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保持邊界感,是成年人應該有的高級教養

曾聽過一句話:「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這個「度」就是指邊界,不能把握好度的人,常常沒有邊界感。

沒有邊界感的人,總是容易熱情過了頭,太不把自己當外人,或者是不懂得為自己的事情和情緒負責。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沒有邊界感的人比比皆是,常常令人苦不堪言。

01

每當過年回家,總是有親戚圍在你身旁,對你「噓寒問暖,呵護備至」。

「有對象了嗎?什麼時候帶回來」

「哎,你工資多少啊,準備什麼時候買房啊?」

「你車多少錢買的,借我開開?」

「過年給你爸媽買什麼東西了,拿出來瞧瞧?」

親戚之間的這種關心,常常令我們尷尬無比。

想說這是我的個人私隱,又怕傷了親戚和氣,不說又實在不堪其擾。

其實,這一切都是沒有邊界感惹的禍。

那些看似關心你的人,常常是打着關心的旗號,行打探私隱之事,令人厭煩無比。

有句話說得好,「行有所止,言有所界」,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應當保持邊界,因為邊界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一旦有人越界,就打破了他人的心理舒適區,很容易被人反感。而隨隨便便入侵別人的邊界亦不是教養所在。

我們可以保持對他人的熱情、好奇心,但更應當行之有度,言之有理,不魯莽越界。

因為熱情過了頭,是對他人邊界的侵犯。

02

張愛玲的人,常說她很清高。

因為她不管和朋友關係再好,也會保持一定的邊界。

即便是窮困潦倒,生活沒有保障,一天只能靠半塊蛋糕和咖啡度日的時候,她也決不去麻煩朋友,甚至跟朋友借錢,而是憑藉稿費養活自己。

其實這並不是清高,而是因為張愛玲有着很清晰的邊界感,朋友再好也不是自己,不能太不把自己當外人。

這讓我想起高中時,一個「太不拿自己當外人」的朋友。

她就總是不拿自己當外人,我的東西隨便用,我的零食隨便拿。

有一次特別過分,拿了我剛打好的開水用,用完也並不重新補充,還不告訴我把熱水用掉了。着實讓我氣憤。

哪怕是關係再好,也不能不把自己當外人,因為別人沒有義務要和我們共享自己的利益。

遠而不疏是種能力,近而不入是種智慧。

懂得人和人之間是有邊界的,是成年人應當修習的功課。

03

大家生活當中一定碰到過很多這樣的人:

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有他加入的聊天,必然是以自己為中心,從家庭講到工作。

那些雞毛蒜皮說起來好像永無止境,也不管別人是不是想聽下去,只一個勁的說說說。

他們用自己的事情無孔不入的投放到大眾的腦子裏,轟炸着所有人。

於是,身邊的人因此陷入「是可忍孰不可忍」崩潰狀態里。

還有人,鍾愛於逮住他人不放,大吐苦水。一遍又一遍,用自以為的憤怒悲傷和委屈揪住對方,對他人進行精神上的綁架。

這些人,從來不知道自己和他人之間是有邊界的,不懂你是你,我是我。

你的情緒和事情只是你自己的情緒和事情。

別人願意聽,才是分享,反之則只是種負累。

把握好自己的邊界,對自己的事情和情緒負責,是一個人有教養的表現。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半面盔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8/196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