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英媒:突圍恐再觸礁 中共「大基金」三期計劃欲融資3000億人民幣受阻

中國擬借國產晶片突圍恐再觸礁,《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道,「大基金」三期計劃3000億人民幣,因地方政府財困而融資受阻。

中國圖借國產晶片突圍恐再觸礁?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為支持其半導體產業,而推出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三期計劃,欲融資3000億人民幣,惟國家經濟環境復甦艱難,令初段融資就遇上困難。

中國「大基金」月初才傳出籌組第三期達30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來提振晶片製造設備,決心突破美國技術和制裁限制。不過,《金融時報》周三(27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報道,牽頭該計劃的工信部在向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出新目標時,對方反映正身陷財困,尤其是受新冠疫情重擊帶來的財政壓力及債務沉重。

「大基金」分別於2014年和2019年推出首兩期,分別籌集約1387億元及2000億元,冀追趕美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發展半導體行業。金主主要為財政部和國企,包括國開金融、煙草總公司、中移動等。至於投資對象主要是包括中國晶片龍頭「中芯國際」及「華虹半導體」等。

本台亦曾報道,據《路透社》早前引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大基金」第三期早於幾個月前已獲當局批准,但未知正式出台細節。中國財政部僅擬向第三期出資5分之一,即600億元人民幣,餘下資金全向外集資,或需時數月。報道又指,屆時考慮聘請最少兩間機構管理人,料首兩期管理人「華芯資本」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航天投資控股」會是人選。

目前中方相關部門仍未有對上述報道回複查詢。 

值得留意是,原本重燃中國國產晶片希望的「華為」「Mate 60系列」新智能手機,和其所搭載的國產5G「麒麟晶片」,在公司近日舉行的發佈會上「被缺席」,令不少外界失望,亦質疑能否真正突破其被美國制裁的種種限制。

事實上,不少外媒分析指,中國國產晶片生產未必順利。一來可能惹來美國實施更嚴厲的管控,而荷蘭和德國政府擬限制企業與華為合作。即使「大基金」願意「泵水」,但其去年中爆出違法違紀醜聞,時任「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及多名「華芯」高管均被中紀委調查,恐拖累中國晶片行業發展。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程皓楠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28/195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