快發育出要素市場,並由要素市場決定性地配置資源。為什麼要素市場對市場經濟這麼重要?所謂"中國模式",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文:我認為,"中國模式"在經濟層面上的主要特徵是:由黨,而不是由要素市場決定性地配置資源,以便以黨代政,以黨代企,使資源向軍工傾斜,達到維持一黨專政的目的。這個模式在其他層面上的特徵,就留給專門領域的專家去總結吧。

要理解要素市場的重要性,必須認識到資源稀缺性是人類面臨的殘酷事實。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在最基本的人均資源佔有量上,中國特別貧瘠。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外部世界的巨量資源。但從擁有豐富資源的前蘇聯沒有逃過崩潰看出,比資源的獲得更重要的,是資源的配置效率。這正是"中國模式"的致命傷。

世上只有兩種決定性配置資源的途徑:第一,通過行政命令。

最典型的理論根據,就是馬克思自稱的科學社會主義,通過暴力革命先將一切資源和企業國有化,接着通過預測供需信息,制定全國性的供需計劃,用行政指令付諸執行。他自稱這套方法能使經濟發展做到有計劃,按比例,避免生產過剩引發的周期性危機。試驗了幾十年之後,發現過剩和短缺,貧困和浪費長期共存,人民的基本需求滿足不了,資源配置卻向軍工傾斜,保護黨國的寄生蟲們過着特權生活。所以,這套體制無論在效率上,還是道義上全都徹底破產。

第二種配置資源的辦法,是讓市場對資源,包括所有的生產要素,作決定性的配置。用市場配置,就是用價格配置。沒有價格,就沒有市場。理由如下:對自由市場經濟而言,最重要的價格只有四種:1)資本的價格,即利息;2)土地的價格,即地租;3)勞動的價格,即工資;以及4)本幣兌換各種外幣的價格,即各種匯率。這四種價格中,前三種決定了一切產品的國內價格,這是因為一切產品的成本可以分解為這三種要素的價格。第4種價格則幫助人們得到相應的國際價格。這四種價格是一切價格之母。如果價格之母由政府說了算,這樣的經濟怎麼稱得上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呢?如此基本的價格必須由市場的交易,即由供需雙方數以億萬計的消費者和供應者共同決定,使價格的決定機制具有天然的人民參與性,而不是幾個政治寡頭,或獨裁者在密室之中擅自決定。

要發育要素市場,首先要允許生產要素私有。所有的市場必須是競爭性的,允許自由進退,對全國統一開放。在法律面前,所有形式的所有制和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應該是平等的。所謂用市場決定性地配置資源,實際上就是用均衡價決定性地配置所有的資源,包括生產要素。均衡價格只能通過供需雙方的交易才能產生,而且永遠在波動之中,以便隨時吸收和消化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發生的重要變化,反映生產要素的相對稀缺性的變化。

值得強調的,在成交時,價格同時完成三重功能。以要素市場為例,在成交的一刻,成交價:1)對某種要素做了決定性的配置;2)完成了對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初次,也是決定性的收入分配。要素所有者成交時面對的要素價格,就是他每出售一單位要素的收入;3)自動懲罰了要素的低效使用者,因為他們的每單位成本高於市場承認的價格;也自動獎勵高效的企業,因為他們的成本低於成交價。通過兼併,生產要素會不斷地從低效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手中,轉移到高效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手中。由於創造發明能自動得到市場獎勵,所以,市場經濟大大促進科技進步。特別重要的是,價格的三大功能都是市場的客觀過程,和人際關係中的恩怨情仇無關,因而減少了裙帶和權貴的影響。在開放和競爭性的市場條件下,不同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大大提高,因為積累和保住財富的訣竅取決於效率和勤勉,而不是特權和世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國民主季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9/197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