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民間秩序與官方秩序

民間和官方的命名體系在很多語境中互相競爭。街道的民間名稱中包含着地方性知識。舉幾個例子:處女巷(五個未婚老姐妹曾經居住的街巷,她們每周日會排成一隊去教堂)、蘋果山道(去往曾經建有果園和蘋果汁磨坊的山丘的路)、奶油罐路(曾經是一家乳品廠,四鄰都從這裏購買牛奶、奶油和黃油)。在定名的時候,這些被選取的名字對當地居民來說是最熟悉、最有用的,不過可能會讓外鄉人和新來者摸不着頭腦。另一些路名指稱地理特徵:米加山路、裸岩路、博爾溪路。地名中暗含着當地的故事、景觀、風貌和各個家庭的行當,對熟悉它們的人來說,小地方的道路、地名加起來就是當地的地理學和歷史學。在當地人看來,這些名字富有內涵;而在外人看來,它們常常不知所云。非本地的規劃人員、收稅官、物流管理者、救護車團隊、警察和消防隊則會認為,一個規劃層級更高、更易理解的名稱系統將更有效。按照他們的工作方式,他們更喜歡橫平豎直的街道網絡,喜歡道路依次編號(第一街、第二街……),再冠以東南西北(如西北一街、東南二大道)。華盛頓特區就是這種理性規劃的一個尤其耀眼的例子。紐約的街道命名則是混合的。從華爾街(也就是"牆街",最早是荷蘭殖民地的北部外牆)往南,街道的規劃和命名是"民間"性質的,這些街道很多是早期移民一步一步踩出來的;華爾街以北則是如同直角坐標系般簡潔的網格城市,具有統一規劃、易於識別的特徵,"街"和"道"垂直相交,依次編號(偶有例外)。美國的一些中西部城市為了緩解序號式街名的單調性,給街道依次取了每任總統的名字。論可理解性,這種街名只適合答題類節目的熱心觀眾,只有他們知道"波爾克街""范布倫街""泰勒街""克利夫蘭街"該怎麼找;在教育小朋友方面,這種名字的作用也是可圈可點的。

民間命名的準確性不會超出時下必要的限度。這樣的限度體現在"一撮鹽""扔一顆石子的距離""喊話的距離"這類表達中。在很多用途上,民間法則的準確性可能勝過表面上更嚴謹的官方系統。一個能夠說明問題的例子是史廣多[1]給新英格蘭的白人定居者的忠告。歐洲殖民者要種的是一種他們不了解的作物——玉米。據說史廣多告訴他們,"要在橡樹的葉子長到松鼠耳朵那麼大的時候播種玉米"。而一本18世紀的農書給出的肯定是"在5月後的第一次滿月時分播種"這種標準化的意見,或者會指明具體的日期。可以想像,農書的發行者可能最擔心霜凍災害,總是謹慎再謹慎。不過,農書的建議在很多時候仍然缺少變通:如果不是內陸的農場,而是海邊的,又會怎樣?如果農田在山的陰面,每天的光照少一些,或者海拔高一些,又該如何安排農時?農書提供的一刀切的解決方式在地理上走不遠。相比之下,史廣多的公式適用範圍更廣。在有松鼠和橡樹的地方,人們只用觀察他們各自的松鼠和橡樹,就能適時地種下玉米。地方上的人觀察到的現象與地表溫度密切相關,這也是橡樹發芽的決定性因素。對地方春季事件發生順序的細緻觀察,是這一經驗的基礎;春季事件的發生可能提前或滯後,也可能放慢或加快,但先後順序總是固定的。農書依靠的卻是普適的曆法和月相體系。

02官方的控制術與控制狀態

命名、景觀、建築和工作流程的特定規劃,顯示出了秩序、理性、抽象性和系統簡潔性,這使它們為等級制度中的權力所用。我把這類規劃視為"控制與佔用的狀態"(landscapes of control and appropriation)。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今近乎世界通用的子隨父姓的固定制度,是國家發現它在身份認定上的用處後才真正產生的。子隨父姓的制度的普及,是與稅收、法庭、地權、徵兵和公安系統——總之就是國家本身——的發展齊頭並進的。如今,身份證號碼、證件照、指紋和DNA數據取代了姓名制度的作用,但是姓名制度在其發明之初確實是一種監控手段。國家發展出來的這些手段代表了國家在一般意義上的能力(capacity),它們既可以被用來執行全民防疫計劃,又可以同樣輕易地被用於圍剿政權的敵人。國家集中了知識和權力,而在知識和權力的應用目的上它又完全保持中立。

從上述角度看,工業流水線用勞動分工代替了民間作坊式的生產,在勞動分工中唯有決策的工程師控制着整個勞動過程,而一線的工人成了可替代的"人手"。流水線在生產某些產品時或許比作坊更有效率,但真正定義流水線生產的是它在工作流程上的權力集中——流水線被控制在特定人群的手中。烏托邦式管理夢想實現機械般簡單精準的控制,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不僅因為工會有權干涉生產,還因為每台機器都有其特殊性,且每個工人也都有其自己的地方性知識,會對這台銑床和那台衝壓機的使用價值做出情境性的判斷。即便在流水線上,民間知識也是成功生產的必要條件。

在極度追求產品一致性的條件下,或者在為實現該目的而專門設置的工作環境中,如亨利·福特的T型車工廠或者大量製作巨無霸漢堡的麥當勞,控制強度會特別大。生產條件經過計算,精確到了每家麥當勞加盟店的最微小細節,以實現權力中心對物質和工作流程的最大化控制。也就是說,隨身帶着寫字板的區域總監可以走進任何一家麥當勞加盟店,依照一套內化於麥當勞佈局設計的規章,對該店做出評價。冷飲機的參數是統一的,它們的排放位置也早已被規定好。同理的還有油炸鍋、烤爐的清潔與維護規程,食品的紙包裝,等等。總部幻想出完美麥當勞加盟店和完美巨無霸漢堡的柏拉圖理想型,然後依此設計了建築、室內佈局和培訓規程,所以靠寫字板上的評分表就可以評價每一家門店距離完美的麥當勞還有多遠。福特和麥當勞的標準化制度,正如E.F.舒麥加(E.F.Schumacher)1973年所寫的那樣,是"一場戰役,對抗的是存在於生命體(包括人)中的不可預測、不可定時、抗拒控制、固執己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鄉村社會研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27/193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