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美國高知家庭怎樣教育孩子?

關於什麼是最佳的為人父母之道,美國人的觀念在過去60年間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變革,每一次都是因發展心理學家的觀點之變而變。二戰之後,著名的兒科專家本傑明·斯波克博士出版了名噪一時的超級暢銷書《斯波克育兒經》(Baby and Child Care)。

作者在書中諄諄教誨嬰兒潮一代的父母們——他們應該採取放養式的教育,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節奏去自由發展,而不是壓制子女,讓小孩子追趕成年人生活的日程和規則。那一代父母因此推崇放輕鬆的教育理念,追求同孩子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生活。

但自20世紀80年代起,關於何為好父母的主流觀念和社會規範就開始發生轉向,特別是自90年代開始,斯波克的「放任教育」越來越為人所摒棄。

新一代的父母開始轉向「精密教育」的新模式,一部分原因正在於大腦發育的科學新知。通過育兒手冊、家庭雜誌,再到現身電視節目的專家,這種新的教育理念已經影響到美國社會的各個階層。

但是,一如父母教育哲學的此前轉變,新風氣最先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所接納,並在其育兒實踐中加以貫徹。

一位來自本德鎮的上層階級父親就這樣告訴我們:「所有那些關於如何為人父母的書,我們這一代人幾乎都讀過。至於比我們更年輕的新一代父母,他們甚至會為此準備得更多。孩子的事,都是天大的事。

在當下的美國,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認知和社交能力,往往從子女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發掘他們的潛能,如此一來,「模範父母」就變成了一項需要家長投入極大時間和金錢成本的工程。

尤其是對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而言,「好媽媽」在孩子身上的投資一定要不惜血本,而「好爸爸」當然不能只是個工作達人,還要更多地投身家庭生活,關愛孩子的日常。

現如今,美國社會各階層的父母都青睞精密教育,但我們在下文中可以看到,那些文化程度低、經濟上更困難的家長就更難把這些新理念付諸實踐。

安妮特·洛羅(Annette Lareau)是研究家庭志的權威學者。她在自己的研究中就釐清了當今美國社會中出現的兩種父母教育模式,並將之命名為「精心栽培型(concerted cultivation)」和「自然放養型(natural growth)」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模式,是由父母的階級地位所決定的。

所謂精心栽培的教育,主要是指中產階級父母的育兒方式。這類父母從一開始就深謀遠慮地為子女做教育投資,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社交技巧和文化素養,最終是為了自家孩子將來可以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學校內有着優秀的表現。

自然放養的教育則放手任由孩子發展,讓他們更多地憑藉自己的天分和運氣。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父母沒有什麼計劃,也不怎麼幹預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而在教育孩子時,這類父母更多依靠硬規矩和大棒,很少密切關注子女的表現,缺少對孩子的鼓勵,更談不上講道理和平等協商。

在今天,這種父母教育的方式於貧窮家庭中仍更常見,當然即便是在下層階級內部,自然放養的教育也正被逐漸拋棄。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為人父母的規範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

高知父母致力於培養自主、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作出積極向上的選擇;

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圖3-1就闡述了這種階級間的兩極對立。

最左側的一欄代表着教育程度最低的父母,亦即連高中都沒有畢業的家長,這類父母更強調服從而不是自立,其中高達65%的家長把教育目標設定為子女的服從,只有18%的家長更注重孩子的自立。

最右的一欄則代表着取得了研究生學位的父母,我們可以看到,這類高知父母在教育上的偏好正好相反,高達70%的家長認為教育的目標在於子女的自立,僅有19%的家長更看重孩子對家規的服從。

也就是說,上層階級的父母同他們的子女有着更平等的關係,更願意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出於內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為;

相反,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更容易採用體罰的手段來達成管教的目的,動不動就是一頓抽打。

父母教育風格的階級差異,還表現在父母和子女的語言交流中。有學者詳盡跟蹤研究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日常語言交流,如圖3-2所示,如果統計那些取得了高等專業學位的高知父母,則每年他們向孩子說出166000次鼓勵的句子,而讓孩子泄氣的否定表達只有26000句。

相比之下,工人階級父母表達這兩種類型話語的年度次數分別為62000和36000,而那些以社保為生的家長則更少鼓勵、更多批評,同比數據分別是26000和57000。

為人父母的方式出現了上述基於階級的分化,在此不妨稱之為「到底是給個擁抱,還是賞個巴掌」的問題,我們需要追問的是:為什麼這種階級分化是如此兩極對立,同時又無所不在?

此前的學者傾向於將這種階級差異歸結為一種難以準確定義的「工人階級文化」,但腦科學的最近研究現已證明,父母越是貧困,教育程度越低,在社會上越孤立無援,則他們就越可能是棍棒教育的信徒,對孩子更嚴格,更苛刻,動輒體罰。

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於父母自己也承受着生活施加的習慣性高壓。

在談到暴虐的母親時,受訪的伊利亞說:「每次我媽下班回家,看到桌子上堆着賬單,盤子也沒人洗,兒子的房間像個狗窩,家裏到處都亂成一團,生氣也很正常。我媽經常對我發火,我也不怪她。」

用大棒嚴厲管束孩子,甚至動輒訴諸體罰,這並不是「工人階級文化」特有的選項,同時也不只是父母在生活中承受壓力所導致的結果。

上層階級的家庭和下層階級的家庭生活在迥然相異的世界中,很多時候,父母教育模式的差異只是對階級區隔的一種合乎情理的反應而已。

富爸爸自然可以採取社會學家弗蘭克·弗斯滕伯格(Frank Furstenberg)及其合作者所稱的「推進式」策略:在舒適的環境中開發着子女的天賦。這種家境可以提供充裕的機會,同時又能規避大多數風險。

但相反,窮爸爸卻只能採用「防備式」的策略,在貧民區里養孩子,當務之急就是能保護子女的安全:「在這麼個適者生存的地方,你要狠起來!」

大量的證據一再顯示,如果觀察富裕、高知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其關鍵詞就是培養、慈愛、溫暖、主動關懷,最終是講道理的規訓——總之是擁抱多於巴掌——而上層階級父母的家教之道可以更好地培養子女的情商和交往能力。

伊利亞已經直覺地意識到:「要是你總責罵孩子,抱怨他們一事無成,最後只能變成下三濫的混球,那麼他以後就只能成為下三濫的混球。」

不同階級的父母存在着教育風格的差異,如今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實,而且其後果顯然也是影響深重。我們已經看到,在貧窮與兒童的智商情商發展之間存在着普遍相關性。

但究竟如何解釋這種相關性,很大程度上就源自貧窮父母和有錢家長之間教育風格的差異,既包括認知能力的激發(比如為孩子讀書的頻度),也包括參與社會的能力訓練(比如鼓勵子女去參加那些課外活動)。

舉個例子,父母只要為孩子讀書,則無論父母的文化水平、語言能力或投入程度到底如何,都能促進孩子的發育。

育兒專家簡·瓦爾德福格爾和伊麗莎白·沃什布魯克已經發現,如果以語文、數學以及4歲時的語言測試分數來衡量,則富孩子和窮孩子在學校學習的主動性上存在着明顯的差別。

至於如何解釋這種差別,兩位專家發現,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區別是最重要的解釋因素,其中包括家中是否有藏書、帶孩子去圖書館的次數等,其中尤其關鍵的是母親對孩子的關愛和日常關照。

家長教育方式的階級差異近年來是否越拉越大?對此,我們目前很難找到言之鑿鑿的證據,首先的難題是能否找到眾口一致的可量化指標,接下來更大的挑戰是要求在多年時間內可重複的、高度一致的觀測結果。

但無論如何,還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家庭晚餐。觀察美國人家庭晚餐桌上的種種變化,我們可以講述一個完整的美國故事。

瓦爾德福格爾已經在研究中證明,在控制了其他種種變量因素後,家庭晚餐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很大程度上可以預判出孩子在長大成人過程中的人生軌跡。

「那些每周和父母共進晚餐至少五次的青少年,」瓦爾德福格爾教授指出,「在很多方面都有更佳的表現:吸煙、酗酒、抽大麻的比例更少,打架鬥毆、婚前性行為也很少發生......不太可能被學校休學,平均績點和上大學的概率都更高。」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家庭晚餐在全美社會各階層都變得越來越少,原因在於父母雙方都要外出工作,協調全家人的時間變得尤其困難。

但大約到了90年代中期,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中,這種家庭對話機會持續衰減的趨勢就戛然而止了,但在僅有高中教育程度的家庭中,衰減的趨勢仍在繼續,未見中止或反彈。

單親家庭當然很難做到全家人共進晚餐,但這並不是造成這一不斷擴張之階級鴻溝的主要因素,因為主導這種變化的事實上仍以雙親家庭為主。

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在這本書中不斷遇見的剪刀差圖表——揭示着在富家子和窮孩子之間的童年經歷已經漸行漸遠。

家庭晚餐並非萬能,因此切勿將孩子的成長問題全然歸結為聚餐的有無。但是,家庭晚餐確實是一個指標,從中可以看出父母在子女身上是否傾注了那種無形但意義重大的投資。

由是觀之,20世紀90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僅在純粹數據的基礎上,我們難以講述一個自圓其說的故事,卻可以提出一種合乎情理的解釋:

由於新的教育理念認識到父母和子女的互動對兒童發育的意義,教育程度更高的父母就更容易受到新理念的影響,因此投入更多的時間用來與孩子相處,相比之下,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在接受新理念時總是落後的,或者迫於生活多艱,家庭晚餐對他們來說即便可望也是不可即。

現如今的美國父母,相較於上一代為人父母者,他們在撫養孩子時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無論身處哪個社會階級,這一趨勢是普遍的。

新一代父母所增加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那些促進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上,尤其側重於針對學齡前兒童的關愛。但是,對比窮爸爸,富爸爸更為迅速地增加他們在金錢和時間上的教育投資——家庭晚餐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增加對子女培養的投資,往往也就意味着要剋扣家庭生活其他方面的開支,比如私人護理、家政清潔或其他商品消費。

所有階級的父母都在縮減其他方面的開銷,將資源集中在孩子身上,但不要忘記,那些經濟收入更高、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家庭不僅擁有更多的金錢,還有更多的時間(因為夫妻雙方可以分擔撫養孩子的任務),理所當然,他們也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加大對孩子的投資。

相比之下,那些經常只是單親媽媽的貧窮家長就無能為力。長此以往,對下一代教育投資方面的階級差距就越拉越大,成為一道鴻溝。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校長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108/197547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