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白露節氣古詩詞,陸游《白露前一日已如深秋有感》

作者:

匹馬曾防玉塞秋,豈知八十老漁舟。

非無丈二殳堪請,只恐傍人笑白頭。

「殳」,最原始的冷兵器,曾為戰車五兵之一,號稱百兵之祖。由於1978年曾侯乙墓的出土,一兵器上刻「曾侯乙之用殳」,消失了兩千多年的「殳」的形制,才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之前,只是在典籍中記載了「殳」,秦漢以後的人們就不知其形制。陸游這裏就提到了「殳」,且說其長度為「丈二」,也是典籍里的記載,並非陸游喜歡用「殳」。「殳」在這裏僅僅指代兵器,並非實物,秦漢之後「殳」已經被別的兵器取代。今人則可據湖北出土的「殳」,知道它的具體形制。陸游之所以提及「殳」作為他上戰場的兵器,只是為了指代請纓殺敵。詩人始終抱着一腔報國熱情,力主北伐,收復中原。

我們說要寫好詩,必須要有一個理想世界。陸游的理想世界有兩個,一個是北伐,另一個則是愛別離。因為這兩個理想,所以他筆下的詩詞迥異於常人。就連白露節氣,也塗上了一層愛國的底色。

用理想照見現實,在理想之下,現實之上,有着巨大的落差。這巨大的落差,正是陸游要去書寫的。正因為陸游的詩歌中始終懷揣着理想,所以他的詩歌也就因此有了力量,有了悲憤,有了痛感,有了高度,有了格局。

「非無丈二殳堪請,只恐傍人笑白頭」,只是因為頭花白了,就不想去戰場了嗎?不是的,你們不懂「我」而已,即便頭髮斑白,只要國家需要,「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去前線打仗的。這與李白杜甫、辛棄疾的愛國精神是一致的。李白在生命的盡頭,仍然決定去從軍,只是因為年齡太大且身體抱病,才不得不返回當塗。只要心中有夢,詩人們永遠年輕、鬥志昂然、熱血沸騰。

那一年的白露時節,陸游已經是一個閒弄漁舟的八十老翁了。但他的志向仍在、理想仍在、鬥志仍在,他還在回憶着從前在大散關籌劃北伐的時光,「匹馬曾防玉塞秋」。這一句脫胎於唐代李益《邊思》中的詩句「腰垂錦帶佩吳鈎,走馬曾防玉塞秋。」陸游比較喜歡用「匹馬」,比如他有名的詞句,「匹馬戍梁州」,帶着豪邁的個人英雄主義。

白露時節,回味陸游愛國的一生,真的很令人感動。白露前一日,不為個人的年華感傷,而為北伐之志未競感傷,是為大格局、大境界、大氣魄。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陸游的白露,註定是無比深情博大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912/195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