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伊利夏提:Nan(饢)——維吾爾飲食文化的永恆主題

作者:
對維吾爾人而言,饢不僅是旅途伴侶,更是維吾爾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饢和食鹽,也是維吾爾婚姻儀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即將成為夫妻的男女,在宗教人士主持完成成婚儀式後,一定會有人拿來一小碗食鹽水泡着的饢,男女雙方要各拿一塊兒吃掉,表示雙方將忠貞不渝、永不分離。饢和食鹽,也是傳統維吾爾人用以發誓的神聖憑證。遇有重大事件或被指控,發誓者或被指控者,會對着饢和食鹽發誓以證自己在說真話,沒有說謊。

一名維吾爾小販在北京的"新疆村"擺賣新出爐的饢

近來,推特上因一幅照片引發了海外維吾爾人和部分漢人之間的激烈爭論。大約一個多星期了,爭論還在繼續發酵。

引起爭議的照片上,一位漢人女士將饢中間掏空,把饢如項圈掛在脖子上;看到照片的維吾爾人認為這是極大的不敬,而漢人以為是維吾爾人小題大做。

維吾爾人有句諺語。當維吾爾人指斥狂妄愚昧、目光短淺之人時,會說:「有了兩個饢,就把一個當手鼓敲。」意思是,才吃飽肚子,就開始狂妄自大了。

漢人也有一句諺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文化上的差異,在外人看來是小事,但對當事民族來說就是大事;就把掏空的饢如項圈掛在脖子上這事而言,對維吾爾人來說,這是大事,是極大的不敬。不僅是對作為維吾爾飲食文化象徵——饢的不敬,也是對維吾爾人傳統文化的不敬。

因為饢在維吾爾人飲食和傳統文化中佔有着極其重要的位置,加上目前維吾爾人遭遇的中國殖民政府種族滅絕、文化滅絕暴行,這種將維吾爾人極為珍視的食物,也是傳統文化象徵的饢,當作譁眾取寵的噱頭行為,等同於對苦難中的維吾爾人落井下石。

海外維吾爾人,和家鄉的聯繫被切斷已有幾年,不知父母親人死活,也得不到親朋好友任何信息,每日生活在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回憶過去並努力在海外保存維吾爾人傳統文化的艱難中,看到此類褻瀆維吾爾傳統飲食文化的照片,是很難抑制住自己憤怒的。

對維吾爾人而言,饢(食物)、鹽和水是極其珍貴的,維吾爾人對饢、鹽和水有着發自內心的敬重和珍惜。維吾爾人對饢、鹽和水的敬重,首先是來自對自身所處脆弱環境的深刻認識和珍愛;其次,是來自伊斯蘭信仰要求的對食物、環境的節儉和呵護信條。

我自小聽聞長大的維吾爾人古語之一是:「饢是旅途的伴侶。」維吾爾人的饢,稍微風乾以後,可以保存很長時間。維吾爾人為旅行者準備的饢,一般是要用牛奶、黃油芝麻等烤制,即便存放了很長時間,只要放到奶茶或水裏,瞬間就會酥軟;因而,饢是維吾爾人自古至今旅途的首選必備食品。

兒女要遠行,父母親人必然要烤方便攜帶的新鮮Toghach(小圓饢)送行。

我已故父親,可以說是烤饢大師。父親自小失去父母后,被其親人送到喀什噶爾烤饢師傅那兒做學徒,後參加東突厥斯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軍,又被分配到炊事班負責一個連士兵飲食,非常自豪地繼續為國民軍士兵烤饢。後來被復員轉到鐵路當工人,但還是一直喜歡在家自己為家裏烤饢。

我上大學五年,每次返校前,暑假,父親會提前兩三天為我烤小油饢;寒假提前一天烤烤包子。後來,同學都知道了我回學校一定有父親烤制的特別小油饢和烤包子,每次我返校,接我的同學最多;回到宿舍,大家圍坐在在桌邊,吃着烤包子、啃着小油饢,談論着說不完的家鄉話題。那場景,表達的是我們對家鄉的無限眷戀和熱愛。

後來,畢業了,工作了,我總覺的每次旅途帶個饢似乎太落伍。一次回伊犁探望爺爺奶奶後回石河子,奶奶說要烤饢送行,我堅決拒絕;我告訴奶奶,身上有錢,哪裏都可以買到吃的,沒必要帶饢。但奶奶還是烤了小油饢裝了滿滿一小紙箱,為了不讓爺爺、奶奶傷心,我極不情願地帶着一小箱油饢離開了曲魯海。

到伊犁住在親戚家,第二天早晨起來,我故意把油饢忘在親戚家,急匆匆來到伊犁大世界長途汽車站,9點大巴開出車站;一個多小時後,來到巴彥岱吃早飯時,我發現錢包沒有了,我左翻右翻,除了車票和一個旅行包,我一無所有。茫然四顧,車上沒有認識的人,只好餓肚子坐着;心裏盤算着,只要當天能到石河子,就餓一天吧!

一事不順、事事不順,到果子溝巴士壞了,我提心弔膽期盼司機能儘快修好車,晚上開到石河子。然而,等車子修好,已是下午了;顯然,當晚是到不了石河子。

我祈禱車能早點到精河或烏蘇,這兩個地方我都有朋友,只要天黑前到達,我就可以找朋友借錢。但天很快就黑了,車也沒有在精河停。我開始期盼天不要下雨,只要不下雨,在烏蘇轉悠一晚上應該不難;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車進到烏蘇客運站時,外面開始了狂風暴雨。

我又餓又累,拿着背包跑進車站附近一家維吾爾餐廳,一對維吾爾夫妻正在用餐,我告訴他們我是石河子的一位老師,丟了錢包,願意賣手錶、或身上西裝;小伙子看看我的西裝問我賣多少錢,我告訴他10元。我只想有個住的地方,如可能吃一碗飯。

我正要脫下西裝讓小伙子看,他的妻子不容置疑地發話了:「誰沒有個困難的時候啊,更何況這位先生還是個老師,我們幫他付一下今晚旅社的錢;把你兜里的錢拿出來。」就這樣,他們夫妻倆帶着我來到客運站旁邊一家旅社,幫我付了住宿錢;我又困又乏地走進房間,倒在了床上;但因太餓,無法入睡;整晚,耳邊是雨點擊打窗戶的聲音,和肚子發出的嘰里咕嚕聲,眼前是奶奶飄着香味的小油饢熬。!

那一晚,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饢是旅途伴侶」這一維吾爾古老諺語的意義。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拒絕過爺爺奶奶、或父母兄妹送行的烤饢。

即便到了美國,只要可能,長途旅行我都會帶上饢。

就在兩星期前,我開車到馬利蘭開會,我和一位同事的會議中午前結束了,但我們必須和另一組三位同事一起離開開會地點,而他們的會議拖延到下午三點才結束。

等把我們帶出開會地點,送到賓館時,已是下午4點了,大家都餓了,但我有事急着回家,另一位同事搭我的車,也只好不吃飯往家趕;好在,我車裏帶有饢,我拿出來掰開給同事一半,自己吃一半,那個味道香的難以用語言表達。

我問同事饢是否有點硬,是否喜歡,他說特別好吃;我說這是維吾爾人的饢;我有意想把話題引到維吾爾話題;出乎我預料,他說他知道維吾爾人,也吃過維吾爾人的饢;當然,他也知道我們目前遭遇的種族滅絕。半塊兒饢,又把我和同事間的距離拉近了,一路上,我們談了很多。

對維吾爾人而言,饢不僅是旅途伴侶,更是維吾爾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饢和食鹽,也是維吾爾婚姻儀式最重要的一部分。即將成為夫妻的男女,在宗教人士主持完成成婚儀式後,一定會有人拿來一小碗食鹽水泡着的饢,男女雙方要各拿一塊兒吃掉,表示雙方將忠貞不渝、永不分離。

饢和食鹽,也是傳統維吾爾人用以發誓的神聖憑證。遇有重大事件或被指控,發誓者或被指控者,會對着饢和食鹽發誓以證自己在說真話,沒有說謊。

維吾爾的孩子,從小被家長和老師教育要敬重饢、食鹽和水。要吃饢,不能拿着整塊兒饢吃,要掰開,一小塊兒、一小塊兒地吃,以免吃不完浪費;不能踐踏饢、食鹽,無意中踩到了饢、或鹽,要懺悔;如果在路上看到掉在地上的饢塊兒,一定要撿起來放到高處,或餵家禽家畜。

饢,也是維吾爾人探親訪友必帶禮品之一。至今,農村及一部分城市維吾爾人探親訪友,女士們一般都會帶上自己專門烤制的新鮮饢走親訪友。

饢,也是維吾爾人接待客人不可或缺的第一道重要食物。請客的家庭,一般要先期烤好接待客人的饢;迎接客人桌子上擺的饢,必須是新鮮的整塊兒饢;將客人迎進家裏落座後,主人先敬茶(清茶或奶茶),然後,主人再把整饢掰成幾塊兒敬請客人喝茶品饢;之後,才是其他傳統食物。

維吾爾人教育孩子不能向水裏傾倒垃圾、灰塵,更不能向水裏大小便;洗手洗臉不能用臉盆死水,一定要用水壺等;也不能將家裏的衣服拿到河邊、水渠邊洗刷。

我在哈密鐵路上學的時候,家裏做拉條子,下面的水,因為有鹽,父母要求我們不能將麵湯倒進垃圾堆,門前土路,以免被人踩踏;所以我必須端着麵湯找牆角旮旯,這曾是我最為頭痛的一件事。

顯然,維吾爾人這些禁忌,不是什麼無端制定的教條規矩,而是來自維吾爾人對自身所處環境的呵護之心,是源於對大自然的敬重!

當然,現代生活改變了我們,也改變了維吾爾人;但維吾爾人對饢、對鹽、對水的眷戀和敬重始終未變;而且,從現代環保角度回頭看維吾爾人傳統,這種敬重不僅沒有必要改變,而且更應該發揚光大。

現在,對我們海外維吾爾人而言,饢,不再僅僅是我們傳統文化、或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象徵;而是父母、家鄉親人對我們旅途中人的祝福和囑託,是對我們的期盼;同時,饢,也是我們對家鄉的思念,是對父母鄰里、親朋好友的牽掛,更是我們維吾爾人反抗中國政府種族滅絕、傳承並延續維吾爾傳統文化的象徵;因而,任何對饢的不敬,是對我們文化的褻瀆。

如維吾爾人古語「有兩個饢,把一個當手鼓敲」的人,和吃飽飯才兩天,就忘記了父母輩經歷過的餓殍遍野、易子而食時代,而把維吾爾人的饢當項圈掛脖子上的人,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狂妄愚昧、目光短淺的人,他們既不知道什麼是敬重和珍惜,也不知道什麼是謙卑和尊重。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20/191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