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杜耀明:輸入人才效果適得其反 全球通緝有助對抗遺忘

作者:
,公告天下通緝他們,等於提醒他們萬勿回港,而沒有回頭路,他們更無後顧之憂,可以勇往直前,國家到時認為安全受到衝擊,特區政府難辭其究。公告一出,同時提醒八人切勿前赴或過境與香港有引渡協議的地方,也提醒收容他們的國家提高警惕,防範國安的長臂操作,結果是削弱國安的海外活動能力。

特區政府高官創意無限,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周二(4日)表示,正研究降低門檻搶國際頂尖人才,但降低門檻代表放寬要求,香港因此或可以收納更多人,不過爭取到的只能是降了一級的人才。假設局長薄具常識,這句自相矛盾的說話,只能算作他化解天時暑熱的冷笑話

又如保安局長鄧炳強日前自創詞彙又聲色俱厲,指責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吃「人肉饅頭」,用詞熟悉又陌生,原來是各有寓意的魯迅小說《藥》筆下的「人血饅頭」,和黃秋生首獲最佳男主角的港產片《人肉義燒包》的混合體。局長板起面孔不苟言笑,卻來個差不多先生上身,一於不求甚解可也。

其實官員說話惹笑或者不求甚解,不是重點,政策莫名其妙才是大問題。例如各類人才輸入計劃,總共批出四萬九千人左右,但來自英、美、加、日等地人才大幅下降,由2020年以前每年逾4萬宗申請,減少七成多,跌至一萬多宗,占獲批申請總數兩成左右,遠低過去超過六成。

相反,由大陸輸入的人才,不論人數和佔比都大幅上升。除了輸入大陸人才計劃兩年來人數急增七成左右,過去三年,「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自大陸人數佔總獲批人數逾九成,「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工作計劃」達到八成半,而「高才通」批出二萬一千宗,大陸人佔了九成半。

以目標衡量結果,香港的搶人才計劃可謂有破壞無建設。特首李家超強調,搶人才「唔止要夠,要競爭到夠而贏過競爭對手」,要做到「你增我減」,競爭力才會此消彼長。若果香港站在中國的一邊,競爭對手當然是歐美國家及其盟友,因此必須爭取這些國家的人才來港服務,才算達標。不過,英美加日人才來港數目急跌八成,人才不是留在這些國家,也會轉移到另一些競爭對手。如新加坡,以2022年計,共365,200人獲批工作簽證及技術工人簽證(S Pass),比上年增加四萬二千人(12%)。

香港無法從競爭人才削弱歐美國家的實力也都算了,最後給新加坡比下去也沒有辦法,但總不應該,競爭人才自肥,結果竟然損害中國的利益。按現行政策,香港每年可從中國大陸挖走三四萬人才,除非他們都是虛有其表,否則個個真材實料,大陸將蒙受大量人才流失。

過去10年,中國就業年齡人口不斷下降,加上生育率偏低,整體人口會逐步減少,據《經濟學人》報道,至2050年,中國勞動力供應可能減少四分一,加上制度問題,勢必拉低經濟實力,有礙中國追上美國的經濟規模。因此,香港還從大陸吸收人才,尤其是較優秀的一群,未免不合時宜。

再看特區政府懸紅通緝八名身處外地的香港人,同樣不知所為何事。緝拿他們歸案?八人身處的地方,不會引渡他們返港,不要浪費時間。說服他們自動返港投案?也該親身接觸,私下努力勸說,怎會惡形惡相出口傷人。警戒香港人不能給予他們財政支持?他們只是警方的疑犯,不是法庭定罪的犯人,何況他們經營的行業(如網絡平台),並沒有牴觸法律,警方沒有執法行動,也沒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究竟根據什麼法律不讓市民購買服務?

相反,公告天下通緝他們,等於提醒他們萬勿回港,而沒有回頭路,他們更無後顧之憂,可以勇往直前,國家到時認為安全受到衝擊,特區政府難辭其究。公告一出,同時提醒八人切勿前赴或過境與香港有引渡協議的地方,也提醒收容他們的國家提高警惕,防範國安的長臂操作,結果是削弱國安的海外活動能力。

以結果為目標,今次國安公告天下,雷聲大雨點小,分貝很高,其實是「慳水慳力」之作,因為八人當然不會回港,懸紅一百萬與一億元並沒有分別,最後都沒有人拿到,而國安當局對他們除了堅持追究到底,相信也沒事可為了。反而值得注意是,國安公告天下至今,沒有增加八人的不便,卻引起國際媒體廣泛報道,關注《國安法》下香港的法治和自由,也讓人重拾記憶,對抗遺忘,想起香港痛失自由的經歷,國安當局實在功不可沒。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707/192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