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廣宇:中國式櫥窗城市經濟

作者:
中共可以在國內建設成功櫥窗城市,但無法把中國打造成為國際舞台上的經濟特區。這是其政策與眼界所決定的,也凸顯了中共極端自私不公的基因本性,與自由平等的世界主流理念無法相容。

高級商場的櫥窗總是令人格外賞心悅目。高檔的貨品配上完美的佈景,再加上恰到好處的燈光,那真是完美的藝術品。為什麼要安排設計這些櫥窗展示呢?除了對美學上的追求,更多還是出於經濟上的考量——吸引顧客。試想一整排的奢侈品店,櫥窗正好是展示其特色的途徑。潛在客戶首先通過比較櫥窗來選擇符合其個人風格的品牌,接下來就會進入該店鋪挑選具體商品了。

憑藉着類似的理念,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為了引進外資也着力將幾個大城市打造成了對外展示的櫥窗。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高樓林立,看起來光鮮亮麗,給外國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海外對中國的印象相比於之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是大為改觀:外國商人從城市的繁榮看到商機,紛紛前來投資辦廠;許多外國民眾也認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百姓過着富足的生活。應當說打造這些櫥窗城市確實達到了預期的目地。

商場裏的櫥窗展示的都是精品,但也如實反映了店鋪的格調和品質。海外通過櫥窗城市認識中國,這些城市是不是也代表了整個中國市場的風貌和潛力呢?很遺憾,恐怕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這些城市的成功樣板在其它地區重現。

首先這些櫥窗城市的成功都有其地理原因,很難被其它城市複製。北京作為首都城市,是整個華北地區唯一的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大量的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其發展文化和高科技產業的優勢得天獨厚。上海早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是國際都市了,位於長江入海口這一交通要道使得上海成為中國與國際市場交接的樞紐,這樣的地理條件在國內也沒有第二個城市可以匹敵。深圳確實是從零開始發展的,但其成功的關鍵在於隔壁的香港是零關稅的自由貿易港,這也是其它城市不具有的優勢。

為了打造櫥窗城市,中國政府也在資源和政策上對其高度傾斜,很多時候不但不能帶動周邊城市,還產生了變相壓榨的影響。北京就不用說了,那是集中了幾乎整個華北地區的資源供出來的,甚至連環境資源都要從周邊地區搶奪。為了保障北京的供水和空氣質素周邊地區做出了大量的犧牲。北京的繁榮與河南河北的貧困落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深圳是作為特區開發的,特殊的政策允許貨物出口走香港的零關稅路線,從而吸引了大量資本在深圳辦廠,而西南人口稠密省市則為其提供了廉價勞動力。離開了深圳的地理位置和特區政策,所謂深圳模式難以複製。深圳和上海的發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周邊城市,但隨着距離拉遠到內陸地區後程度就非常有限了,僅僅在於外出務工人員帶回的薪資而已。

櫥窗城市並沒有起到對其它普通城市和地區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如果說這些發達的大城市能夠接收中國的大部分人口讓其過上富足的中產生活,那也還算不錯。比如日本的五成人口都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內。中國的櫥窗城市們也確實都集中了超大規模的人口,它們是否實現了日本大都市類似的功效呢?很遺憾的是,由於中國特色的戶口制度,支撐起城市經濟的大多數中低端打工者是註定無法在他們工作的城市安家的。沒有戶口就無法在當地享受應得的居民福利,特別是教育和醫療。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執行的土地財政政策刻意提高土地價格造成畸高房價,也事實上阻礙了外來人口的流入。大城市的發展和本地居民的福利很大程度是依靠外來打工者的貢獻,但給他們的薪資極低而且不歡迎他們安家落戶。這樣的差別待遇不就是共產黨理論中的剝削和壓迫嗎?

中國的櫥窗城市建設體現了中共的治國思路。改革開放時鄧小平就提出了黑貓白貓理論和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實際上就是為了財富積累可以無視社會公平正義並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中共常說集中資源辦大事,櫥窗城市的建設就是典型。為了將這些城市辦得光鮮亮麗,必須集中周邊地區的資源(包括人力),而又不能將發展成果反哺周邊,事實上是對周邊的吸血行為。政策上的傾向和特區的專屬特權又是刻意製造的社會不公。櫥窗二字其實就表明了這些城市的建設很大一部分是面子工程,為了臉面而犧牲其它正是中共所擅長的。

其實大家想想,集全國之資源辦好幾個有限的大城市和以前把整個村莊的水稻集中到一畝地中放衛星的行為有什麼不同呢?中共總是宣揚中國GDP世界第二,可為什麼不說人均GDP極為落後?不過要說櫥窗城市建設完全沒有對其它地區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也是不對的。徵收郊區田地,把農民趕入城市務工;搞各式各樣的開發區,妄圖以特殊優惠政策和待遇來吸引投資重現深圳般的奇蹟,可是成功的寥寥無幾。原因也很簡單,沒有櫥窗城市優越的地理條件,又沒有國家級別的資源整合(對周邊吸血)能力,它們根本不可能獲得比肩櫥窗城市的競爭能力。

對於經濟發展,中共擅長的就是抄近路走捷徑,破壞公平的市場規則,為了製造局部的繁榮而犧牲周邊利益,着眼於金錢本身而無視貧富差距的擴大。櫥窗城市的成功來源於此,精於此道的中共政府野心逐漸膨脹,以為可以把這種不公平的經濟發展模式推廣到整個中國對全世界的吸血和掠奪。憑藉中國的巨大市場規模,中共設法改寫市場規則把中國變成擁有特權的世界經濟特區,其他國家必須要被強制轉移技術,忍受中國政府和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侵犯和不公平的貿易保護。可惜其他國家並不接受黨的領導,竟然奮起反抗,發動貿易戰並逐步與中國市場脫鈎。

中共可以在國內建設成功櫥窗城市,但無法把中國打造成為國際舞台上的經濟特區。這是其政策與眼界所決定的,也凸顯了中共極端自私不公的基因本性,與自由平等的世界主流理念無法相容。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24/190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