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香港前議員成立對華智庫 助國際社會制訂對華戰略

作者:

「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hina Strategic Risks Institute,CSRI)首份報告。

新冠疫情結束後,如何重新和中國打交道,同時防範中共在人權及國安等領域帶來的風險,成為西方社會共同面對的難題。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宣佈成立全新對華政策智庫,希望加強國際社會對中國風險的認識,協助決策者制訂對華戰略。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郭榮鏗周三(10日)現身倫敦,宣佈成立全新的跨國對華政策智庫「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hina Strategic Risks Institute,CSRI)。研究所多位核心成員為英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因而以倫敦為總部,希望集合多國學者及專家的力量,對中國崛起帶來的風險和機會進行客觀分析,以向公眾、政策制訂者及商界建言獻策。

郭榮鏗:港人應向世界講述和中共角力經驗

本身是大律師的郭榮鏗,曾任香港民主派政黨公民黨執委,也曾是香港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卻在2020年被北京褫奪議席,之後離開香港。他目前定居美國,在紐約開設律師事務所,同時出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高級研究員。

在英國上議院會議室舉行的成立儀式上,郭榮鏗表示,作為長年和中共政權角力的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他們親身體驗專制政權如何威脅民主社會,認為港人應向國際社會講述和中國打交道的經歷,以及看待中國問題的獨特視角。

本身是大律師的郭榮鏗,是香港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卻在2020年被北京褫奪議席,之後離開香港。(路透社資料圖)

他認為國際社會不可能完全不和中國做生意,然而和中國政府的接觸和對話,不能單純「為談而談」,而應該對中國帶來的風險保持警惕。

郭榮鏗說:「不要誤會,我認為我們需要和中國接觸,我們不可能從中國撤走所有生意,這是不切實際的,和中國做貿易也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應基於什麼條款?當我們和中國進行外交對話、和中國做生意,並和中國討論人權議題時,應建基於什麼?我自己從香港的痛苦經歷中學習,希望可以和合作夥伴及政策制訂者分享。」

他提到美國在華企業被調查,以至加拿大國會議員的家人被威脅,繼而驅逐中國外交官的例子,都顯示國際社會必須正視中國在各個範疇帶來的風險。

英國議員:習近平上任後我們必須更新對中國的認知

出席儀式的工黨影子亞太事務國務大臣韋斯特(Catherine West)歡迎研究所的出現,盼能推動各國政府制訂更穩定一致的對華戰略。她表示,自己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完成中國研究碩士課程,並於九十年代在南京任職大學老師,然而自習近平主政後,中國社會已經徹底改變。

韋斯特說:「我認為我們需要不斷觀察中國並考慮不同元素,像我這樣在九十年代的南京學習中國如何運作的人,必須持續更新我們對中國的認知。自習近平以鞏固地位為目標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內部壓迫持續增加,包括新冠疫情期間的限制,以及在新疆地區的壓迫。」

探討與華合作的「安全地帶」

郭榮鏗又提到,當他看着法國總統馬克龍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喝茶談貿易時,總會疑惑世界是否已經忘記香港發生的事。他強調香港的重要性,在於印證中國如何背棄國際條約。他提醒國際社會不要墮入中國的陷阱,以為能夠和中國政府對話,得以和習近平握手,就是外交成功。

對於國際現實主義者總以「零和博弈」、「大國競爭」的角度看待美中關係,郭榮鏗認為相關論述相當危險,原因是中國專制政權和自由世界有根本分別,不能簡而化之。因此研究所的目標,是探討如何劃出和中國交往的「安全地帶」,保護西方社會的自由和民主免受侵蝕。

郭榮鏗又表示,華文世界有很多關於中國問題的優秀論述,卻鮮有被翻譯並進入國際社會的視野。這也是研究所的成立目標,以讓更多有華裔背景的專家,積極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議題。

研究所同日發佈首份報告,內含香港、台灣、英國以及美加專家的10份分析文章,從國防科技、供應鏈、半導體、法制以至經濟等不同層面,剖析中國崛起為世界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512/190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