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顏寶剛:Hello HK!旅客僅回復疫情前三成

—「新.香港」對國際還具吸引力麼?

作者:
疫情爆發前訪港旅客的高峰為 2019 年 1 月的約 680萬人次(或每天近22萬人次),當中約八成來自內地。疫情期間,受嚴格防疫抗疫措施所限,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跌至每月只有數千人。隨着防疫抗疫措施自去年9月起逐步放寬,尤其是內地自今年1月放寬出入境限制,訪港旅客人數有所回升,但人數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只回復高峰期的三成。

本港二月與內地全面通關後,內地入境旅行團重臨,旅遊業重現生機,但疫前屢惹詬病的亂象也故態復萌。新聞畫面近日不斷出現大量團友聚集在土瓜灣及紅磡一帶街頭,由排長龍等候用膳,到公廁門口站着食兩餸飯等,引起各界關注。

為免再次令中港矛盾擴大,政府第一時間「拆彈」,採取管理手段,包括政府、旅遊業監管局、旅遊業代界、飲食業代表等開會提出緩解措施,包括分流團客,而旅遊巴限時限點上下客,避免堵塞行人路及馬路,初步收到成效,暫時算是成功拆彈。

2003年中央為刺激香港經濟,包括為長達六年的通縮及當時「沙士」重創各行各業,推出了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及內地居民「自由行」訪港,其中又以「自由行」力度最大,也收到立杆見影效果,但同時也釀成加深內地與香港矛盾,導致港人不滿內地客滋擾,內地人又有民怨抵制。

如今二十年過去,中港通關之後旅遊業不單絲毫未見改善或升級,實際是百病叢生,旅遊賣點缺乏新意,過度側重購物,行業生態扭曲,零團費、強迫購物等亂象,不斷透支香港旅遊聲譽,以低成本招徠帶來大量客流,但就佔用本地公共空間及交通設施,影響地區居民生活,惹來本地人討厭。

「疤痕效應」會否長期困擾香港?

到底在全面解封及中港通關之後,所引發的經濟刺激效應是否一如當局預期,能有效吸引內地及全球旅客,以推動整體經濟甚至解決政府的財政赤字?抑或只是帶來一批團費只有二、三千元的平價團,團餐僅40-60元的低消費旅客?

值得注意是,近日較有系統整理旅客訪港復甦的研究,不是來自旅發局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而是來自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這分半年發表一次的金融及經濟報告,除了有豐富的經濟及金融數據,是我經常搜集資料的重要來源,同時亦有不少精闢的經濟專題報告,過去就包括有專題講及氣候變化或綠色經濟定價的問題,而三月發出的半年報告,就有專題探討《香港疫後重啟相對滯後會否對訪港旅客人數造成疤痕效應?》

隨着本地疫情趨於穩定,政府相繼宣佈放寬防疫抗疫措施,包括於去年9月實施「0+3」安排、12月取消「黃碼」限制,以及於今年1月及2月恢復香港與內地正常通關。但報告提出,由於區內部分經濟體(例如新加坡)早已於2022年初逐步重啟,香港疫後重啟相對滯後引起了本港入境旅遊可能出現所謂「疤痕效應」(scarring effect)的憂慮。

所謂「疤痕效應」,經濟學家認為,是過去疫情客觀上會對經濟、人類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產生一定影響,例如疫情高峰過後的一段時間,企業對未來的預期仍不樂觀,旅客到訪的心理也受到影響,消費行為受到抑制。

訪港旅客人數只回復高峰期的三成

報告稱,疫情爆發前訪港旅客的高峰為2019年1月的約680萬人次(或每天近22萬人次),當中約八成來自內地。疫情期間,受嚴格防疫抗疫措施所限,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跌至每月只有數千人。隨着防疫抗疫措施自去年9月起逐步放寬,尤其是內地自今年1月放寬出入境限制,訪港旅客人數有所回升,但人數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只回復高峰期的三成。

如果只集中內地旅客,按2019年初的高峰,1月內地旅客來港人次多達550萬人,即每日有18萬人次。而隨着去年底實施「0+3」安排至12月取消「黃碼」限制,內地旅客仍未見顯著增長(圖一),情況要到一月底內地正式取消外游限制後,旅客才逐步回升。

(圖一。資料來源:《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

再翻查出出入境事務處的數據(必須要再次表揚這個部門的數據統計是非常認真及即時,幾乎是每日公佈及有詳細分類,是統計新聞的重要資料來源),留意到內地居民是在二月初才首次突破每日入境人次超過二萬人(圖二),之後就出現「爆炸式」增長,特別是在周末時間會出現高峰,在3月18日的一天更一度突破十萬人次,是逾三年新高,但總計三月分亦只有190萬人次,是高峰時的三成三。

(圖二。資料來源:出入境事務處)

香港政府花費向外宣傳實際上只是「倒錢落海」

相反,特區政府一直在向全世界宣佈「復常」,但內地以外的其他國家入境旅客,卻一直未見明顯反彈,由圖二看到,在今年初解除入境限制後,每日入境人數保持只有萬多人的水平,當中只有一日能突破二萬人,平均只是2019年1月高峰時的不足三成,即使剛過去的周末有國際七人欖球賽,但入境外國旅客未見顯著上升,可見香港政府花費巨大金錢向外宣傳「Hello Hong Kong」的活動,實際上只是「倒錢落海」,既浪費公帑,亦絲毫無法改善香港的對外形像。

金管局在報告中,為了探討訪港旅客人數的復甦步伐,較其他亞太區經濟體滯後,編制了一個旅客指數,嘗試量化當中的影響,由於當中涉及大量數學模型,我就不再詳述,但報告的結論是,香港入境旅客人數於2月只恢復到疫情前約31%的水平,而其他亞太區經濟體則已恢復至五至七成的旅客人數。

數學模型亦發現,香港相對滯後的解封,引起入境旅遊可能出現的「疤痕效應」,相對受影響程度僅在三個月內較為有影響,但隨後並不顯著,因此金管局的報告表明,香港疫後重啟相對滯後的不利影響只屬短暫。

「新.香港」對國際旅客還具吸引力麼?

儘管金管局的報告是以複雜的數學模型作推論,我亦無意挑戰當中的立論,但報告存在明顯缺陷,是假設今天的「新.香港」,仍然能一如以往吸引世界旅客,但實際上無論國際或內地較富裕的中產,都明白今天的「新.香港」已經今非昔比,有調查則顯示,現在八成的內地旅行團,都是以低廉價格招徠的平價旅行團,反映即使是內地較富裕階層,亦寧願選擇新加坡或東南亞外游。

更重要是訪港旅客人數的復甦步伐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最近訪港旅客人數明顯增加,但近期供應面的限制,包括部分反映在機票價格上漲,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近日機管局開始透過航空公司送出五十萬張免費機票,有抽中的外國旅客已反映,機票不是完全免費,當中要付出過千港元的手續費、機場稅以及行李費用,還未計本港的酒店及其他旅行使費,因此最終未必會成行。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是,由土瓜灣及紅磡一帶的亂象反映,現在入境旅客只是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但旅遊配套嚴重落後,入境接待人手嚴重不足,加上三年來疫情打擊,本港幾乎無新增旅遊景點,那麼我們又要問自己一句,香港憑什麼去吸引外國遊客重臨?是用一部《國安法》宣傳「由亂及治、由治入興」,還是告訴他們我們的新聞記者及前立法會議員正在每日接受當局的控告及審判?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404/188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