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個話題#不願和父母溝通的原因#,引發了廣泛議論。
有人說了自家媽:
我:「媽,我好累。」
我媽:「哪那麼容易累,我們以前連飯都吃不上,你也太嬌氣了。」
有人說:「當你給父母講一個笑話,但他們把它變成了價值觀教育課。」
不願意和父母分享的理由,也許有很多:你說東,他們說西;你聊天,他們說教;缺乏共情,雞同鴨講,慢慢就成了閉口不言的理由。
有些時候,讓我們不敢分享的理由,是害怕被火上澆油。
就像作家蕎麥chen子在微博分享自己生病後媽媽知道後的第一反應:
「今天跟媽媽視頻,我本來不想告訴她,但她看我不太對勁就猜到我陽了。於是她第一句話就說『讓你到處瞎跑』······首先我根本沒有瞎跑。」
於是她感慨:「中國父母真的絕了,表達關心的第一步就是先把你罵一頓。」
心理諮詢師劉小波說:「對很多孩子來說,一個人痛苦,但如果把痛苦告訴父母,常會得到雙倍痛苦。」
如果孩子傷口隱隱作痛,告訴父母之後,父母「嘩啦」撒了一把鹽,頓時疼痛加倍,孩子叫苦不迭,從此趨利避害,學會閉嘴,不再與父母分享,也就避免了父母的火上澆油。
罵孩子一頓,似乎是本能
父母總是愛孩子,可是愛孩子的方式總是多樣。多少父母表達關心的方式,總是以責罵的形式。
五一假期回老家,跟上小學的侄子聊天,他說在學校,被幾個同學圍着打,我關心地詢問着為什麼,你應該怎麼做。
我哥在一旁,聽到自家兒子在學校遭遇,一副恨鐵不成鋼地責罵:「那麼多人,就打你自己,活該。」
侄子面露難堪,轉身背對着爸爸,不再說什麼。
可是孩子的失望,傷心,那麼明顯。大概,這些事,他從來沒有跟父母說過,如今給我說起,被父母聽見,竟然是一頓訓斥,在舊傷上再添新傷。大概,以後遇事也不會跟父母分享。
當孩子出現問題,我們關心則亂,習慣簡單粗暴訓斥責罵一頓,只會顯得父母頭腦簡單,暴露的是無知、傲慢,以及無能和懶惰。
一番操作,於教育無關,於親子和諧無用,於解決問題也沒有任何幫助。
不過是暫時發泄了情緒,變相耍了父母的威風。
罵孩子背後,不過是嫌他給你惹麻煩
當孩子惹是生非,我們責備他們時,是在責備什麼?不過是嫌棄他們給我們惹麻煩。
就像電視劇《你好檢察官》中,李銘起在學校霸凌同學被對方起訴,父親張口會怪他:「一天到晚給我惹麻煩,浪費老子時間。」
「老子忙前忙後地賺錢,你給老子就知道捅婁子。」
這位父親一邊責罵着兒子,一邊盡心盡力花錢找律師,幫兒子解決問題。
讓人愛恨交加。
一邊是傷害之實,一邊是真心幫助。嫌棄是真的嫌棄,關心應該也是真的關心。
面對這樣的父母,孩子到底該是愛還是恨?
父母心底對孩子是愛,但是表面的嫌棄更明顯吧。因為不樂意解決問題,所以怪罪孩子總惹麻煩。
畢竟,我們都喜歡乖巧懂事,堅強優秀的孩子,不喜歡那些惹是生非,脆弱懦弱的孩子。
可是理智而言,孩子的問題,不都是父母要處理的事嗎?在他力不能及之前?
孩子的問題,存在即合理,發生即正常,不都是人生之事嗎?哪有什麼該不該,多餘不多餘?
遇事解決問題,才是父母所為,總是嫌棄孩子惹麻煩,不是合格父母所為。
開啟鬆弛感的家庭氛圍,從我們開始
家應該是放鬆和溫暖的,呈現最真實的自己,關心就是關心,不必多加偽裝,責備批評並不會彰顯父母的權威,只會疏遠親子之間的距離。
開啟鬆弛感的幸福家庭氛圍,可以從這幾點努力。
1、不要忘記自己曾是個孩子
《小王子》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如果自己曾經經歷過來自父母的傷害,如今就不要把傷害複製到孩子身上。
如果自己曾經淋過雨,就不要撕了孩子手裏的傘。這是善良,更是愛。
一個網友留言:自己雖然四十多歲,即使在外人眼裏自己小有成就,家庭事業孩子都比較完美,但是自己就是跟媽媽不親。
因為從小到大,媽媽對她說的任何事情想法、表達建議等等第一回應都是NO,遇事,首先就是責備她。
但是她說感謝媽媽,因為她做了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所以自己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只要照着媽媽的做法反着做,就很好。如今,她跟兒子的關係非常好,兒子健康快樂地長大了。
不要總是抱怨原生家庭的傷,選擇療傷才是正道。自己曾經受過的傷,告訴自己,不能複製到孩子身上。
2、遇事,倒數12秒
要明白,雁過留痕,傷人的話,出口成刀,覆水難收。
遇事一定要控制情緒,收斂語言,深呼吸,從倒數12秒開始。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說:「研究表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12秒,控制得好,你贏了情緒,控制不好,情緒就會嘲笑你。
努力刻意練習,控制好這12秒。
3、他不僅僅是個孩子,更是一個人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提到:渴望被尊重是每個人最深層次的需求。
為人父母,我們希望得到孩子的親近和尊重,首先就要給予孩子溫暖和尊重。
孩子不是阿貓阿狗,你隨意踢踢打打他,還能不計前嫌地沖你搖尾巴。
他不僅是我們的孩子,他更是一個獨立個體,是一個人,是需要被尊重,需要面子的人。
所以遇事,不能一味簡單粗暴批評,批評更不能在公共場合,眾人面前。給孩子留面子,就是為自己贏面子。
不要讓孩子每一次袒露傷口、期待安慰,都換來一頓冷嘲熱諷、斥責打擊,不要讓孩子每一次求助都無功而返。
我們要語言平和,行為溫暖,把握每一次增進感情的契機。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裏,而非讓他們避而遠之,不再溝通。
《親愛的安德烈》中有一句話:「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缺少語言的連結,彼此變得遙不可及。
當溝通變得溫暖順暢,和諧的親子關係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