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治療濕疹,兩位經方大師常用此方!

濕疹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症狀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水腫、瘙癢等,本病常易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取麻黃桂枝各半湯之法,常以桂枝湯加荊芥、防風治療皮膚疾病。馮世綸教授繼承胡老經驗,合用薏苡敗醬散或當歸赤小豆散治療濕疹,療效顯著。本期為大家分享驗案兩則,供諸位同道參考。

案一:濕疹

仇某,女,70,初診日期:2011年6月3日。

患者訴手臂、腿、後背起濕疹痂癩,癢,汗出,口乾苦,有心房顫動、糖尿病史,大便1日1次,偏干,舌淡苔白,脈左關左尺稍有力,右手沉弱,結。辨六經為太陽陽明太陰合病,辨方證為桂枝加荊芥防風白蒺藜加赤小豆當歸薏苡敗醬草湯方證。

處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荊芥10g,防風10g,白蒺藜15個,赤小豆15g,當歸10g,生薏苡仁18g,敗醬草18g,生薑15g,大棗4枚。7劑,水煎服,日1劑。

結果:服7劑,痒疹減輕。

按語:濕疹癢、汗出為太陽表虛證,予桂枝加荊防湯加白蒺藜,解表止癢。其中桂枝湯解表、調和營衛;荊芥解表發汗、透疹止癢、止血;《神農本草經》謂假蘇(荊芥):「主寒熱鼠瘺,瘰癧生創,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防風,解表勝濕、療瘡止痛,《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白蒺藜祛風活血止癢,《神農本草經》謂蒺藜子:「主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痹,乳難。」口乾苦、大便偏干為陽明里熱,加生薏苡仁、敗醬草清熱同時兼備利濕熱、排疹毒之功,舌淡苔白,脈沉弱為太陰里虛,加赤小豆、當歸配合白芍養血活血兼利濕排疹毒,此即「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案二:小兒濕疹

畢某,女,1歲半,初診日期:2011年6月3日。

患者母親訴從出生2個月後起濕疹直到現在,癢,天氣熱明顯,汗多,口乾飲多,納可,大便可。辨六經為太陽陽明太陰合病,辨方證為桂枝加荊芥防風白蒺藜湯合赤小豆當歸散加薏苡敗醬草湯方證。

處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荊芥10g,防風10g,白蒺藜15g,赤小豆15g,當歸10g,生薏苡仁18g,敗醬草18g,生薑15g,大棗4枚。7劑,水煎服,兩日1劑。

結果:吃上方之後皮膚濕疹消退。

按語:此患者年幼由母親訴說病情,此案與上案基本相似,詳參上案。

桂枝加荊防湯

桂枝加荊防湯取法於麻黃桂枝各半湯,《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本方證常見於感冒、發熱病後期、慢性病復感外邪時。

本方治癢、解表,主要能調和營衛驅邪外出。據此方義,胡老臨床常以桂枝湯加荊芥、防風,以代麻黃桂枝各半湯,馮老繼承其經驗,臨床常用其治療各種皮膚病,療效頗佳。此外,馮老臨床常合用薏苡敗醬散或當歸赤小豆散等方,則療效更優。值得一提的是,馮老經常根據患者「口中和」否來判斷內熱的有無,此皆得力於仲景之學也!

桂枝加荊防湯與麻黃桂枝各半湯的鑑別關鍵點在於,後者多見於無汗、瘙癢、面部隱隱赤熱者,而本方多見於汗出惡風或汗出後瘙癢明顯者。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太和道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1006/196239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