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漢學家侯芷明: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參加六四紀念令人欣慰

作者:
如何持續保持國際輿論對六四事件以及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的確是人權組織需要面對的難題,但中國政府對自由與人權的不斷打壓其實也在事實上推動人權組織不能忘記六四,不能無視中國人權現狀。曾經自由的香港如今不再能紀念六四,也更激勵不同人權組織,做出更多努力。

標誌着1989年中國大規模爭民主運動悲慘落幕的六四紀念日臨近。曾經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六四紀念活動的香港維園燭光晚會自2020年起就已經不再可能,但世界各地人權組織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一如往年,法國協會組織「中國團結」6月4日將在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文化中心附近,組織集會活動。無國界記者、大赦國際、國際人權聯盟、法國共同反對死刑等十幾個人權團體都將有代表出席。與往年不同的是,一些旅法中國留學生也不再沉默,6月3日和4日兩天,他們自行在巴黎發起活動。六四34年之後,是否正有更多的中國年輕人在海外加入六四紀念集會呢?法國漢學家、中國團結協會主席瑪麗-侯芷明女士接受本台電話採訪時,對這種新現象頗感欣慰。

瑪麗-侯芷明:的確,過去基本上都是法國的人權組織在一起紀念六四,通報中國的人權信息等等。但是今年也有一批中國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在這裏的留學生,他們也組織一些活動。原本我們希望一起組織,但是他們已經申請了遊行,他們會在星期天,6月4日,下午四點-六點,在(巴黎市中心)聖-米歇爾廣場遊行。我們是(同一天)在蓬皮杜文化中心附近下午六點到八點組織活動。這樣,年輕人可以先去聖米歇爾廣場遊行,然後去蓬皮杜文化中心。我很高興有這種現象,因為,過去,很多中國留學生或者對政治不感興趣,或者根本不知道「六四」發生了什麼事情,根本不打算去了解。現在的傾向是正好相反,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心這個問題。我估計,可能會有一、二百個中國年輕人來參加(這次活動)。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欣慰的消息。

法廣:每年的六四紀念活動其實並不只是悼念1989年6月在中國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京的那些無辜的死難者,同時也關注許多其它中國人權話題。但是,這些話題好像每年在不斷增多,從新疆維吾爾人,到藏人,到人權律師或其它人權議題。其實中國政府的鎮壓行動並沒有隨六四而停止……

瑪麗-侯芷明:不光是沒有停止,而且好像越來越嚴重。過去,像許志永、丁家喜這些人會被判刑四、五年,但這一次,許志永被判刑14年,丁家喜12年!郭飛雄也剛剛被判刑8年!真是不可思議。我們真是無法相信,這些人想做他們的職業工作都不可能。所以,我們當然每次都會綜述當年有哪些嚴重問題、又發生了哪些人權事件。同時,我們也會紀念劉曉波,因為現在很多人完全忘記了劉曉波,而他是惟一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人。他(2017年7月)死在中國監獄裏——現在很多西方人也忘記他了。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但是今年我們的另一個特別內容是香港。中國對香港的鎮壓真是無以復加,香港的情況好像比中國還嚴重。有人在那裏被抓。聽說有一個新疆學者在那裏被抓,我們現在不知道他在那裏。甚至有些藝術品也變成了有罪的東西。我說的是那個「國殤之柱」,就是丹麥藝術家高志活的藝術作品(紀念六四的雕塑作品。此前陳列於香港大學校內)。這部作品現在被沒收,香港法庭說這是「顛覆國家政權」罪……聽起來有點可笑,但也顯示情況非常嚴重:藝術家都不能擺放他們的作品!所以,後天,我們在巴黎將懸掛一副巨大的直幡,高9米,上面有這個「國殤之柱」的圖案。我們會把這個巨大的直幡掛在蓬皮杜文化中心建築外面,也在塞納河邊以及其它地方張貼圖案。幾天前,我們在倫敦參加六四紀念活動時,也曾懸掛這個直幡。我們要藉此提醒全世界:中國政府不只是抓人,也在「抓」藝術品。

「國殤之柱」這個名字我覺得非常好,它的英文名稱中「Sham」的中文意思,也是在說,這個國家想掩蓋事實,連藝術品都不放過。不讓人們知道發生過六四,也不讓人們看到表達「六四」這個巨大災難的藝術品。

法廣:實際上,政府在盡一切努力,抹消八九六四的記憶。

瑪麗-侯芷明:對,包括外國人藝術品。

法廣:六四事件已經34周年,中國的人權形勢沒有改善,而六四平反、還受難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的前景也很遙遠。如何持續維持人們對六四紀念的關注呢?

瑪麗-侯芷明:每個人權組織都有自己的辦法。每年都要找一個新的方式去堅持。能維持多久,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因為時間讓很多人逐漸忘記六四。但是,中國政府好像要求我們繼續這樣做,他們不只是做壞事,而且做得越來越糟糕。比如,2000年到2010年前後,那些維權律師起碼還可以做些事情,比如2003年的孫志剛事件,就是許志永(許志永以及滕彪和俞江三人聯名上書)成功地讓中國的一項法律做出一些改變。那時候,我們認為中國人權問題很嚴重,但現在回頭來看,那個時候其實情況還好,還有希望,還是有一點公民社會的空間。現在是一點點空間都沒有了。所以,如果我們不呼籲,不暴露這樣的情況,世界就不會了解中國的真面貌。所以,我們的責任是越來越重要。而且就香港而言,我們原來沒有人會想到形勢會變得那麼快。這個原來那麼活躍、那麼自由的地方,那麼有道德感,那麼會組織非常龐大的遊行的地方,突然就必須沉默了。所以,如果一個這麼重要的地方不得不沉默,我們就必須有更大的聲音去呼籲,幫助他們保持希望。

瑪麗-侯芷明女士表示,如何持續保持國際輿論對六四事件以及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的確是人權組織需要面對的難題,但中國政府對自由與人權的不斷打壓其實也在事實上推動人權組織不能忘記六四,不能無視中國人權現狀。曾經自由的香港如今不再能紀念六四,也更激勵不同人權組織,做出更多努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