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這5類中藥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別再亂吃了,部分國外早已禁用

鮑先生是一名公交司機,偶然聽同事說何首烏可以幫助緩解白髮,增強抵抗力,消除開車疲憊感,於是自行購買何首烏,與同事一樣每天取4、5片泡水喝

期間,他發現自己尿液顏色變深,但並未在意,認為是藥效作用。逐漸,鮑先生的胃口也變差了,就連自己愛吃的菜,也覺得食之無味。同時還覺得自己很難集中注意力,下午開車基本要靠提神飲料。

後來他發現,自己「越來越黃」,皮膚、眼珠都出現了泛黃的表現,察覺到身體異樣,這才來到醫院檢查。

結果檢查報告提示,鮑先生的谷丙轉氨酶高達956U/L,高出正常值幾十倍,總膽紅素為413μmol/L,同樣超出正常指標。

在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問題後,綜合鮑先生情況醫生判斷為重度藥物性肝損傷。醫生了解到具體情況後,懷疑與鮑先生長期自行服用何首烏有關。

一、藥物性肝損傷,哪種藥才是「禍根」?

提到藥物肝損傷,可能會有朋友聯想到中藥傷肝的問題,「是藥三分毒」,中藥和西藥到底哪種更傷肝腎?

中藥肝損傷指的是中藥本身或其代謝產物等導致的肝損傷,一般可分為直接肝損傷和特異質性肝損傷。引起中藥肝損傷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藥物本身有肝毒性成分,如番瀉葉中的番瀉苷,千里光、款冬花里生物鹼,蒼耳子、蓖麻子還有的毒蛋白;

二是個體差異造成,個人免疫、遺傳、代謝、中醫體質都存在差異,每個人對中藥的敏感性不同,服藥存在的風也不同;

三是使用因素,中藥本身具有肝毒性,長期超劑量服用,就會導致中藥損傷性風險增加。

中藥和西藥,哪個會更傷肝呢?

由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肖小河帶領的科研臨床團隊,致力於破解中草藥肝損傷的難題。在對中國藥物性肝損傷相關不良反應的藥物構成特點的相關研究中,調查分析發現,在2012-2016年藥物性肝損傷相關不良反應報告中,化學藥佔94.5%,中草藥佔4.5%。可見中草藥並非導致肝損傷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其都是為了患者治療疾病而服務的,只有「人、藥、用」三方面綜合考量,遵循醫囑,才能從根本上科學防治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

二、5種中藥會損傷肝臟,部分國外早已禁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藥如果不合理/過量使用的話,很容易引起肝腎損傷,不建議大家私自、隨意使用,尤其是以下幾種,部分在國外早已禁用:

1、何首烏

談及何首烏,很多人認為其主要有護髮和補腎的作用。但利用何首烏補虛和烏髮,前提是需炮製,沒有經過加工的何首烏含有大黃酚,此類物質易造成肝臟損害,同時還會刺激腸道充血。

2、大黃

大黃在韓國已經被明確為禁用藥物,認為大黃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對腎臟傷害較大,同時其水解鞣質也存在潛在肝臟毒性。

3、番瀉葉

番瀉葉在治療便秘方面,效果顯著,適合急性便秘者。但若長期食用番瀉葉,此藥在腸道中代謝某種傷害肝臟的活性物質,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不適合用番瀉葉。

4、馬兜鈴酸

馬兜鈴酸在比利時、美國、英國等國家都被列為禁用藥物。研究發現,馬兜鈴酸的毒性主要作用於腎臟小管間質,能夠引發嚴重腎間質纖維化,導致腎小管發生萎縮。

5、白果

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有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可引起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

三、預防藥物性肝損傷,請牢記這3點

在新發佈的《中國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23年版)》中,藥物性肝損傷在我國估算的年發生率至少為23.8/10萬,高於其他國家,且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

日常怎麼用藥才能做好預防呢?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司徒紅林分享了以下3點建議:

遵循醫囑用藥

臨床大部分的中草藥肝損傷多源於盲目服用,或民間「偏方」「膏方」等,未經認可或審核過的中藥,服用這類藥物會有隱患。

定期複查肝功能

長期服用中藥的慢病患者,都需定期在醫生指導下複查肝功能。

勿盲目進補

吃錯補藥,不如不補。如果盲目進補或是大量進補,易對身體帶來健康風險,應該辯證看待,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辯證施補。

藥物性肝損傷是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臨床用藥應嚴格篩選,加以重視,才能減少中草藥引起的損傷風險。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18/195537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