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美國新聞 > 正文

多個國家對美國的旅遊警訊 聚焦暴力犯罪

許多人出國前會上國務院網站查找「旅遊警示」(Travel Advisories),以了解目的地的政治社會現況和治安情形。反觀美國,有鑑於大規模槍擊案屢屢登上國際新聞版面,世界主要國家政府又是如何告誡其國民關於前來美國旅遊的安全性?

旅客抵達芝加哥歐海爾機場。Getty Images

許多人出國前會上國務院網站查找「旅遊警示」(Travel Advisories),以了解目的地的政治社會現況和治安情形。反觀美國,有鑑於大規模槍擊案屢屢登上國際新聞版面,世界主要國家政府又是如何告誡其國民關於前來美國旅遊的安全性?

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澳洲政府告訴國民:「前往美國旅行時請運用正常安全預防措施」,「儘管甚少犯罪行為系針對遊客,但仍須避免在錯誤時間和地點陷入危險中。」

加拿大政府則提醒公民,「拜訪美國時請採取平常安全預防措施」,但如要駕車跨越美墨邊境,「須提防許多伴隨毒品走私的犯罪行為」,並且「避免在夜間跨越美國-墨西哥邊境」。

英國外交部表示,美國的「暴力犯罪,包括槍枝犯罪,甚少牽涉外國遊客,但前往陌生地區旅行時仍應注意安全,避免單獨步行於人煙稀少地段,尤其是夜間。」同時最好詳閱美國聯邦國土安全部發行之「槍擊事件求生指南」(Active Shooter Guide)。

法國政府說「美國是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但部分都會區攔路劫車現象有愈來愈猖獗趨勢。」法國外交部還針對美國個別地區或城市,單獨發佈旅遊警示,例如「在波士頓,建議不要單獨、徒步或夜間前往多切斯特(Dorchester)、麥特班(Mattapan)和羅斯伯利(Roxbury)等地區。」

德國政府則指出「美國國內槍枝取得容易,導致槍枝暴力和連續槍擊案件大幅增加。」「避免前往大型群眾集會,以免被捲入種族仇恨或警察暴力。」另外,德國外交部提醒其國民不能在美國公共海灘裸泳或裸體日光浴,女性遊客不宜裸露上半身。

日本認為「美國最主要之安全顧慮為槍枝犯罪。」外務省教導日本國民如果在美國遭遇槍擊案時的具體應變方法:

1.進入陌生場所時先注意逃生出口位置,並預先設想逃脫計劃;

2.遇襲時若無法逃生,則應躲入空房間內,並用家具擋住房門;

3.保持安靜,手機關靜音。

萬一無路可逃又無處可藏,則「撿起物品當作武器,或對歹徒拋出。」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12/196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