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千萬中國海產從業者,正在恐慌「核污水恐慌」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響,「囤鹽潮」這兩天又在國內上演。來自媒體的報道稱,一些地區商超的生活食鹽貨架已被搶購一空。有媒體記者在多個生鮮電商平台上搜索發現,低鈉鹽、無碘鹽等仍顯示「缺貨」「補貨中」。

核污染水排海作為一個專業問題,大家對其安全性表示擔心,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反應。尤其是在相關存疑的危害性於各類社交媒體上被渲染後,很多人就更不淡定了。

但是,從一種普遍的擔心上升到集體的「搶鹽」行動,這裏面又很難說是理性的。正如有網友調侃的:上一次囤的鹽,吃完了嗎?

對此,多地鹽業集團也及時回應並提醒:食用鹽充足供應,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鹽」。比如,中鹽集團就表示,當前中國的食鹽產品結構佔比為井礦鹽87%、海鹽10%、湖鹽3%,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其實,相關常識在12年前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所引發的那一輪搶鹽、囤鹽風波中就已有普及。時至今日,再次上演,確實引人深思。

如果說非理性的跟風搶鹽囤鹽,尚可能帶有一種防禦性的生活習慣驅動,那麼,另一種明顯過度的反應,則更值得警惕。那就是對海鮮、水產品的「色變」。

有媒體採訪到的廣州一家中端日料店主表示,進入8月,其店內客流量比起6、7月減少了50%。而來自上海的一家日料店經營者則表示,「還沒有確定開始(核污染水)排海的時候,店裏的生意就不算好,最近兩個月銷售額下滑差不多有兩成,以後的情況可能會更差。」

他對未來的預判或並不算是悲觀。可作為參考的信息是,昨日已有部分網民在線上攻擊直播間賣海鮮的中國漁民;還有部分帶貨主播主動下架了全部的海鮮產品。

很顯然,在目前的形勢下,這樣一種拒所有海鮮于千里之外的架勢,並非是對現實風險的應對,而更多是一種源自心理層面的過激反應。

對中國來說,海關總署在昨日就已發出通知,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按理說,此舉就意味着將大家隔離在日本危險水產品之外了。

退一步說,按照目前的信息,核污染水要在240天後才到達中國沿海。那現在就開始遠離所有水產品(主要是國內的),究竟有何必要性可言?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不吃水產品是個人自由。從個人角度而言,這當然成立。但是,如果僅僅因為日本核污水排海,大家就徹底談水產品「色變」,不惜對所有水產品進行污名化,甚至把賣海產品的國內商家都打入「對立面」,這真的理性麼?它帶來的影響和代價又有多大?

根據大眾點評2023年6月的數據統計,目前中國內地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是排名第六的菜系,也是排名第一的國外菜系。如果自此一味排斥日料和海鮮,這對相關就業和消費的衝擊,恐怕不是個小數字。

更進一步,這種對水產品的無差別的恐慌情緒如果進一步蔓延,它還可能給中國漁業的發展添加難以承受的壓力。據農業農村部發佈的2022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中國漁業人口達1619.45萬人,2022年全社會漁業產值15267.49億元,其中,海洋捕撈產值2488.91億元,海水養殖產值4638.84億元。此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

本月初,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在就《關於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答記者問時指出,發展深遠海養殖恰逢其時,對於加快國家「藍色糧倉」建設、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目前國內所出現的對海鮮、水產品的非理性應對,恐將給中國海洋捕撈行業及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蒙上一層陰影,這背後可能直接影響一個數千億市場的發展走勢,及上千萬人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已有機構注意到了這種非理性情緒的蔓延。江蘇疾控日前就明確表示,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中國已經對日本進口食品出台較為嚴格的檢測標準;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已納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疇。由此,該機構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但不必過度擔憂,「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鮮,基本都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後,大家對海鮮的食用可能會多一些擔心,這算人之常情。可如今所出現的種種情形,明顯超出了合理關切的範疇,演變成了一種立場優先的站隊遊戲。

它是情緒化的,與科學、理性相悖的,也是最應該被警惕的。因為這不僅無助於我們應對真正的風險,反而會人為放大本不不該有的「代價」。

尤其是放在當前經濟形勢之下,這樣一種非理性的集體情緒可能給經濟發展帶來的「灼傷」,着實不容輕視。為此,對於那些過度渲染誇大核污水排海危害性,並直接傷及中國相關產業、消費的行為,相關部門就應該及時澄清、糾偏,並加大科普力度,引導社會早日形成理性認知。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風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828/194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