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秦時:中共口炮「人民幣國際化」自欺欺人

作者: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做出分析認為,2022年美元大循環體系依然穩定,也就是他國買美國國債,美國買他國商品的國際雙循環的體系依然穩定。全球遭遇的是美聯儲激進緊縮、資本大量回流美國形成的「美元荒」,而不是全球拋售美元資產的「美元災」,2022年外資持有美債餘額雖比2021年底減少4,260億美元,但是是「名減實增」,眼見不一定為實。管濤指出,近年來美元國際地位是加強而非削弱。

中共在外貿大幅收窄,人民幣貶值,預期疲弱的慘景下大喊「去美元化」,「人民幣國際化」純屬慫人壯膽、自欺欺人

中共最近在國內媒體上熱炒,全球金融市場「去美元化」,並冠以驚悚的標題,如財聯社刊文說「短短72小時,全球『去美元化』戰線悄然形成?」搜狐網上還把馬斯克推特上批評美國貨幣政策過於強硬的推文拿來說辭,再結合著巴西中國達成貿易直接本幣結算,中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完成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採購交易等,大肆炒作美元霸主地位搖搖欲墜,人民幣國際化、石油人民幣是大勢所趨。

中共在經濟不斷下滑,外貿大幅收窄,人民幣貶值,預期疲弱的慘景下大喊「去美元化」,「人民幣國際化」純屬慫人壯膽、自欺欺人。

人民幣國際化缺乏產業基礎與科技實力

中共一直把人民幣國際化當作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的國家金融戰略來推進和宣傳的,早在2014年中國和俄羅斯就簽署《中俄貨幣互換協議》,開啟了「去美元化」道路。俄烏戰爭開始時,俄羅斯被踢出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受到歐美金融制裁,盧布瞬間下跌,中共現場觀摩了侵略者的下場,妄圖擺脫以美元為基準的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並在近年來一直減持美債,購置黃金,作為金融戰略的兩手,直接的一手是避免在特定情況下被美國制裁,比如台海戰爭、中美對抗等,另一手就是為人民幣國際化做長期準備。

但是,中共搞人民幣國際化,真是痴人說夢。退一步說,假設美元退出了國際金融的霸主地位,人民幣就能上位國際硬通貨了嗎?中共有什麼過硬的產品是世界繞不過去的坎呢?中共成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幾乎都是製造業的低端,紡織與服裝業、鞋帽、家具、日用、家電、低端計算機、機電類、機械設備類等產品,這些出口商品的產業鏈都是可以轉移的,隨着中國勞動力價格成本增高,出口會失去價格競爭優勢,勞動密集型產品一旦失去勞動力比較優勢,前途就很囧。而中國的短板多是高新科技方面和材料方面的,高端發動機、數控機床、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半導體,這些是中共的死穴,自己都被別人掐脖子了,怎麼能提供給別人呢?換句話說,他國即便有人民幣儲備,能在中共哪買到什麼戰略物資呢?買不到,因為中共的科技不行。

出口依賴:左腳絆右腳

人民幣要想達到國際化,還得有個錢怎麼流通到世界各國的問題,前提是人民幣需要有足夠的購買力,別國的出口產能過剩或外需不足,美國的進口銳減,這種情況下,人民幣似乎才有些些話語權,但同時,需要中共犧牲貿易順差的,就是進口要比出口多。這對風雨飄搖中的中共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共國家統計局3月31日發佈的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9%,儘管在榮枯線以上,但低於2月0.7個百分點,製造業高位回落了,造成指數回落的殺手主要是訂單類指數,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超過55%。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3月份又再次下降至50.4%,降幅2個百分點。

這表明,中共製造業對出口的依賴度較大。據中共體制內學者魏傑透露,兩會前,中共根據潛在增長率,對今年GDP增長的預設是5.5%-6%,為什麼兩會出台時是5%了呢?因為它發覺2月的出口下跌了47%,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美國從中共第一大進口國變成了第三大進口國,美國有意不從中共那買東西,轉而買歐盟的了,中共擔心中美經濟進一步脫鈎,因此將GDP目標降低一個百分點。近期,李強儼然像個地方招商局長,到海南給自由貿易港打氣、博鰲亞洲論壇上大談改革開放,和中外企業家說軟話談營商環境,目的,還不是想着別人口袋裏的錢嗎?

一個高度出口依賴性經濟,人民幣國際化不是痴人說夢嗎?此外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外匯管制等都是中共人民幣走向世界硬通貨跨不過的深崖險壑。

目前,中共能和個別國家達成本幣結算的外貿協議,不是中共的經濟有多強大,也不是人民幣的購買力有多強,多是出於地緣政治原因。而中共也是將自身的外貿金融體系錨定在美元上的,中共以美元為主體的外匯儲備制度就較能說明問題。

人民幣挑戰美元,如蚍蜉撼樹

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一個障礙,也是中共根本就不可能撼動的,就是美元的國際金融霸主地位。因為美元在世界經濟體量中的通行貨幣流動作用無可替代,無可挑戰。40%的全球貿易以美元計價,約40%的債務是以美元發行,全球近60%的貨幣儲備是美元,接近90%的外匯交易涉及美元。美元佔SWIFT網絡銀行間交易量的42%,人民幣的份額僅為2%。2萬億美元的紙幣中有一半在美國境外流通。在許多國家,日常零售使用美元取代當地貨幣。

2022年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債收益率上漲、美元資產價格下降,表面上歐盟和一些國家在拋售美債,但實際數據表明,美債持有淨增曲線是上升的。

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海外投資者(包括私人和官方)累計淨買入美國證券資產16,070億美元,同比增長45.2%,連續兩年淨買入破萬億美元。其中,私人投資者累計淨增持美國證券資產16,770億美元,同比增長32.4%,淨買入規模創下有數據以來的新高,2022年美國財政預算赤字為14,150億美元,但赤字被私人投資完全消化掉了;官方投資者累計淨減持證券資產701億美元,減持規模同比下降56%。美元的強勁,使得美聯儲的縮表底氣十足。截止2022年底,外資淨買入中長期美債7,540億美元,同比增長8.17倍。英國、歐元區是買入美債的主力,外資普遍「鎖長賣短」。

2022年中共政府美債持有量比2021年下降1,733億美元,降至8,671億美元。其中淨賣出中長期美債291億,淨買入短期美債的6億,合計淨賣出美債285億。因美債長短期利率倒掛,中共賣長買短,拋售外匯儲備,是為了止損,穩定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另一方面加速儲備資產多元化,規避風險。中共後期減持美債速度減緩,同時限制外資流出,目的是保持外匯儲備的穩定。

中國投資者們在賣出美債同時,又淨買入美國機構債(相當於中國的金融債)1,218億美元,買入美國的企業債34億美元,當期淨買入美國生息資產967億美元,中資是在明減實增。

3月29日,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做出分析認為,2022年美元大循環體系依然穩定,也就是他國買美國國債,美國買他國商品的國際雙循環的體系依然穩定。全球遭遇的是美聯儲激進緊縮、資本大量回流美國形成的「美元荒」,而不是全球拋售美元資產的「美元災」,2022年外資持有美債餘額雖比2021年底減少4,260億美元,但是是「名減實增」,眼見不一定為實。管濤指出,近年來美元國際地位是加強而非削弱。

中共喧囂人民幣國際化,去美元化,喊喊而已,充其量是洗腦國內民眾。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04/188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