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庫克來京 蘋果離國 人走樓空好荒涼 大勢所趨…

這兩天,庫克沒少在北京忙活。上周五,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北京三里屯的蘋果店逛了一圈,一時間大家與庫克的合影刷爆了朋友圈。

這次庫克到北京,主要是來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細數起來,這也是疫情之後,庫克第一次來中國。

庫克在年會演講中特別提到了30多年來蘋果和中國的密切聯繫,稱這是一種「彼此享受的共生關係(a symbiotic kind of relationship that we have both enjoyed)」。

就在今天,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了庫克,據商務部消息,雙方就蘋果在華發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但提到蘋果與中國的關係,近期產業內的「擔憂」顯然勝過「享受」。這主要是因為,蘋果產業鏈轉移出中國的速度,正不斷加快。

在一系列鼓勵供應商投資建廠、高層之間會晤的行動之下,蘋果似乎有意將印度打造成「下一個中國」,這個「中國」既包含了中國現在所擁有的強大高端電子製造能力,又包括了中國市場強大的電子產品消費能力。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深入分析了蘋果與中國供應鏈之間的「愛恨糾葛」,在美國政客和投資人向庫克強力施壓、企圖加速蘋果與中國脫鈎的大背景下,蘋果供應鏈正迎來一場深層次結構性調整。

目前不少國內外分析人士都持有一個相似的觀點:以印度、越南為代表的製造業崛起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取代中國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地位。

事實的確如此,印度現在仍然只生產了5%的iPhone,而中國大陸生產了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現在蘋果180多家供應商中大約有150家在中國有業務,這個數字在越南是26,在印度是11。

2020-2024年蘋果iPhone、AirPods、Mac、iPad全球產能分佈(預測),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但需要注意的是,蘋果目前的操盤手、CEO庫克,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的男人,他對於蘋果供應鏈二十多年來的嚴格把控,造就了蘋果在科技產業中零其他對手望塵莫及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而庫克這個人,目前十分看好印度,並且要做好印度市場。

最近蘋果已經親自向印度提出建廠申請,幫14家中國供應鏈企業拿到了許可,其中就包括我們熟悉的立訊精密、舜宇光學這樣的果鏈巨頭企業,蘋果向印度轉移生產,走的十分堅定。

不論如何,蘋果供應鏈的轉移必將對中國製造業產生深遠影響,而這些影響如今似乎已經初步展露,從訂單減少、招工放緩到產線外移。中國果鏈企業要如何面對這場轉移大潮,如何求存?或許已成為不少消費電子企業近幾年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一、產線收縮訂單大砍,招工不到原來十分之一,產業轉移陣痛初顯

按理說,年後本是招工的旺季,但今年的春天,對於大部分江浙滬地區以及深圳的電子製造業企業來說,顯得格外蕭瑟,而對於打工人來說,也顯得同樣寒冷。

當然,這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從去年延續至今的、消費電子市場全球性的疲軟,終端廠商普遍面臨清庫存問題,因此對於新訂單的計劃就顯得十分謹慎。沒有訂單,自然就沒有了招工需求。

但另一方面,從鄭州富士康「iPhone城」到江西吉安的立訊精密工廠,再到江浙、崑山一帶的各類製造業工業園區,普遍有管理層人員反饋,客戶在不斷將生產重心轉移到印度和東南亞。

甚至有工廠內部人士直言,不在東南亞建廠,就拿不到訂單,只要是出口歐美日韓,客戶非常看重你的產地。很多訂單就是這樣流失掉的。

雪球平台上用戶的真實反映

雖然相比這些要求強制轉移的客戶,蘋果還算留有餘地,但以蘋果在國內涉及的供應鏈公司數量、工人數量來看,蘋果產能向印度、越南等地的轉移,必然會刺痛國內製造業,牽動不少人的飯碗。

曾經在巔峰時期擁有近30萬工人的富士康鄭州「iPhone城」,今年開始招聘時,僅有八大街廠區招募正式工,而更加受打工者青睞的港區富士康卻遲遲未開始招聘,就連往年常見的小時工、派遣工也未出現在招工信息內。

除了招工需求減少,工資待遇也有所下降。一位在港區富士康工作的工人告訴記者,他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只有三四千元左右。

這位工人提到,目前訂單減少,加班也就隨之減少,沒有加班就沒有加班費,沒有加班費就只剩2200元的底薪了。

據另一位在深圳龍華富士康上班的工人反映,按理說年後工價都會上漲,但今年不增反降,一個小時二十多塊錢。他提到,部門原來每天有六七條產線開工,但如今每天只有一兩條產線生產。深圳富士康目前基本沒有加機會,一天上班8小時,每小時拿16元,僅此而已。

這位工人還說,除了富士康,其實深圳的一些大工廠情況都差不多,往年的大量招工今年都不復存在了。在他看來,年年都說難,年年都說錢不好掙,但似乎沒有一年像今年表現的這麼明顯。

正如這位工人所說,不僅是富士康,其他消費電子製造巨頭日子同樣不好過。位於江西省吉安市的立訊智造是立訊精密生產蘋果AirPods產品的工廠之一,有當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工廠大幅裁員,現在周圍不少配套店鋪都倒閉了。

一位負責接送果鏈企業長盈精密的員工上下班的司機稱,現在上班的人少了很多,因為沒什麼訂單,據他了解,很多外國客戶的訂單都轉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地。

蘇州和崑山遍佈着很多工業園區,也常常是很多外來務工人員的首選打工地,但今年蘇州和崑山許多工廠的招聘規模甚至縮減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不少工人在短視頻平台上發佈視頻,吐槽自己面臨的困境。

上海一家工廠的員工透露,今年公司銷量跟去年比大概減少了三成以上,而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富士康等大客戶都開始將生產重心轉移到印度和東南亞,所以配套產業鏈上的這些供應商就要跟着轉移,否則就面臨拿不到訂單的問題。

無獨有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廣達、仁寶等老牌代工企業的訂單也出現大幅縮減。訂單縮減至下,產線開始收縮,招工自然也放緩了許多。

一位消費電子領域資深人士稱,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大批工廠都在往海外遷,從富士康到立訊精密。這些廠商沒有辦法,因為不在東南亞建廠,他們就拿不到訂單,這就是現實情況。

二、富士康立訊帶頭轉移印度越南,蘋果親自下場幫忙「掃清障礙」

如果說國內電子製造業的「蕭瑟」還能以市場整體需求不景氣作為主要理由,那麼富士康、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果鏈企業在海外積極的「擴產」實際動作,則是實打實的產業轉移。

實際上,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產業收縮、訂單外移的表象,背後這些蘋果供應商們早已運籌多年。

果鏈轉移早已不是新鮮事,只不過,不論是近期密集的海外建廠信息「轟炸」,還是實際的自身利益受損,都讓更多中國電子製造領域的企業和從業者感受到了愈發明顯的影響。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智東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3/0328/1882644.html