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顏寶剛:「定海神針」不賣帳?國家隊增持恐屬「短命貨仔」

作者:
不論內地媒體或香港財金官員,近日都將中港股市弱勢歸咎是外媒「唱衰中國」,是地緣政治衝突下刻意的陰謀打擊,卻從不檢討自己內部體系是否出現問題。嘴巴的確是長在別人身上,但金錢卻是最誠實的一票,「打鐵還需自身硬」,釐清問題解決本身的系統風險,將投資者利益放到首位,「有麝自然香」國際資金自然會重返,不用國家隊費煞思量要如何托市,更不用官員用口講「說好中國/香港故事」。

中港股市今年首三季表現跑輸全球,踏入十月傳統股災月,卻「久旱迎金露」,中央匯金公司時隔8年再祭出救市招數,斥近五億人民幣增持工中建農四大銀行A股,買入股份占各自總股本的0.01%。今次增持金額遠低於2015年救市時的近200億元,而由過去國家隊入市紀錄觀察,救市措施往往只是「短命貨仔」,大市很快就會打回原形。

留意今年8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此後,官方推出一系列舉措以提振A股市場,包括增加中長期資金入市;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徵收;放慢IPO;提高借貨沽空保證金;降低交易手續費等,惟投資者並不賣帳,對市場提振效果有限,A股成交更跌至近年新低。

彭博》發文指,近月來當局加強措施提振股市情緒未果,愈來愈多的中國經濟學家和對沖基金呼籲政府通過穩定基金直接干預,購買股票。自2015年股災以來,當局一直沒有採取這一舉措。文章指出,作為中國主權財富基金自2015年以來首次增持中國幾大銀行的股份,這引發市場對當局將加大力度提振不斷下跌的股市的預期。

今次中央匯金公司時隔8年再次增四大行,值得留意是,統計過去六次匯金增持,「國家隊」匯金曾在2008年起,6度增持該四大國有銀行A股,除2013年外,均在1至3個月內刺激四大行股價升約一成。內地媒體對今次匯金出手增持內銀股,反應極度興奮,形容除對金融及科技板塊起「定海神針」提振作用外,還釋放出極大「維穩」訊號,可令A股短線煞停「跌浪」。

不過翻查過去紀錄,令人失望是國家隊出手整體成效令人成疑,過去六次托市上證指數在隨後一個月及一年的表現,是跌多升少,錄得升幅的幾率僅50%與33%,其中拉長時間觀察一年走勢,中位數更全部是跌市。這6次國家隊出招救火,只有2008年9月因中央推行「四萬億」救市,A股的刺激才較理想,其他5次成效皆乏善足陳,無法扭轉A股頹勢,最近一次在2015年的入市,上證指數在一年後更是大跌一成四。

匯金增持規模未見顯著,不過《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設立一隻由國家支持的「平準基金」,以提振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總規模可能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

但這個數目是否足夠?可參考是2015年的A股股災,除了國家隊直接投入近200億人民幣,更曾利用中國證券金融公司作為主要市場維穩工具,允許從央行、商業銀行等籌集多達3萬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直接入市買股票,同時亦向券商提供流動性,但對市況刺激只是一時收效,而上證指數在一年後更跌至3000點水平,更諷刺的是,在八年後的今天,上證指數更低於3100點,即是比2015年入市時的水平下跌了12%,可見所謂國家隊出手救市,根本只是「短命貨仔」,對改善市況根本毫無作用。

此前一段時間,內地官媒不斷發文,批評外媒唱衰中國。但其實目前中國經濟的確存在不少結構問題,難免遭乘機唱淡。除了房債問題,疫情結束後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不及預期,加上外圍需求不濟,中國出口表現亦不理想。而房企違約問題牽連樓市,間接對消費和相關產業鏈帶來一定衝擊,更甚是在內房債務危機的影響下,市場對內地銀行業的前景最為擔憂。尤其恆大的債務高達2.4萬億元,當中一部分最終難免成為銀行壞賬。最近一段時間,中國銀行原董事長劉連舸及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原董事長李曉鵬先後因為貪腐問題被捕,便被指可能涉及恆大案件。

何況中美地緣政治關係進一步轉差,觸發外資流走,僅8月至今,透過「滬深港通」流出A股涉額高達1340億元人民幣,均限制了A股表現,而促使外資流走的更重要原因,還有人民幣匯價下跌。聯儲局未停止加息,美元維持強勢,人民幣維持偏弱狀態,包括A股在內的各類人民幣投資產品,吸引力下降。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外資流走速度加劇,這局面不是單靠「國家隊」增持內銀便可以扭轉。

最有效救市:暴力哥重現?

其實自從2015年國家隊暴力救市後,證明最有效支持股市的做法,不是國家資金或者社保基金入市,當年能夠解決股災,其實是依賴公安出手,將一些唱淡或沽空股市的機構或人捉拿。既然不再有沽空對象,股市當然能見底反彈。

今次國家隊「救火」同時,內地亦施展組合拳,但這套「拳術」是利誘+暴力「救市」。據路透社報道,中證監上海監管局已發佈通知,要求券商停止向內地新投資者提供香港等離岸賬戶的證券交易服務,現有內地客戶進行新的離岸投資也會受到「嚴格監控」,以防境內投資者繞過中國的外匯管制,將資金調動到海外,同時券商需要在10月底是下架招攬內地客戶進行離岸交易的應用程式和網站。

近日人行為穩定人民幣匯價,在離岸市場已有加大干預「手影」,包括透過收緊流動性在離岸市場挾息,增加投機者造空人民幣匯率損失的風險,更甚是有初步重啟資本管制跡象,包括加強內地企業購買大額美元的審查,企業兌換5000萬美元或以上,現時需要人行批准,審批程序將延長,人行亦已向為企業客戶大量購買美元的銀行發出警告。

不論內地媒體或香港財金官員,近日都將中港股市弱勢歸咎是外媒「唱衰中國」,是地緣政治衝突下刻意的陰謀打擊,卻從不檢討自己內部體系是否出現問題。嘴巴的確是長在別人身上,但金錢卻是最誠實的一票,「打鐵還需自身硬」,釐清問題解決本身的系統風險,將投資者利益放到首位,「有麝自然香」國際資金自然會重返,不用國家隊費煞思量要如何托市,更不用官員用口講「說好中國/香港故事」。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7/196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