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批評

川普再批澤連斯基「他想繼續戰、戰、戰、 戰」
2025-03-01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生異常激烈的爭執,川普之後表示澤倫斯基太過火,指控他想讓俄烏戰爭拖延下去。法新社報道,川普動身離開白宮前往他在佛羅里達州的莊園時告訴媒體我現在就希望(俄烏)停火,並說他希望俄烏戰爭立即結束。川普指控澤倫斯基(Volodymy...

前首相馬哈迪發帖怒批:「以為在中國!」 結果…(圖)
2024-11-21

大馬前首相馬哈迪批評吉隆坡商場只見中文招牌,透過社交媒體上傳照片佐證所言非虛。不過,他的臉書貼文與照片遭到網友熱議或批評,其中一張照片顯示的是有台灣字樣招牌的餐館。今年99歲的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日前在社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前身為推特(Twi...

罕見!美軍最高將領批以色列 「一大失誤」
2024-05-21

政治媒體POLITICO報道,美國五角大樓最高階軍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JCS)主席布朗(Charles Brown)5月20日罕見批評以色列對加沙的戰爭策略,警示國防軍疏於留守加沙北部,只打不守恐怕導致哈馬斯一再捲土重來。布朗鮮少斥責以色列軍隊,但是他強調把哈馬斯趕出一個地區便撤...

六神磊磊:5·12那天,這人怪我「從來不讚美」(圖)
2024-05-15

今天這個小文,聊一條很有趣的留言。昨天收到一條這樣的留言,批評我從來不讚美:你們的問題,就是只有嘲諷和否定,絕無讚美,還美其名曰‘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同樣邏輯,‘若讚美不自由則批評同樣無意義’,做的不好的批評了,做的好的不贊...

美國務院前顧問余茂春批評中共 將香港由寶地變成廢墟(圖)
2024-03-22

余茂春認為不存在美國是否放棄香港,而是中共跟港府迫使外國機關撤出。曾是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顧問、現為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的余茂春,向來主張美國強硬對抗中國。他接受本台專訪,提及美國今次迅速回應23條立法,是因為中國嚴重違背國際準則,而一班投贊成票的立法會議員,正正是將香...

林培瑞:為什麼我們要批評莫言
2024-03-15

莫言不會是我的首選。 就語言的真實性和控制力而言,我更看重鍾阿城、賈平凹、王安憶、王朔; 論小說技巧的掌握,白先勇、哈金明顯優於莫言; 就心靈視野的廣度而言,鄭義是我最喜歡的一位。 我還會把余華或金庸(香港流行歷史武俠小說作家)放在莫言之上。 但這些只是我的觀點。 僅供讀者參考。

孩子最願意聽的5種批評,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組圖)
2024-03-02

在家庭教育中,批評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批評,卻是一門藝術。作為家庭教育專家,我深知不同的批評方式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以下是對五種批評方式的分類總結,包括其優點和適用情境.一.他希望,你的批評是私下裏的優點: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避免在公共場合造成尷尬或傷害。私下環境讓孩子更...

王五四:即便批評有自由,我也絕不讚美
2024-02-11

梁曉聲老師在《南方周末》辦的2024超級新年派對上說的幾句話引起了不少批評家的批評,他的大意是今日之中國,不缺批評家,缺提出方法的人,梁老師大意了,這些批評家們正四處尋找能批評的對象,中國的批評家的確太多了,多到不正之風都不夠用了。這事首先責任在西方,西方的費加羅在他的婚禮上強調...

凡事,不如一笑釋然!(圖)
2023-12-24

世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嘆的人。當你付出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收穫時,有人會批評你。沒有人是不被批評的,只管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別人去說吧。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安然以對;既然耳根不淨,不如清淨自心;既然不能如願,不如一笑釋然。

莫言:層次越低的人,越愛挑剔別人
2023-10-24

意大利有位名畫家,對人物肖像畫頗有研究。但奇怪的是,他畫作中的很多人物都只有一隻眼睛。有人好奇詢問,畫家解釋道:「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雙眼都習慣看向外界,卻很少自檢。所以要用一隻眼睛看世界,留另一隻眼來審視自己。」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美駐日大使點名攻擊習近平 美媒:不尋常(圖)
2023-09-18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近日批評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描述習所領導政府一團糟,與先前美國官員頻拜訪中國形成對比,美媒報導,外交官指名道姓地向外國領導人發難,這樣的做法很不尋常。

親子關係變好,從父母戒掉這10種說話語氣,接納她的缺點開始的(組圖)
2023-07-27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最為重要和持久的人際關係之一。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而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所使用的語氣,對於親子關係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將討論10種父母常用的負面說話語氣,並分享如何戒掉這些語氣,以接納孩子的缺點,從而改善親子關係。第一...

心理學:你以為的誇獎其實並不是誇獎,而是對方在操縱你(組圖)
2023-06-27

研究表明,他人的評價是影響人們自我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都是別人對我們的溢美之詞,那麼我們就會認為自己很不錯,從而自信、獨立、自主。如果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別人的批評和謾罵聲中度過的,那麼我們就會認為自己很差勁,從而自卑、自貶,甚至會抑鬱、自殺。當然,這只是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