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憂心疑美論四起,許多人對反戰論展開批判。但根本問題是,台灣人對自己的定位,是要當個1975年之前的越南人,或丟盔棄甲的阿富汗人?還是2022年的烏克蘭人,或打不死的以色列人?
疑美論的三個基本錯誤
許多疑美論的論點,犯了三個基本錯誤:錯認國際政治中的盟友與敵人是恆久不變的,錯認海權與陸權的運作邏輯是一樣的,錯認大國對抗中,小國是有無限選擇權的,或相反的,是完全沒有選擇權的。
國際政治很現實,「沒有永久的朋友,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這句英國首相巴爾麥斯頓的名言大家耳熟能詳。但這是有一定實力的大國才能操作的特權。所謂「實力」,不是地大物博,人多軍多而已,而是在某些特殊領域內具有不可超越的優勢。英國人口與軍力從未超過法、俄、德等歐陸大國,但在商業與海軍上佔有絕對優勢。一戰以前,英國海軍的建軍標準是「兩強海軍」,亦即英國海軍的艦隻數量與噸位,必須超過世上任何兩個海軍強國相加的數量,以防任何兩國結盟,維持英國海權的絕對優勢。相對於此,英國陸軍向來是聊勝於無,但訓練精良,常常以少勝多。
到美國霸權時代,尤其是前蘇聯瓦解後,美國獨霸當起「世界警察」之後,美式軍事安全概念的缺點暴露無疑。美國戰略學者史奈德講得最透徹:「美國有獨特優勢,北邊是他兄弟,南邊是他兒子,左邊是魚,右邊是魚,本土從未遭到戰爭威脅,但卻常將其戰略安全觀念強加於其他國家之上。」而且,老美常常在兩個極端中擺盪,不是硬要把自由民主灌輸到社會結構與自治土壤不成熟的國度,就是找個會說英語又聽話的獨裁者統治該地,任由貪腐橫行,卻又無法進行社會控管。結果當地人民不但反獨裁,連帶一起反美。
疑美論最常舉的例子是越南與阿富汗,但這兩個例子卻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共同性。二戰後美國涉入的五大有限戰爭是韓戰、越戰、波灣戰爭、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南韓曾獨裁統治後又亂成一團,但最後幸運成功轉型民主,連帶日本也成功了。越南失敗了,而且敗得很丟臉。波灣成功了,卻沒消滅海珊。伊拉克與阿富汗都失敗了,而且是美軍與政府大力涉入後,最終還是失敗了。就像人生,成功者有不同的路徑,但失敗者多有共同的故事。
老美造就了一批寵壞的孩子
那些共同的故事多半導向一個因素:老美造就了一批寵壞了的孩子。看完《越戰啟示錄》及《阿富汗文件》便知道,當美國下手派軍進入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家,他的資源灌注是很豐厚的,不只是武器裝備,美式戰術,更多的是民政與經濟補貼,結果養成了當地人民的依賴性,與從政治到經濟再到社會的「尋租」體系。從上到下,人人都想盡辦法賺老美的錢,從工程到大兵消費都是,造成自家的工商業體系扭曲發展。打仗,那是美國人的事,反正老美會幫我們打,會來丟炸彈,我們只要不瞄準亂開槍,做做樣子就好了。於是軍隊沒有戰力,經濟沒有驅力,社會沒有自主能力。老美一走,整個系統就垮了。
換句話說,「疑美論」的根源,其實是「賴美論」。從軍事到經濟,所有東西都賴給美國,把美國當成拖油瓶的乾爹乾媽,一切都要靠老美供應處理,否則就沒人能夠管理。越南如此,阿富汗如此,台灣的深藍深綠也是如此。深綠獨派長期以來,堅信如果台海戰爭,老美會來救我們,所以我們不需要自己準備太多軍備。深藍則以前靠美,後來發現自己被老美拋棄了,於是轉頭去認中國當乾媽。立場不同,但思維都一樣,每天算計的,都是如何搭上一條線,便可「減少奮鬥三十年」!老美有其毛病,但凡事賴給老美,毛病更大。
回頭看那些在美國支援下成功的故事,跟這些「賴美論」有着完全不同的軸線。以色列一直是爹不疼娘不愛的角色,自己有着強烈的護國意識,全民皆兵,而且工業技術相當超前,現代軍用無人機概念技術皆出自以色列。南韓有相當自我防衛決心,近年工業與軍事科技發展有目共睹。烏克蘭在2022俄烏戰爭中的強韌,與2014年的潰敗形成強烈對比。種種例子都讓老美戰略家得出一個共同結論:「沒有自我防衛決心的國家,不值得任何人前去拯救。」因為你投入再多軍力與資源,還是爛泥扶不上牆,想救也救不起來。
不願承擔作為一個國家的義務
所以,該爭辯去除的,不是「疑美論」,而是「賴美論」。更該去除的,是我們這個民族,凡事找關係、走門路、認乾爹,大樹底下好乘涼,獨佔、寡佔、尋租、內鬥,想方設法弄到錢來發家致富的習慣。我們沒有在公平規則下,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爭勝的習慣。更慘的是,我們不願承認自己是一個「國家」,承擔國家的防衛義務,甚至一講到類似「兩國論」,對岸一發火,咱們就人心惶惶。當初為了兩岸關係和緩所製作的憲法增修條文,與所謂的「九二共識」,現在成了反對增強自我防衛的金箍咒。馬時代之所以能「外交休兵」,是用「終極統一」去跟對岸換來的,那是一個權宜之計,只能在對岸認可的國民黨領導者執政下才能實現,其運作形態如同過去的「藩屬國」或「兒皇帝」,只差納表稱臣一道手續而已。如此這般,還選什麼總統?對岸指名不就完事了?
再看海權與陸權。台灣長久以來的軍事思想問題,在於老蔣時代遺留下來,為了反攻大陸所準備的「大陸軍主義」。一談到「不對稱作戰」,許多人想到的就是游擊戰,但那是有足夠空間,用長久時間,拖垮敵人的陸戰概念。海戰從來不喜歡拖延,多半是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徹底殲滅敵人海軍,便決定了往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海權歸屬。海戰比陸戰更講究「不對稱作戰」,而且著名海戰,多半是用不對稱作戰以少勝多。沙拉米斯海戰,雅典是利用地形與沖角,讓波斯艦隊無法發揮數量優勢,紛紛沉入海底。李班多海戰,南歐聯軍是用載貨的大船架上大炮,打碎了鄂圖曼土耳其的人多勢眾。英國與西班牙無敵艦隊之戰,主要靠的是火船,衝散了西軍的編隊,後來又有暴風幫忙。特拉加法、對馬海戰、黃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都靠奇兵致勝,而不是純粹一對一的硬碰硬。所謂「不對稱」,多是小的速射火力對付大的炮威,或用大的炮威對付小的數量優勢。大船對大船的海戰不是沒發生過,但不一定會有決定性,一戰中的日德蘭海戰便是。
要成為越南或以色列?台灣人自己決定
換句話說,雖然台灣多數人都當過兵,但咱們的作戰觀念,普遍停留在陸戰那種一炮還一炮的對稱概念與計算公式之中。所以一算下來,對岸量體那麼大,台灣那么小,根本打不贏,所以還是快點認乾爹算了。問題是,對岸有多少人能上船或直升機或運輸機?而且還能安然開到台灣海岸?還能登陸發揮戰力?我們沒有必要一個一個算多少車?多少兵?只需要算能打下多少飛機多少船?就夠了。如果用陸戰概念計算,當初地米斯托克利就不用開打沙拉米斯戰役,德雷克也不用挑戰西班牙無敵艦隊了。
所以,我們該討論的,不是台海若戰,美軍會不會來幫我們打仗?而是美軍或外援進來,他們要怎麼幫我們打?這是個HOW的問題,而不是賴給大國的有無問題,更不是只靠外交或兩岸談談就能混下去的概念。相反的,當軍事上HOW的問題解決了,可能會不會開戰的問題也解決了。好武的獨裁者發動戰爭,是為了他頭頂上的皇冠增添寶石,沒有獨裁者會打一場自知必輸的戰爭,因為那會讓他臉上無光,政權動搖。他們之所以能夠上位,心裏那台計算機是比誰都精明的。希特拉消滅不了英國空軍,最後不就停止在英倫海峽邊上?!
戰略問題一如所有問題,問錯了題目,永遠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和與戰是國家戰略的兩手,誰先誰後是時機與形勢問題,不是固定比例問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是老蔣當年喊出的口號,現在成為許多藍營人士的口頭禪,但那卻是一個悲劇性的觀念,當年不就因此一路被打來台灣了?那只是軍人出身的老蔣,不願承認自己軍事才幹遠遜於毛澤東的藉口,只說自己是被政治打敗的,不談國民黨軍隊怎麼一路被共軍「包餃子」?對戰史的隱惡揚善,同樣扭曲了對實際戰略戰術的理解,使得很多人愛拍胸脯說自己不怕打,臨戰卻又拼命說台灣軍隊不能打,卻很少人仔細思考「怎麼打」?
總而言之,台灣人民自己要決定,我們要成為越南還是以色列?我們要成為「賴美症」患者?還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國家?戰爭既有心理要素,更依賴物理要素,願不願戰?怎麼戰?那是每個人都需要想清楚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