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心理學:你以為的誇獎其實並不是誇獎,而是對方在操縱你

研究表明,他人的評價是影響人們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如果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都是別人對我們的溢美之詞,那麼我們就會認為自己很不錯,從而自信、獨立、自主。

如果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別人的批評和謾罵聲中度過的,那麼我們就會認為自己很差勁,從而自卑、自貶,甚至會抑鬱、自殺。

當然,這只是兩種最極端的情況,我們大多數人所接受到的評價應該都是處於這兩者之間的某一點上,區別僅在於程度方面,即一個人接受到多少褒獎和批評。

褒獎大於批評,那麼他可能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自我評價,反之,則為消極的自我評價。

還有些人位於中間的某個點上,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值得他人的認同,這種人處於矛盾中,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確實普遍存在着。

按照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觀點,每個人都有確立自我價值的需求,因此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讚美,希望自己的自我價值得到他人的認可。

同時排斥那些傷害我們自我價值的信息,即自我價值保護的傾向。

但為什麼有的誇獎會讓人感到不適呢?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詞語叫做「捧殺」,指的是過於吹噓、吹捧一個人而導致他最終的沒落。捧殺一般分為兩種,包括有意識的捧殺和無意識的捧殺。

這樣一來,一旦目標失敗或是沒有達成眾人的期望,人們就會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從而對其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由追捧演變為辱罵和攻擊。

有意識的捧殺其實是一種笑裏藏刀的誇獎。

他利用人們的心理,表面上讓目標受到誇獎,實質上是讓其處於一個很危險的境地中,讓他「高處不勝寒」,最終跌落谷底。

有些人在受到這種誇獎後,感到非常滿意,於是便驕傲自滿、自負自大,殊不知這正是那些包藏禍心之人所樂意見到的,「站得越高,摔得越慘」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聰明的人不會接受別人的捧殺,不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保持謙虛、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才能夠平穩地發展和前進。

無意識的捧殺指的是人們的動機是好的,只是想單純地誇獎對方,但最終卻導致了對方的驕傲自大,最終釀成不好的後果。

例如孩子在某次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父母欣喜異常,感到自己的孩子終於懂事了,肯努力學習了,於是大張旗鼓,瘋狂地誇獎他,給他買玩具,帶他去遊樂場玩......

在這一例子中,父母的本意自然是好的,他們想表達對孩子進步的喜悅,並且給予他獎勵,但這樣做會導致過度理由效應,即把內在動機變為外在動機。

於是內在動機轉變為外在動機,在以後的學習中,他們腦海中想的不再是單純的努力學習,而是努力學習之後我會得到好處,這明顯是不利於孩子學習的。

這是父母對孩子的無意識「捧殺」,因此對孩子的獎勵也要適度,不可過量而導致其動機的變化。

誇獎也分為真誠的誇獎和虛偽的誇獎。人們都喜歡真誠的誇獎,它發自內心,受到誇獎的人也能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祝福和讚美。

但虛偽的誇獎則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例如拍馬屁。

有些人喜歡別人對自己拍馬屁,他們感到很受用,但聰明人一定不會喜歡這種虛偽的誇獎。拍馬屁表面上是誇獎,其實是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進行的吹捧。

被捧得多了,就會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此聰明人明白「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他們更喜歡去採納那些批評自己的觀點。

所以說,為什麼有的誇獎會讓人感到不適?

因為它暗藏操縱、包藏禍心、笑裏藏刀,還因為它讓人無法看清自己。

所以誇獎,聽一聽就夠了,沒必要去依賴它,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應該是自己內心的不甘平凡,而不是別人的誇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給生活一個微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7/191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